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934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端固定有Z轴立柱,所述Z轴立柱的一侧竖直设置有Z轴导轨,同时Z轴立柱的顶端固定有Z轴伺服电机,所述Z轴伺服电机下方的输出端连接有Z轴丝杆,所述Z轴丝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与Z轴导轨相连的Z轴托板,所述Z轴托板的外表面安装有Z轴马达,所述Z轴马达通过一端的主轴安装有砂轮,同时机台的上端还设置有Y轴托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Z轴伺服电机、主轴、砂轮、夹头刀柄、砂轮探针、A轴马达、回转气缸、X轴丝杆、X轴导轨、工件探针、Y轴丝杆以及Y导轨,解决了设备灵活性不强,精密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以及稳定性不够的问题。

A vertical machine tool for producing and grinding high performance cutting tool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vertical machine tool for high performance tool production and grinding. The upper end of the machine is fixed with a Z shaft column, one side of the Z shaft column is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a Z axis guide, and the top of the Z shaft column is fixed with a Z axis servo motor, and the output end of the Z axis server is connected with a Z shaft wir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Z shaft wire rod is fixed with a Z shaft bracket connected with the Z axis guide.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Z shaft bracket is equipped with a Z shaft motor, and the Z shaft motor is equipped with a grinding wheel through the main shaft of one end,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machine platform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Y shaft bracket.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Z axis servo motor, a spindle, a grinding wheel, a chuck handle, a grinding wheel probe, a A shaft motor, a rotary cylinder, a X shaft wire rod, a X shaft guide, a workpiece probe, a Y shaft wire rod and a Y guide, which solves the problem of low flexibility, low precision, low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low st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床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机床设备已经广泛应用于工厂等生产场所,机床的应用大大促进的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对工厂的批量生产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其中,刀具生产及修磨用机床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研发,随着科技的进步设备也在慢慢的趋于完善,但是现在市场上用于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的机床设备还存在着一定的技术缺陷和不足:1.灵活性不强,部件不能够进行多方位移动,刀具在打磨的过程容易受限,影响生产效率;2.稳定性和吸震性不强,精密度不高;3.磨头单一,效率较低;4.产品加工时容易造成偏差,精准度不高,装载速度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解决了设备灵活性不强,精密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以及稳定性不够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包括机台,所述机台的上端固定有Z轴立柱,所述Z轴立柱的一侧竖直设置有Z轴导轨,同时Z轴立柱的顶端固定有Z轴伺服电机,所述Z轴伺服电机下方的输出端连接有Z轴丝杆,所述Z轴丝杆的外表面固定有与Z轴导轨相连的Z轴托板,所述Z轴托板的外表面安装有Z轴马达,所述Z轴马达通过一端的主轴安装有砂轮,同时机台的上端还设置有Y轴托板,所述Y轴托板的上方设置有X轴导轨,所述X轴导轨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Y轴托板侧壁上的X轴伺服电机,且X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Y轴托板上方的X轴丝杆,同时X轴丝杆的上侧固定有X轴托板,且X轴托板的下表面与X轴导轨相连,所述X轴托板的上表面通过C轴马达安装有A轴桥板,所述A轴桥板的上端螺栓固定有回转气缸,所述回转气缸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在A轴桥板上方的A轴马达,同时X轴托板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Y轴托板上表面的Y轴导轨,所述Y轴导轨的一端设置有Y轴伺服电机,所述Y轴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Y轴丝杆,所述Y轴丝杆与X轴托板的内部卡接。优选的,所述A轴桥板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且A轴桥板通过上表面的支撑架分别固定A轴马达与回转气缸。优选的,所述A轴马达的上端安装有砂轮探针,所述A轴马达远离回转气缸的一端固定有夹头刀柄。优选的,所述X轴托板通过下端的X轴丝杆与X轴导轨相连,X轴丝杆与X轴导轨水平方向平行。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Z轴导轨、Z轴伺服电机、Y轴导轨Y轴伺服电机、X轴导轨以及X轴伺服电机,使得装置部件可以进行上下左右和前后的移动,使得装置的灵活性增强,刀具等产品在进行打磨使更加灵活自如,不会受到约束,可以增加生产效率;2、本技术通过设置机台、X轴托板、Y轴托板、Z轴托板以及支撑架。