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38940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包括泵体和上盖,泵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盖,上盖内集成了无刷电机驱动器,泵体的内部紧贴侧壁安装有无刷电机定子,无刷电机定子的内侧同心布置有无刷电机转子,无刷电机转子的内侧连接有转动柱体,转动柱体的内部偏心安装有转子轴,转子轴的中部沿其径向滑动穿过布置有叶片,转动柱体的内侧壁一侧布置有底部呈弧面的滑动槽,叶片的一端伸入到滑动槽中沿着滑动槽移动,另一端始终与转动柱体的内侧壁相接触;泵体的外部一侧布置有与泵体内部相通的吸气嘴,泵体的底部居中开有排气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脱离发动机凸轮轴驱动改为无刷电机驱动,达到降低发动机功率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电子真空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泵的作用就是产生负压,从而增加制动力。车发电机真空泵又叫助力泵,它是刹车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的助力装制。一般的小轿车都是液压助力刹车,而通常大型载重车或大客车都是汽动助力刹车。现在有一种真空泵是单叶片式真空泵,现在的真空泵一般驱动形式为发动机凸轮轴驱动,这样就增加发动机功率的消耗。为降低车辆CO2的排放,同时迎接即将到来的新标准,降低发动机功率的消耗是各主机厂迫在眉睫的需求。如果跟换为其他形式的真空泵,需要对发动机做较多更改,而且单叶片式真空泵因其较高的效率在车辆中占有较高的比例,所以需要对现有的单叶片式真空泵进行比较大的修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结构简单,脱离发动机凸轮轴驱动改为无刷电机驱动,达到降低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同时沿用原有真空泵安装孔及配合边界,免去主机厂对发动机的更改。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包括泵体和上盖,所述的泵体的上端安装有上盖,所述的上盖内集成了无刷电机驱动器,所述的泵体的内部紧贴侧壁安装有无刷电机定子,所述的无刷电机定子的内侧同心布置有无刷电机转子,所述的无刷电机转子的内侧连接有转动柱体,所述的转动柱体的内部偏心安装有转子轴,所述的转子轴的中部沿其径向滑动穿过布置有叶片,所述的转动柱体的内侧壁一侧布置有底部呈弧面的滑动槽,所述的叶片的一端伸入到滑动槽中沿着滑动槽移动,另一端始终与转动柱体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的泵体的外部一侧布置有与泵体内部相通的吸气嘴,所述的泵体的底部居中开有排气孔。作为优选,所述的叶片伸入到滑动槽内的一端安装有与滑动槽始终接触的滑块条。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块条通过其后侧的若干个插板插入到叶片的端部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的叶片与转动柱体内侧壁接触的一端以及滑块条的端部均为圆弧面。进一步的,所述的泵体的下端面位于排气孔的位置布置有将排气孔封住的单向挡片,所述的单向挡片通过一侧的螺钉与泵体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的滑动槽的内侧弧面的半径大于转动柱体的内径。有益效果: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结构简单,体积比较小,脱离发动机凸轮轴驱动改为无刷电机驱动,达到降低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并采用独特的单叶片结构,通过转动柱体的转动来驱动偏心布置的单叶片来回摆动,消耗功率比较低,同时沿用原有真空泵安装孔及配合边界,免去主机厂对发动机的更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图;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的仰视结构图;图5是图3的A-A向半剖结构图;图6是图4的B-B向半剖结构图;图7是本技术的打开状态内部结构图。