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垫片上料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8962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5 1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垫片上料机,包括震动盘、第一输料道、第二输料道、第一推送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一转动板;震动盘与第一输料道相连接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运输;第一输料道与第二输料道呈T形设置且相互连通;第一推送装置设于第一支撑架上,用于将垫片推送至第二输料管道的出料口,第二输料管道设于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第一支撑柱设于第二支撑架顶部的侧壁上,第一转动板铰接设于第一支撑柱上;第一转动板包括转动板本体、第一限位片以及固定件;第一转动板下半部分开有若干第一连接孔,限位片本体上开有若干第二连接孔;限位片通过固定件设于转动板本体上,用于调整垫片姿势,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

A gasket feeder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asket fee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vibration disc, a first feed channel, a second feed channel, a first push device, a first support frame, a second support frame, a first support column, and a first rotating plate, and the shim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feed channel to keep the cushion sheet from carrying the pose potential; the first feed channel and the second feed material are used. The channel is arranged in T shape and interconnected; the first push device is placed on the first support frame for pushing the gasket to the outlet of the second feed pipeline, and the second feeding pipe is plac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is plac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top of the second support frame and the first rotating plate is hinged on the first support column; A rotating plate consists of a rotating plate body, a first limit plate and a fixed part; the lower half part of the first rotat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first connection holes, and a number of second connection holes are open on the body of the limit piece; the limit piece is placed on the rotating plate body through a fixed piece to adjust the gasket position to keep the cushion position on the feeding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垫片上料机
本技术涉及自动装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垫片上料机
技术介绍
上料是自动生产设备的关键一步,尤其是上料时的位置决定了后续整体装配过程中零件是否符合加工标准,而如今市场上的上料设备中,对上料使元件的自动微调涉及少。影响加工处零件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垫片上料机,包括震动盘、第一输料道、第二输料道、第一推送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一转动板;所述震动盘与所述第一输料道相连接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运输;所述第一输料道与所述第二输料道呈T形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推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用于将垫片推送至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出料口,所述第二输料管道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板铰接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转动板本体、第一限位片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一转动板下半部分开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片本体上开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片通过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转动板本体上,用于调整垫片姿势,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杆以及第一推送板,所述第一推送板横截面为凸形;所述第一推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输料道的长度;所述第一推送板包括第一推部以及第二推部,所述第一推部的体积小于第二推部的体积,所述第一推部设于所述第二输料管道上,所述第二推部与所述第一气缸杆相连接;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震动盘包括筛选顶盘,所述筛选顶盘用于将垫片按上料姿势运输至所述第一输料管道;所述第一输料管道包括限位轨道,用于使垫片在第一管道上保持上料姿势运输。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第一感测器、第二感测器;所述第二感测器设于所述第二输料管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推部下方,用于检测是否有垫片准备出料;所述第一感测器设于所述第一输料管道的入料口;用于检测所述第一输料管道是否满料。作为进一步改进,进一步包括托架,所述托架用于托起所述第一输料管道。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提供一种垫片上料机,通过增设第一转动板在上料的最后一步对垫片进行位置微调保持最优的出料姿势,结构简单、功能易行。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设备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整体设备的上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弹簧运料预铆机夹持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第一运料单元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第一工位旋转机构1第一转盘101第一间歇驱动装置102第一运料单元103压片103A弹簧上料机构2第二转盘201第二间歇驱动装置202第二运料单元203垫片上料机3震动盘301第一输料道302限位轨道302A第二输料道303第一推送装置304第一推送板304C第一支撑架305第二支撑架306第一支撑柱307第一转动板308限位片308A第一感测器309第二感测器310托架311弹簧运料预铆机4夹持机构403Z形夹持板403A第一连接部403A1第二连接部403A2第三连接部403A3第一铆压通孔403A4固定片404半圆部404A第四连接部405预紧弹簧406第三支撑架404第一连接板404A铆压机5、出料机6导片单元10导片100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动装配设备,包括第一工位旋转机构1、弹簧上料机构2、垫片上料机3、弹簧运料预铆机4、铆压机5、出料机6;所述第一工位旋转机1包括第一转盘101、第一间歇驱动装置102,所述第一转盘101水平放置,所述第一间歇驱动装置102用于驱动所述第一转盘1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间歇驱动装置采用凸形分割器;所述第一转盘101包括四个结构相同的第一运料单元103,每一第一运料单元103均匀排布在所述第一转盘101的圆周上表面;所述第一运料单元包括可上下活动的压片103A,所述压片设于所述第一运料单元的入料口处,用于夹紧或松开压片;所述弹簧上料机构2包括第二转盘201、第二间歇驱动装置202,所述第二转盘水平201放置,所述第二间歇驱动装置202用于驱动所述第二转盘201,本实施例的第二间歇驱动装置,采用伺服电机,在上述中,所述第一间歇驱动装置采用的是凸形分割器,根据本领域常规,所述凸形分割器包括两个相连通的入力轴,本实施例中,一个入力轴与所述伺服电机相连接驱动所述第一间歇驱动装置102,所述第二入力轴上装配有开有一缺口的测位圆盘,与所述测位圆盘搭配的有圆盘感测机构,所述圆盘感测机构与测位圆盘一起感测信号,传递给所述第二间歇驱动装置202,完成同步有序的运作。所述弹簧运料预铆机4设于所述第一转盘101与所述第二转盘201之间;所述第二转盘201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第一转盘101的水平高度;所述垫片上料机3、所述弹簧运料预铆机4、所述铆压机5、所述出料机6均匀设置在所述第一转盘的101圆周外侧与所述第一运料单元103配合使用完成触摸弹簧的装配。所述设备进一步包括第一压片推动装置、第二压片推动装置、第三压片推动装置;所述第一压片推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转动盘101下方且与所述垫片上料机构3正对设置;所述第二压片推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转盘101下方且与所述弹簧运料预铆机4正对设置;所述第三压片推动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转盘101下方且与所述出料机6正对设置。所述每一压片推动装置穿过所述第一转盘推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垫片上料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垫片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盘、第一输料道、第二输料道、第一推送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一转动板;所述震动盘与所述第一输料道相连接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运输;所述第一输料道与所述第二输料道呈T形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推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用于将垫片推送至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出料口,所述第二输料管道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板铰接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转动板本体、第一限位片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一转动板下半部分开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片本体上开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片通过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转动板本体上,用于调整垫片姿势,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垫片上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震动盘、第一输料道、第二输料道、第一推送装置、第一支撑架、第二支撑架、第一支撑柱以及第一转动板;所述震动盘与所述第一输料道相连接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运输;所述第一输料道与所述第二输料道呈T形设置且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推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架上,用于将垫片推送至所述第二输料管道的出料口,所述第二输料管道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侧壁上;所述第一支撑柱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架顶部的侧壁上,所述第一转动板铰接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柱上;所述第一转动板包括转动板本体、第一限位片以及固定件;所述第一转动板下半部分开有若干第一连接孔,所述限位片本体上开有若干第二连接孔;所述限位片通过所述固定件设于所述转动板本体上,用于调整垫片姿势,使垫片保持上料姿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垫片上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动装置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杆以及第一推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报通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磊峰五金弹簧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