使用时装置的稳定性以及吸震性增强,三坐标花岗岩底座相互配合,打磨精密度高;3、本技术通过设置主轴和砂轮,使用时,主轴的双头分别设置有砂轮,双主轴磨头的设置使得设备生产效率增加;4、本技术通过设置砂轮探针和工件探针,双探针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测量工件,长度并对偏差进行补偿,精准度高,装载速度快。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Z轴伺服电机、2Z轴立柱、3主轴、4砂轮、5Z轴丝杆、6Z轴导轨、7夹头刀柄、8砂轮探针、9A轴马达、10回转气缸、11A轴桥板、12C轴马达、13X轴托板、14X轴伺服电机、15X轴丝杆、16X轴导轨、17Y轴托板、18Z轴托板、19冷却总成、20工件探针、21支撑架、22Y轴丝杆、23Y轴导轨、24Y轴伺服电机、25Z轴马达、26机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包括机台26,机台26的上端固定有Z轴立柱2,且Z轴立柱2的一侧竖直设置有Z轴导轨6,同时Z轴立柱2的顶端固定有Z轴伺服电机1,Z轴伺服电机1下方的输出端连接有Z轴丝杆5,Z轴丝杆5的外表面固定有与Z轴导轨6相连的Z轴托板18,Z轴托板18的外表面安装有Z轴马达25,并且Z轴马达25通过一端的主轴3安装有砂轮4,砂轮4的外侧设置有安装在Z轴托板18外侧的防护外壳,防护外壳的上表面固定有冷却总成19,冷却总成19可以降低主轴3和砂轮4在使用时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同时防护外壳的一端安装有工件探针20,机台26的上端还设置有Y轴托板17,Y轴托板17的上方设置有X轴导轨16,X轴导轨1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Y轴托板17侧壁上的X轴伺服电机14,且X轴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Y轴托板17上方的X轴丝杆15,同时X轴丝杆15的上侧固定有X轴托板13,且X轴托板13的下表面与X轴导轨16相连,X轴托板13通过下端的X轴丝杆15与X轴导轨16相连,X轴丝杆15与X轴导轨16水平方向平行,X轴托板13的上表面通过C轴马达12安装有A轴桥板11,A轴桥板11的上端螺栓固定有回转气缸10,回转气缸10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在A轴桥板11上方的A轴马达9,A轴马达9的上端安装有砂轮探针8,工件探针20和砂轮探针8的设置使得装置的精密性增强,A轴马达9远离回转气缸10的一端固定有夹头刀柄7,A轴桥板11的上表面设置有支撑架21,且A轴桥板11通过上表面的支撑架21分别固定A轴马达9与回转气缸10,同时X轴托板1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Y轴托板17上表面的Y轴导轨23,Y轴导轨23的一端设置有Y轴伺服电机24,Y轴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有Y轴丝杆22,Y轴丝杆22与X轴托板13的内部卡接。在使用时,Z轴伺服电机1和Z轴导轨6的设置使得主轴3和砂轮4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上下移动,并且由于X轴丝杆15与X轴导轨16的设置使得X轴托板13可以左右移动,夹头刀柄7因此也可以跟随移动,A轴马达9与和回转气缸10相互配合使用,使得刀具在打磨过程中转速的稳定性可以保证,同时Y轴丝杆22和Y轴导轨23的设置能够使得夹头刀柄7能够进行前后移动,因此使得装置的灵动性变强,可以多方位对工件进行打磨处理,增加生产的效率,同时A轴马达9的上端设置有砂轮探针8,且砂轮4的外侧与砂轮探针8对应设置有工件探针20,双探针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自动测量工件,长度并对偏差进行补偿,精准度高,本技术采用三位一体的机台方式,增加装置的稳定性,吸震性强。综上可得,本技术通过设置Z轴伺服电机1、主轴3、砂轮4、夹头刀柄7、砂轮探针8、A轴马达9、回转气缸10、X轴丝杆15、X轴导轨16、工件探针20、Y轴丝杆22以及Y导轨23,解决了设备灵活性不强,精密度不高,生产效率低以及稳定性不够的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包括机台(2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26)的上端固定有Z轴立柱(2),所述Z轴立柱(2)的一侧竖直设置有Z轴导轨(6),同时Z轴立柱(2)的顶端固定有Z轴伺服电机(1),所述Z轴伺服电机(1)下方的输出端连接有Z轴丝杆(5),所述Z轴丝杆(5)的外表面固定有与Z轴导轨(6)相连的Z轴托板(18),所述Z轴托板(18)的外表面安装有Z轴马达(25),所述Z轴马达(25)通过一端的主轴(3)安装有砂轮(4),同时机台(26)的上端还设置有Y轴托板(17),所述Y轴托板(17)的上方设置有X轴导轨(16),所述X轴导轨(1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Y轴托板(17)侧壁上的X轴伺服电机(14),且X轴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Y轴托板(17)上方的X轴丝杆(15),同时X轴丝杆(15)的上侧固定有X轴托板(13),且X轴托板(13)的下表面与X轴导轨(16)相连,所述X轴托板(13)的上表面通过C轴马达(12)安装有A轴桥板(11),所述A轴桥板(11)的上端螺栓固定有回转气缸(10),所述回转气缸(10)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在A轴桥板(11)上方的A轴马达(9),同时X轴托板(13)的下方设置有安装在Y轴托板(17)上表面的Y轴导轨(23),所述Y轴导轨(23)的一端设置有Y轴伺服电机(24),所述Y轴伺服电机(24)的输出端连接有Y轴丝杆(22),所述Y轴丝杆(22)与X轴托板(13)的内部卡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性能刀具生产及修磨用立式机床,包括机台(26),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26)的上端固定有Z轴立柱(2),所述Z轴立柱(2)的一侧竖直设置有Z轴导轨(6),同时Z轴立柱(2)的顶端固定有Z轴伺服电机(1),所述Z轴伺服电机(1)下方的输出端连接有Z轴丝杆(5),所述Z轴丝杆(5)的外表面固定有与Z轴导轨(6)相连的Z轴托板(18),所述Z轴托板(18)的外表面安装有Z轴马达(25),所述Z轴马达(25)通过一端的主轴(3)安装有砂轮(4),同时机台(26)的上端还设置有Y轴托板(17),所述Y轴托板(17)的上方设置有X轴导轨(16),所述X轴导轨(16)的一端设置有固定在Y轴托板(17)侧壁上的X轴伺服电机(14),且X轴伺服电机(14)的输出端连接有设置在Y轴托板(17)上方的X轴丝杆(15),同时X轴丝杆(15)的上侧固定有X轴托板(13),且X轴托板(13)的下表面与X轴导轨(16)相连,所述X轴托板(13)的上表面通过C轴马达(12)安装有A轴桥板(11),所述A轴桥板(11)的上端螺栓固定有回转气缸(10),所述回转气缸(10)的一侧连接有安装在A轴桥板(11)上方的A轴马达(9),同时X轴托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双红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千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