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integrated circuit technology, especially a jump method of data edge, which is applied to a memory system. The memory system includes a processor and a processor driven memory; the processor and memory are connected to a number of data lines. The jump method includes step S1, the data output from the processor is carried out. The total current generated by the transmission of data at the same time in each group of data lines is zero; step S2, the encoded data is transmitted through the data line, and the data is decoded before the data is reached in memory; step S3, the decoded data is inputted into memory; the total current generated in the data line is able to close to the 0A As a result, the signal transmitted in the data line almost does not generate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which ensures that the radiation allowance of the signal is large enou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据边沿的跳变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边沿的跳变方法。
技术介绍
DDR(DoubleDataRate双倍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在系统中一般作为内存,具有控制线、地址线和数据线,通过数据线进入DDR的信号是同时来自处理器芯片的,对电源供电能力要求高。假设一个模型,在一个Vcc=1.5V的处理芯片系统中,对DDR有32根输出数据线,单根数据线的容性负载C=15pF,输出驱动需要在上升时间Tr=0.8ns内将负载从0V驱动到1.5V。可以看出在处理芯片的输出同时从0V上升到1.5V时,单根数据线所需要的电流大小为:I=C×(dV/dt)=15pF×(1.5V/0.8ns)=28mA;32根数据线同时从0V上升到1.5V时,翻转时的电流大小为I=28mA×32=0.896A。这样的电流量容易产生较高的能量信号辐射到空间,导致辐射发射超标或者余量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数据边沿的跳变方法,应用于一内存系统,所述内存系统包括一处理器以及由所述处理器驱动的内存;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内存之间连接有多组数据线,其中,所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边沿的跳变方法,应用于一内存系统,所述内存系统包括一处理器以及由所述处理器驱动的内存;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内存之间连接有多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变方法包括:步骤S1,对所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得每组所述数据线中同一时间传输数据产生的总电流为零;步骤S2,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线进行传输,并在数据达到内存之前进行解码;步骤S3,将解码后的数据输入至所述内存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据边沿的跳变方法,应用于一内存系统,所述内存系统包括一处理器以及由所述处理器驱动的内存;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内存之间连接有多组数据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跳变方法包括:步骤S1,对所述处理器输出的数据进行编码,使得每组所述数据线中同一时间传输数据产生的总电流为零;步骤S2,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所述数据线进行传输,并在数据达到内存之前进行解码;步骤S3,将解码后的数据输入至所述内存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跳变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数据线中线的数量设置为8根。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传停,张坤,
申请(专利权)人:晶晨半导体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