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宝华专利>正文

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3468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6: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轿厢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减震装置的底部与地面固定,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板、压缩弹簧和缓冲装置,固定板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板的底部与地面固定,固定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缓冲装置位于两个相邻的压缩弹簧之间,缓冲装置包括壳体、输油口、密封塞、活塞和顶杆,壳体的底部与固定板固定,壳体的顶部设有通孔,壳体通过通孔与顶杆滑动连接,顶杆靠近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活塞位于壳体的内部,此电梯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压缩弹簧和缓冲装置对轿厢起到两重减震缓冲效果,减轻了轿厢向下坠落的惯性的同时,也避免了轿厢在停止时剧烈的震动。

An elevator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levator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The bottom of the car is equipped with a damping device. The bottom of the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is fixed to the ground. The shock absorption device includes a support plate, a fixed plate, a compression spring and a buffer device. The fixed plate is a square structur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xed plate is fixed to the ground, and the four corners of the top of the fixed plate are all. Fixed with a compression spring, the top of the compression spring is fixed to the supporting plate, and the buffer device is located between two adjacent compression springs. The buffer device includes a shell, an oil port, a sealing plug, a piston and a top rod.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is fixed to the fixed plate,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and the shell is slid connected through a through hole with the top bar. A piston is fixed to the end of the shell, and the piston is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hell. The elevator safety protection device has two cushioning effects on the car through a compression spring and a buffer, which reduces the falling inertia of the car and avoids the violent vibration of the car when it stop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从平房搬进了楼房,由于楼房的高度较高,通常会配备电梯,由于现有技术中的电梯均是采用绳索吊着轿厢,通过电机来控制电梯的上、下,由于绳索和滑轮之间会发生摩擦,在使用中难免会出现意外,一旦电梯的绳索断裂,那么很容易造成人身危险,由于绳索电梯造价较低因此被广泛应用,然而在广泛应用的同时绳索电梯的出事率也明显增加,绳索电梯在遭遇突然停电时很容易出现卡梯现象甚至出现坠梯,虽然目前绳索电梯已经安装了防坠落装置,但是这些防坠落装置在遇到突发事件或突然停电时有的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和减震装置,所述轿厢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减震装置包括支撑板、固定板、压缩弹簧和缓冲装置,所述固定板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板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固定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所述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所述缓冲装置位于两个相邻的压缩弹簧之间,所述缓冲装置包括壳体、输油口、密封塞、活塞和顶杆,所述壳体的底部与固定板固定,所述壳体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壳体通过通孔与顶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杆靠近壳体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位于壳体的内部,且与壳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油口位于壳体外侧的底部,所述密封塞与输油口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油封,所述油封的中部与顶杆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顶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有接触板。优选的,所述缓冲装置的高度为压缩弹簧高度的一半。优选的,所述固定板顶部的中部固定有气囊,所述气囊的高度与缓冲装置的高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在电梯紧急情况下轿厢发生坠落时,电梯首先与减震装置上的支撑板接触,并将轿厢的重力和下降时的惯性作用于支撑板上,固定板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压缩弹簧的顶部与支撑板固定,通过压缩弹簧对支撑板的支撑作用,对轿厢起到一级减震作用,当轿厢挤压压缩弹簧向下移动时,支撑板的底部与缓冲装置接触,缓冲装置将压力通过顶杆传递到活塞,使活塞在壳体内向下滑动,壳体内的液压油对活塞提供阻力来抵消支撑板的压力,对轿厢起到二级减震作用,此电梯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压缩弹簧和缓冲装置对轿厢起到两重减震缓冲效果,减轻了轿厢向下坠落的惯性的同时,也避免了轿厢在停止时剧烈的震动。