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2118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1 00:54
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包括壳体、盖板、电池、散热孔、视频采集模块、CPU控制器、人体接近传感器、通信模块、SATA接口、加密模块、硬盘、电源接口,报警器,壳体的内部成型有朝前开口的壳体容置腔,壳体容置腔内前端嵌装有视频采集模块,盖板安装在壳体上方,电池嵌装在壳体容置腔的后端,壳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分别开设有散热孔,人体接近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下表面,且与CPU控制器连接,通信模块与CPU控制器连接,SATA接口、电源接口,加密模块集成在CPU控制器上,硬盘通过SATA接口与CPU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加了加密模块,人体接近传感器,以及采用CCD镜头,使得摄像机工作精度提高,同时也降低了能耗,防止信息泄露,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
本技术涉及网络摄像
,具体属于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安防问题越来越受到来自各种领域的重视,通过布置监控摄像机来记录现场情况,能够很好的还原事发过程,并有助于进行追踪调查,因此监控摄像机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目前已有各种结构的监控摄像机出现,其中球型摄像机是众多的监控终端中的最常用的一种,目前随着监控行业往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发展,高清网络摄像机也顺应此趋势,然而现行的网络摄像机在运行时不够灵活,不能针对具体的目标进行聚焦重点监控,而且其覆盖面也不够全面,另外,现行的监控摄像只是单纯的将监控到的影像传输到监控室内的显示器,这不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增加了加密模块,人体接近传感器,以及采用CCD镜头,使得摄像机工作精度提高,同时也降低了能耗,防止信息泄露,提高了安全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电池、散热孔、视频采集模块、控制中心,所述壳体的内部成型有朝前开口的壳体容置腔,壳体容置腔内前端嵌装有视频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电池、散热孔、视频采集模块、控制中心,所述壳体的内部成型有朝前开口的壳体容置腔,壳体容置腔内前端嵌装有视频采集模块,所述盖板的前端边缘部延伸至壳体的前端侧,盖板的左端边缘部朝下弯曲延伸至壳体左端面的左端侧,盖板的右端边缘部朝下弯曲延伸至摄像机壳体右端面的右端侧,盖板的左端边缘部、右端边缘部分别与壳体相应侧的左端面、右端面间隔布置,所述电池嵌装在壳体容置腔的后端,所述壳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分别开设有与壳体容置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和补光元件,所述镜头嵌装在容置腔的前端,所述补光元件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在壳体容置腔前端面的外围,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清网络摄像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盖板、电池、散热孔、视频采集模块、控制中心,所述壳体的内部成型有朝前开口的壳体容置腔,壳体容置腔内前端嵌装有视频采集模块,所述盖板的前端边缘部延伸至壳体的前端侧,盖板的左端边缘部朝下弯曲延伸至壳体左端面的左端侧,盖板的右端边缘部朝下弯曲延伸至摄像机壳体右端面的右端侧,盖板的左端边缘部、右端边缘部分别与壳体相应侧的左端面、右端面间隔布置,所述电池嵌装在壳体容置腔的后端,所述壳体的左端面、右端面分别开设有与壳体容置腔连通的散热孔,所述视频采集模块包括镜头和补光元件,所述镜头嵌装在容置腔的前端,所述补光元件呈圆周环状均匀间隔分布在壳体容置腔前端面的外围,所述控制中心包括CPU控制器、人体接近传感器、通信模块、SATA接口、加密模块、硬盘、电源接口、报警器,所述人体接近传感器安装在壳体下表面,且与CPU控制器连接,所述通信模块与CPU控制器连接,所述SATA接口、电源接口,加密模块集成在CPU...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守兵陈宏球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市环宇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