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茧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13723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蚕茧烘干机,旨在解决传统烘干机必须开启闭合门方可取放蚕茧,而闭合门开启时壳体内的热量势必大量挥发,对另一批次蚕茧烘干时需要重新加热,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蚕茧烘干机,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加热室以及位于加热室上方的干燥室,所述加热室与干燥室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开设有若干送风孔,所述箱体顶端连通有废气排放口,所述干燥室内滑移连接有多个盛茧板,所述干燥室开设有供盛茧板滑出的多个通槽,所述通槽与盛茧板一一对应,所述盛茧板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闭合通槽的盖合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蚕茧烘干机,通过减少取放蚕茧时的开口尺寸,从而降低烘干机内热量的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蚕茧烘干机
本技术涉及蚕茧加工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蚕茧烘干机。
技术介绍
蚕茧主要由茧层和蛹体组成,正常情况下鲜蚕茧茧层含水率约为13%-15%,蛹体含水率约为73%-77%,烘干的目的是防止蚕茧贮存期间活蛹化蛾,蚕体遗留的寄生蝇卵出蛆和蛹体腐烂而损坏茧层,同时还使茧层经过热处理后适当改变外层丝胶的易溶性质,增强煮茧抵抗能力,保护茧的解舒,有利于缫丝和贮藏。传统的烘干机包括呈前端面开口结构的壳体5、铰接于壳体5开口端的闭合门51、固定于壳体5内的若干搁置板52,其中壳体5内设置有燃烧室53,燃烧室53之上设置有隔板54,隔板54开设有热量发散孔55,壳体5顶端设置有排气管56;在烘干蚕茧时开启闭合门51,将鲜蚕茧均匀码放于搁置板52之上,关闭闭合门51由燃烧室产生干燥热风,干燥热风穿过热量发散孔55与鲜蚕茧接触,加热鲜蚕茧杀死蛹体并带走水分,最后由排气管56排出废气。上述烘干机必须开启闭合门方可取放蚕茧,而闭合门开启时壳体内的热量势必大量挥发,对另一批次蚕茧烘干时需要重新加热,因此存在浪费能源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蚕茧烘干机,通过减少取放蚕茧时的开口尺寸,从而降低烘干机内热量的损失。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蚕茧烘干机,包括箱体、位于箱体内的加热室以及位于加热室上方的干燥室,所述加热室与干燥室之间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开设有若干送风孔,所述箱体顶端连通有废气排放口,所述干燥室内滑移连接有多个盛茧板,所述干燥室开设有供盛茧板滑出的多个通槽,所述通槽与盛茧板一一对应,所述盛茧板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闭合通槽的盖合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出其一盛茧板并将鲜茧均匀码放于盛茧板上,将盛茧板插回干燥室内,此状态下盖合板闭合通槽,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盛茧板均码放有鲜茧;通过加热室加热空气,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空气穿过送风孔进入干燥室内,与鲜茧充分接触的过程中由于热传递的原理加热鲜茧,将蛹体杀死并蒸发鲜茧内的水分,湿润的水分受气压作用由废气排放口排出,持续一定时间后;抽出其一盛茧板取下干茧放入鲜茧,并将盛茧板插回干燥室内,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所有盛茧盘均更换有新的鲜茧,此处需要说明,此过程中加热室持续加热;综上所述,通过抽出和插入盛茧板的方式取出干茧、放入鲜茧,整个过程开口面积仅为通槽的尺寸,有效减少干燥室内部气体与外界气体的接触,减少热能的挥发,使得干燥室内的温度得以保持在正常工作状态,从而无需重新加热干燥室,增加效率、减少能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盛茧板两侧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沿,所述干燥室内壁面设置有与滑移沿滑移配合的滑轨,所述滑轨呈U型夹口夹持滑移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移沿与滑轨的滑移配合限制盛茧板的滑移轨迹,使其仅能滑出或者滑入干燥室;由滑轨夹持滑移沿上下端面,防止盛茧板脱离滑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轨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圆周面贴合滑移沿下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滚轮将滑移沿与滑轨的滑动摩擦改为滚动摩擦,从而降低两者的摩擦力,使得盛茧板的抽出或者插入更加顺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外壁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轨,所述支撑轨贴合于盖合板下端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抽出盛茧板时,盛茧板后端由滑轨进行支撑,其前端通过盖合板抵接于支撑轨之上进行支撑,从而避免因抽出盛茧板时滑移沿与滑轨接触面积较小,导致盛茧板缺乏稳定性,存在倾翻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盛茧板表面贯穿开设有盛茧槽,所述盛茧槽侧壁铰接有卸料板,所述卸料板设置有插接结构限制其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取出干茧时抽出盛茧板,滑动插接结构松开对于卸料板的限制,卸料板向下转动,干茧由盛茧槽下端开口掉出,仅需在盛茧槽之下放置呈上开口结构的收集筐,干茧即可自动掉入筐内,从而为取出干茧提供便利。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插接结构包括滑移连接于卸料板下表面的插接块以及开设于盛茧槽侧壁的插接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放入鲜茧时,向上转动卸料板至水平状态,将插接块插入到插接槽内,从而限制卸料板的非正常转动,由卸料板与盛茧槽提供一个放置鲜茧的空间。