2、本专利技术壳体的顶部固定有油封,油封的中部与顶杆滑动连接,使壳体的密封性能更好,防止了液压油的散失,顶杆远离活塞的一端固定有接触板,增大了顶杆与支撑板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板受力更加均匀,缓冲装置的高度为压缩弹簧高度的一半,便于减震装置对轿厢的分级减震,减轻了电梯坠落时的惯性,固定板顶部的中部固定有气囊,气囊的高度与缓冲装置的高度相等,通过气囊可对支撑板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减震装置的减震性能更好,防止轿厢落地时出现剧烈晃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1-轿厢;2-减震装置;3-支撑板;4-固定板;5-压缩弹簧;6-缓冲装置;7-壳体;8-输油口;9-密封塞;10-活塞;11-顶杆;12-油封;13-接触板;14-气囊。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和减震装置2,所述轿厢1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板3、固定板4、压缩弹簧5和缓冲装置6,所述固定板4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板4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固定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5,所述压缩弹簧5的顶部与支撑板3固定,所述缓冲装置6位于两个相邻的压缩弹簧5之间,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壳体7、输油口8、密封塞9、活塞10和顶杆11,所述壳体7的底部与固定板4固定,所述壳体7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壳体7通过通孔与顶杆11滑动连接,所述顶杆11靠近壳体7的一端固定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位于壳体7的内部,且与壳体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油口8位于壳体7外侧的底部,所述密封塞9与输油口8活动连接。所述壳体7的顶部固定有油封12,所述油封12的中部与顶杆11滑动连接,使壳体7的密封性能更好,防止了液压油的散失,所述顶杆11远离活塞10的一端固定有接触板13,增大了顶杆11与支撑板3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板3受力更加均匀,所述缓冲装置6的高度为压缩弹簧5高度的一半,便于减震装置2对轿厢1的分级减震,减轻了电梯坠落时的惯性,所述固定板4顶部的中部固定有气囊14,所述气囊14的高度与缓冲装置6的高度相等,通过气囊14可对支撑板3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减震装置2的减震性能更好,防止轿厢1落地时出现剧烈晃动。工作原理:在电梯紧急情况下轿厢1发生坠落时,电梯首先与减震装置2上的支撑板3接触,并将轿厢1的重力和下降时的惯性作用于支撑板3上,固定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5,压缩弹簧5的顶部与支撑板3固定,通过压缩弹簧5对支撑板3的支撑作用,对轿厢1起到一级减震作用,当轿厢1挤压压缩弹簧5向下移动时,支撑板3的底部与缓冲装置6接触,缓冲装置6将压力通过顶杆11传递到活塞10,使活塞10在壳体7内向下滑动,壳体7内的液压油对活塞10提供阻力来抵消支撑板3的压力,对轿厢1起到二级减震作用,壳体7的顶部固定有油封12,油封12的中部与顶杆11滑动连接,使壳体7的密封性能更好,防止了液压油的散失,顶杆11远离活塞10的一端固定有接触板13,增大了顶杆11与支撑板3的接触面积,使支撑板3受力更加均匀,缓冲装置6的高度为压缩弹簧5高度的一半,便于减震装置2对轿厢1的分级减震,减轻了电梯坠落时的惯性,固定板4顶部的中部固定有气囊14,气囊14的高度与缓冲装置6的高度相等,通过气囊14可对支撑板3的底部起到支撑作用,使减震装置2的减震性能更好,防止轿厢1落地时出现剧烈晃动,此电梯安全保护装置,通过压缩弹簧5和缓冲装置6对轿厢1起到两重减震缓冲效果,减轻了轿厢1向下坠落的惯性的同时,也避免了轿厢1在停止时剧烈的震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和减震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板(3)、固定板(4)、压缩弹簧(5)和缓冲装置(6),所述固定板(4)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板(4)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固定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5),所述压缩弹簧(5)的顶部与支撑板(3)固定,所述缓冲装置(6)位于两个相邻的压缩弹簧(5)之间,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壳体(7)、输油口(8)、密封塞(9)、活塞(10)和顶杆(11),所述壳体(7)的底部与固定板(4)固定,所述壳体(7)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壳体(7)通过通孔与顶杆(11)滑动连接,所述顶杆(11)靠近壳体(7)的一端固定有活塞(10),所述活塞(10)位于壳体(7)的内部,且与壳体(7)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输油口(8)位于壳体(7)外侧的底部,所述密封塞(9)与输油口(8)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安全保护装置,包括轿厢(1)和减震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1)的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所述减震装置(2)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减震装置(2)包括支撑板(3)、固定板(4)、压缩弹簧(5)和缓冲装置(6),所述固定板(4)为方形结构,且固定板(4)的底部与地面固定,所述固定板(4)顶部的四角均固定有压缩弹簧(5),所述压缩弹簧(5)的顶部与支撑板(3)固定,所述缓冲装置(6)位于两个相邻的压缩弹簧(5)之间,所述缓冲装置(6)包括壳体(7)、输油口(8)、密封塞(9)、活塞(10)和顶杆(11),所述壳体(7)的底部与固定板(4)固定,所述壳体(7)的顶部设有通孔,所述壳体(7)通过通孔与顶杆(11)滑动连接,所述顶杆(11)靠近壳体(7)的一端固定有活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华
申请(专利权)人:张宝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