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钨碳化钛钴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4910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碳化钨碳化钛钴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复合粉末的重量成分范围在WC55-75%、TiC15-35%、Co余量,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含钨、钴、钛的可溶性盐按比例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将上述溶液雾化成小液滴,液滴尺寸小于1μm,同时用热空气干燥造粒,进气温度200-300℃,出气温度100-200℃;将收集到的粉末在600-800℃焙烧1-5小时,再进行碳化即得WC-TiC-Co硬质合金粉。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大大减省现有的工艺,并且所制备出的粉末成分和组织均匀,粒度可达到纳米级水平。(*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硬质合金技术,特别提供了。WC-TiC-Co硬质合金具有较高的抗月牙坑、磨损能力,适用于作为切削有连续切屑材料的刀具。在我国,WC-TiC-Co合金的生产量仅次于WC-Co合金,主要用于钢材的切削加工。钨是硬质合金的基本组元,属稀有金属,然而我国钨矿资源十分丰富,储量约为世界总储量的一半,因此我国的硬质合金工业是大有作为的。附图说明图1是传统的生产WC-TiC-Co合金的工艺流程图。从图中可见传统的生产WC-TiC-Co的方法工艺比较复杂,需经过多次的混料和破碎过程,而每一次的混料和破碎过程都可造成成分的不均匀和杂质的引入。而且原料的制备需要高温长时间的反应过程。这都使得制造能耗和成本的增加。除此之外,碳量的控制和组织结构的控制也很困难,因此常出现完全同一种工艺却得到了两种不同牌号的合金。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其可以大大减省现有的工艺,并且所制备出的粉末成分和组织均匀,粒度可达到纳米级水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复合粉末的重量成分范围在WC55-75%、TiC15-35%、Co余量,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含钨、钴、钛的可溶性盐按比例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将上述溶液雾化成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碳化钨碳化钛钴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复合粉末的重量成分范围在WC55-75%、TiC15-35%、Co余量,其特征在于:首先将含钨、钴、钛的可溶性盐按比例溶于水中,搅拌均匀;将上述溶液雾化成小液滴,液滴尺寸小于1μm,同时用热空气干燥造粒,进气温度200-300℃,出气温度100-200℃;将收集到的粉末在600-800℃陪烧1-5小时,再进行碳化即得WC-TiC-Co硬质合金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明川赵铁民徐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纳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