适于经改进的热处理的空冷淬硬的低碳和中碳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4995 阅读:2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欲被空冷淬硬的钢,所述空冷淬硬是热处理的一部分,所述热处理比如是淬火和回火、感应加热淬火渗碳、碳氮共渗或渗氮,该钢含有(%重量):C:0.10-0.55;Si0.97-2.03;Mn1.14-1.83;Cr0-1.65;Mo0.36-0.58。Fe和杂质余量。(*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用于热处理工艺的低碳和中碳空冷淬硬钢,所述的热处理工艺比如是生产钢质零件时的渗碳、淬火和回火、氮碳共渗、渗氮或感应加热淬火。很多用于各种用途的零件是用相同的制造方法生产的。开始时通过热轧生产管、棒或环状件或通过热锻制造半成品。这些工艺过程之后或是对进行过表面性能改进工艺,如渗碳的零部件进行软成型,或进行淬火和回火作业。在某些情况下,使该半成品材料淬火和回火,而该零部件的成形是在淬火态下完成的。改进表面性能工艺,如渗碳是复杂,昂贵而费时的,而且公知的是,提高基础原材料的含碳量可以明显缩短渗碳时间。改进表面性能工艺和淬火和回火工艺的共同之处是,为得到具有良好的强度、高耐磨性、作业过程中的热稳定性及高的抗疲劳性能的工件,都要进行淬火作业。现今的淬火作业是通过将半成品料或工件在具有高冷却能力的液态介质(最常见的是油或盐)中急冷而完成的,为的是达到所需的硬度和性能。高的急冷速度因变形而成的大难题,变形必需校正,因而使工件的生产成本大为增加。所用的淬火介质对环境有害,为保持适宜性能而进行的大量维护有损于健康,有发生火灾的危险而且也很昂贵。由于在急冷有力方面,气体和油浴或盐浴相比有很大的差距,所以用高压气体冷却取代这种标准的淬火工艺只取得了有限的成功。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较为有效的成本经空冷淬硬和回火而达到所需性能,并可缩短改进表面性能工艺如渗碳,所需时间的低碳和中碳钢。采用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些其它的如环境问题方面和淬火变形方面的好处。用本专利技术的钢完成了上述的和其它的目的,该钢含有(%重量)C 0.10-0.55Si 0.97-2.03Mn 1.14-1.83Cr 0-1.65Mo 0.36-0.58Fe和杂质余量具有上述成份的钢可作为结构钢使用,与现今用于结构件的微合金化的类似的钢相比,具有上述成份的钢有更高的性能及类似的成本。通过将现今的常规工艺方法及产品的性能与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方法和所达到的性能在不同应用实施方面进行对比来说明本专利技术。表面硬化现在,选用含碳量约为0.2%的钢(一般为SAE 8620),然后通过热成型制成原料(如棒、锻件或管),用软成形制成工件。为得到含碳约0.8%的表面区,对这些工件进行渗碳。渗碳之后通过将工件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再于油或盐浴中急冷而使其被淬火。按本专利技术,该工件按上述实施例进行渗碳,但因选择了含碳量较高的基础原料,渗碳时间缩短。这将明显减少所需的渗碳时间。不管含碳量如何,本专利技术的钢可通过在空气中缓冷,或若需要,辅以鼓风或冷却气体冷却从渗碳温度被直接淬火。附图说明图1对比了常规工艺方法的典型情况和用本专利技术的钢时的情况。图2展示了用本专利技术的钢,根据所选的基础材料含碳量,在渗碳步骤中所达到的被缩短的时间。淬火和回火或对工件半成品(如锻件,棒或管)或对经轻度机加工的工件进行淬火和回火。淬火和回火作业一般包括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在油或盐浴中急冷,然后在调至可得到所需工件性能的温度下回火。按本专利技术,可通过从热成型温度(锻造或轧制温度)直接空冷淬硬,或,在被机加工的工件的情况下,通过在奥氏体化作业后的空冷硬化而完成淬火和回火。在上述两种情况下,空冷硬化之后再在为达到所需性能的温度下进行回火。在从成形(锻造或轧制)温度进行空冷硬化的情况下,可将昂贵而费时的奥氏体化过程完全省去。这种空冷硬化具有上述的在费用、环境和健康方面优点,另外因淬火工艺而带来的变形问题可被完全避免。在对经机加工的工件进行淬火和退火的情况下,也有费用,环境和健康方面的优点,并且变形问题也大为减少。图3展示了对工件半成品,如锻件,棒或管状件所进行的常规淬火和回火的工艺方法,及用于本专利技术钢的相应的方法。C Si Mn Cr MoFe和杂质0.39 1.73 1.42 1.53 0.44 余量用膨胀计评估法及实际的实验,确定了800-500度(t800/500)的温度范围内的冷却速率及所达到的硬度之间的关系(图4)。该评估表明,当一直在空气中冷却时,最大直径为60mm的实心棒材将全部淬透,从而全部达到马氏体硬度。如图5所示,已确定,这类空淬硬化钢试样(通过从锻造温度(1100℃)经空冷而被空淬硬化的)的室温冲击强度是在不同温度下回火时所产生的硬度的函数。该实施例表明,空淬硬化可将高强度与显著的韧性结合起来。权利要求1.欲被空冷淬硬的钢,所述空冷淬硬是热处理的一部分,所述热处理比如是淬火和回火、感应加热淬火,渗碳、碳氮共渗或渗氮,该钢含有(重量%)C 0.10-0.55Si0.97-2.03Mn1.14-1.83Cr0-1.65Mo0.36-0.58Fe和杂质 余量。2.欲被空冷淬硬的钢,所述空冷淬硬是热处理的一部分,所述热处理比如是渗碳、碳氮共渗或渗氮,该钢含有(重量%)C 0.10-0.30Si0.97-2.03Mn1.14-1.83Cr0-1.65Mo0.36-0.58Fe和杂质 余量。3.欲被空冷淬硬的钢,所述空冷淬硬是热处理的一部分,所述热处理比如是淬火和回火、感应加热淬火、渗碳、碳氮共渗或渗氮,该钢含有(重量%)C 0.31-0.55Si0.97-2.03Mn1.14-1.83Cr0-1.65Mo0.36-0.58Fe和杂质 余量。全文摘要欲被空冷淬硬的钢,所述空冷淬硬是热处理的一部分,所述热处理比如是淬火和回火、感应加热淬火渗碳、碳氮共渗或渗氮,该钢含有(%重量):C:0.10—0.55;Si0.97—2.03;Mn1.14—1.83;Cr0—1.65;Mo0.36—0.58。Fe和杂质余量。文档编号C22C38/22GK1295138SQ0013372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2日专利技术者T·伦德, P·奥伦德, S·拉尔森, P·纽曼, O·罗什 申请人:奥瓦科钢铁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欲被空冷淬硬的钢,所述空冷淬硬是热处理的一部分,所述热处理比如是淬火和回火、感应加热淬火,渗碳、碳氮共渗或渗氮,该钢含有(重量%):C 0.10-0.55Si 0.97-2.03Mn 1.14-1.83Cr 0-1.65 Mo 0.36-0.58Fe和杂质 余量。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T伦德P奥伦德S拉尔森P纽曼O罗什
申请(专利权)人:奥瓦科钢铁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