图示:1、泵体;2、上盖;3、滑块条;4、吸气嘴;6、无刷电机定子;7、无刷电机转子;8、转动柱体9、叶片;10、转子轴;11、滑动槽;12、排气孔;14、单向挡片;15、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7所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包括泵体1和上盖2,所述的泵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所述的上盖2内集成了无刷电机驱动器,所述的泵体1的内部紧贴侧壁安装有无刷电机定子6,所述的无刷电机定子6的内侧同心布置有无刷电机转子7,所述的无刷电机转子7的内侧连接有转动柱体8,所述的转动柱体8的内部偏心安装有转子轴10,所述的转子轴10的中部沿其径向滑动穿过布置有叶片9,所述的转动柱体8的内侧壁一侧布置有底部呈弧面的滑动槽11,所述的叶片9的一端伸入到滑动槽11中沿着滑动槽11移动,另一端始终与转动柱体8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的泵体1的外部一侧布置有与泵体1内部相通的吸气嘴4,所述的泵体1的底部居中开有排气孔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如图7所示,无刷电机驱动器控制无刷电机定子6工作,无刷电机定子6驱动无刷电机转子7转动,无刷电机转子7可以带动转动柱体8一起转动,由于转子轴10相对于转动柱体8是偏心布置的,而叶片9从转子轴10中心穿过,并两端与滑动槽11以及转动柱体8内侧壁相接触,所以转动柱体8转动的时候会带动叶片9沿着转子轴10滑动,并沿着滑动槽11进行摆动,这样转动循环改变着腔室的大小,从而造成气压差,通过吸气嘴4可以将气体抽入到泵体1中,再从排气孔12排出,实现了抽真空。所述的叶片9伸入到滑动槽11内的一端安装有与滑动槽11始终接触的滑块条3,滑块条3是来回移动始终与滑动槽11相接触,滑块条3是耐磨性很好的材料制成,与叶片9分割开是为了整个叶片在转动过程中能做到间隙补偿,因为滑块条3与叶片9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而且滑块条3与叶片9采用不同的材料从而降低产品的成本,在工作中泵内有润滑油,能很大程度提升滑块条3的寿命,完全可以满足主机厂对车辆的质保要求。作为优选,所述的滑块条3通过其后侧的若干个插板插入到叶片9的端部固定,拆装比较简单,快速。进一步的,所述的叶片9与转动柱体8内侧壁接触的一端以及滑块条3的端部均为圆弧面,减少与转动柱体8内侧壁的接触面积,降低摩擦力损耗。所述的泵体1的下端面位于排气孔12的位置布置有将排气孔12封住的单向挡片14,所述的单向挡片14通过一侧的螺钉15与泵体1相连,单向挡片14具有一定的弹性,在排气孔12排气的时候会被顶开,排气完成后会自动复位堵住排气孔12,防止外部的气体进入到泵体1中,启到单向阀的作用。所述的滑动槽11的内侧弧面的半径大于转动柱体8的内径,滑动槽11的内侧面尺寸是与叶片9的摆动角度和速度相匹配的。本技术结构简单,脱离发动机凸轮轴驱动改为无刷电机驱动,达到降低发动机功率的目的,并采用独特的单叶片结构,通过转动柱体的转动来驱动偏心布置的单叶片来回摆动,消耗功率比较低,同时沿用原有真空泵安装孔及配合边界,免去主机厂对发动机的更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包括泵体(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所述的上盖(2)内集成了无刷电机驱动器,所述的泵体(1)的内部紧贴侧壁安装有无刷电机定子(6),所述的无刷电机定子(6)的内侧同心布置有无刷电机转子(7),所述的无刷电机转子(7)的内侧连接有转动柱体(8),所述的转动柱体(8)的内部偏心安装有转子轴(10),所述的转子轴(10)的中部沿其径向滑动穿过布置有叶片(9),所述的转动柱体(8)的内侧壁一侧布置有底部呈弧面的滑动槽(11),所述的叶片(9)的一端伸入到滑动槽(11)中沿着滑动槽(11)移动,另一端始终与转动柱体(8)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的泵体(1)的外部一侧布置有与泵体(1)内部相通的吸气嘴(4),所述的泵体(1)的底部居中开有排气孔(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单叶片式电子真空泵装置,包括泵体(1)和上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体(1)的上端安装有上盖(2),所述的上盖(2)内集成了无刷电机驱动器,所述的泵体(1)的内部紧贴侧壁安装有无刷电机定子(6),所述的无刷电机定子(6)的内侧同心布置有无刷电机转子(7),所述的无刷电机转子(7)的内侧连接有转动柱体(8),所述的转动柱体(8)的内部偏心安装有转子轴(10),所述的转子轴(10)的中部沿其径向滑动穿过布置有叶片(9),所述的转动柱体(8)的内侧壁一侧布置有底部呈弧面的滑动槽(11),所述的叶片(9)的一端伸入到滑动槽(11)中沿着滑动槽(11)移动,另一端始终与转动柱体(8)的内侧壁相接触;所述的泵体(1)的外部一侧布置有与泵体(1)内部相通的吸气嘴(4),所述的泵体(1)的底部居中开有排气孔(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单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开洪段小成张盛达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拓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