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盛茧槽内固定设置有隔料板,所述隔料板表面贯穿开设有若干椭圆通孔,所述隔料板位于卸料板上方。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蚕茧放置于椭圆通孔之内,其底端由卸料板支撑,其边沿由椭圆通孔的弧面限制,从而防止其发生滑动,避免在插入盛茧板时由于惯性,蚕茧堆积于一处发生干燥不均的问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合板朝向箱体设置有呈环状的密封沿,所述密封沿贴合于箱体表面。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密封沿加强盖合板的密封性能,避免干燥室内的热气由盖合板与箱体的缝隙之间溢出。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外壁面于通槽边沿固定设置有磁性被吸附体,所述盖合板正对磁性被吸附体固定设置有磁性吸附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板在闭合通槽时,通过磁性吸附体与磁性被吸附体之间的配合,对盖合板产生朝向干燥室的拉力,有效防止盛茧板发生非正常滑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盖合板外壁面固定设置有拉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拉把提供一个施力点,为抽出盛茧板提供便利。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抽插盛茧板的形式取出干茧、放入鲜茧,从而减少热能的损失,减少能源浪费,提高工作效率;通过铰接卸料板,为取出干茧提供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主要表示箱体的内部结构;图3为本技术的横向截面图,主要表示滑轨的结构;图4为图3的A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滚轮结构;图5为本技术盛茧板的整体结构示意图,该图中卸料板处于下翻状态;图6为图5的B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插接槽的结构;图7为图5的C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插接块的结构;图8为图2的D部放大示意图,主要表示盖合板的结构;图9为现有技术示意图。图中:1、箱体;11、加热室;12、干燥室;13、隔离板;14、送风孔;15、废气排放口;21、盛茧板;22、通槽;23、盖合板;24、滑移沿;25、滑轨;26、滚轮;27、支撑轨;28、盛茧槽;29、卸料板;31、插接块;32、插接槽;33、隔料板;34、椭圆通孔;35、密封沿;37、磁性被吸附体;38、磁性吸附体;39、拉把;5、壳体;51、闭合门;52、搁置板;53、燃烧室;54、隔板;55、热量发散孔;56、排气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蚕茧烘干机,如图1、图2所示,包括箱体1、箱体1内通过焊接固定有隔离板13形成两个腔室,分别为位于下方的加热室11以及位于上方的干燥室12,其中隔离板13开设有若干供干燥热风穿过的送风孔14,箱体1顶端还连通有废气排放口15,在对鲜茧进行烘干处理时,将鲜茧放置于干燥室12内,由加热室11产生干燥的热空气,由于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空气穿过送风孔14进入到干燥室12内,该部分热空气与鲜茧充分接触,从而加热鲜茧并将鲜茧内的水分蒸出,最后由于气压的原因,带有水分的废气经废气排放口15排出,最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蚕茧烘干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蚕茧烘干机,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内的加热室(11)以及位于加热室(11)上方的干燥室(12),所述加热室(11)与干燥室(12)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3),所述隔离板(13)开设有若干送风孔(14),所述箱体(1)顶端连通有废气排放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2)内滑移连接有多个盛茧板(21),所述干燥室(12)开设有供盛茧板(21)滑出的多个通槽(22),所述通槽(22)与盛茧板(21)一一对应,所述盛茧板(21)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闭合通槽(22)的盖合板(2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蚕茧烘干机,包括箱体(1)、位于箱体(1)内的加热室(11)以及位于加热室(11)上方的干燥室(12),所述加热室(11)与干燥室(12)之间设置有隔离板(13),所述隔离板(13)开设有若干送风孔(14),所述箱体(1)顶端连通有废气排放口(15),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室(12)内滑移连接有多个盛茧板(21),所述干燥室(12)开设有供盛茧板(21)滑出的多个通槽(22),所述通槽(22)与盛茧板(21)一一对应,所述盛茧板(21)前端面固定设置有用于闭合通槽(22)的盖合板(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盛茧板(21)两侧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滑移沿(24),所述干燥室(12)内壁面设置有与滑移沿(24)滑移配合的滑轨(25),所述滑轨(25)呈U型夹口夹持滑移沿(2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蚕茧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25)转动连接有多个滚轮(26),所述滚轮(26)圆周面贴合滑移沿(24)下端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蚕茧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外壁面固定设置有支撑轨(27),所述支撑轨(27)贴合于盖合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瑞芳
申请(专利权)人:桐乡市瑞梦丝绸寝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