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1020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实验生态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包括模块化围隔体系、蓄水袋、排水管及供水装置,其中蓄水袋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内、且通过模块化围隔体系支撑,蓄水袋的一侧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溢水口,供水装置用于为蓄水袋内提供水源,实时监测装置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上,用于实时监测蓄水袋内海洋生物的生长参数。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满足在海洋走航调查过程中,在循环水模拟现场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可视化实验海洋生物的现场观察和采样,结合生理生态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该海洋生物的生态学科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实验生态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近岸生态灾害主要包括赤潮、褐潮、绿潮、金潮、水母和外来种入侵等。赤潮是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褐潮,又称为“微微型藻赤潮”,能引发褐潮的主要原因种为抑食金球藻,这种藻属于微微型藻类,对养殖业危害极大,会使扇贝滞长或死亡。绿潮是指由石莼属和浒苔属等大型绿藻于飘浮状态并大量增殖形成的一种有害藻华。金潮是由漂浮状态的马尾藻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海洋生态现象,金潮暴发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对沿海城市旅游、近岸渔业等生产生活造成不利影响。水母灾害是由局部海域大型水母数量异常增多形成的一种生态异常形象,对浴场人身安全、滨海取水口正常运行以及渔业捕捞危害严重。外来种入侵,是指某物种在当地海洋生态系统中没有分布,通过自然或人为活动从其他海域引入,这些入侵的物种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可利用性而对本地物种产生致命的影响。这些海洋生态灾害近年来频频在我国东海、黄海近海海域爆发,成为社会共同关注、急需研究解决的海洋环境问题。因此,研究这些海洋生态灾害肇事种的生长、探讨其爆发机制已成为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之一。目前,对这些海洋生态灾害肇事种的研究大部分是集中在实验室,而海洋现场研究并不多,海洋现场的研究需要用到能够最大程度上模拟海洋实时环境的专业的船基围隔装置,因此,急需一种可根据场地和实验要求而自由变换的模块化的围隔实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包括模块化围隔体系、蓄水袋、排水管、供水装置及实时监测装置,其中蓄水袋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内、且通过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支撑,所述蓄水袋的一侧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出水口,所述供水装置用于为所述蓄水袋内提供水源,所述实时监测装置设置于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上,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蓄水袋内海洋生物的生长参数。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为可拆卸的方形框架结构。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包括短围隔骨架、双向连接支架、长围隔骨架、垂直连接支架、三向连接支架及连接器,其中垂直连接支架设置于所述方形框架的四角处,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直角边框,双向连接支架和三向连接支架用于支撑直角边框,短围隔骨架和长围隔骨架用于组装直角边框,连接器用于连接短围隔骨架和长围隔骨架的连接。所述短围隔骨架和长围隔骨架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插板的插槽,所述短围隔骨架、长围隔骨架及连接器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所述垂直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成90度角的两个插接头,所述双向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成180度角的插接头;所述三向连接支架的两端均设有三个插接头,其中两个插接头成180度角,且与第三个插接头垂直。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的长度为50-100cm,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120cm。所述蓄水袋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所述出水口,各出水口处均设有出水阀。所述蓄水袋采用帆布制成。所述蓄水袋的袋口处沿周向设有多个孔眼,各孔眼外围由铜圈包裹,所述蓄水袋通过穿过所述孔眼的绑带与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固定连接。所述实时监测装置包括旋转插接头、水平连接杆、可调节式垂直杆及拍摄室,其中水平连接杆的一端设有旋转插接头,另一端与可调节式垂直杆连接,所述可调节式垂直杆的下端与拍摄室连接,所述拍摄室为封闭式结构、且双侧设有透明窗。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满足在海洋走航调查过程中,在循环水模拟现场海洋生态环境条件下,通过可视化实验海洋生物的现场观察和采样,结合生理生态学方法、细胞生物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该海洋生物的生态学科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轴测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模块化围隔体系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水下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a-5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中四个实验组的生物量变化曲线图;图6a-6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中四个实验组的生物量变化曲线图。图中:1为模块化围隔体系,101为短围隔骨架,102为插板凹槽,103为双向连接支架,104为长围隔骨架,105为垂直连接支架,106为三向连接支架,107为连接器,2为蓄水袋,3为出水口,4为出水阀,5为供水管,6为水泵,7为排水管,8为实时检测装置,801为旋转插接头,802为水平连接杆,803为可调节式垂直杆,804为拍摄室。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包括模块化围隔体系1、蓄水袋2、排水管7及供水装置,其中蓄水袋2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1内、且通过模块化围隔体系1支撑,蓄水袋2的一侧设有与排水管7连通的出水口3,供水装置6用于为蓄水袋2内提供水源,实时监测装置8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1上,用于实时监测蓄水袋2内海洋生物的生长参数。供水装置包括水泵6及与水泵连接的供水管5,通过供水管5由蓄水袋2的上方往蓄水袋2内供水。或者在蓄水袋2的一侧设置进水口,供水管5与进水口连接供水。进一步地,蓄水袋2上沿高度方向设有多个出水口3,出水口3均与排水管7连通,各出水口3处均设有出水阀4,在需要的排水高度进行控制排放。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蓄水袋2采用帆布制成。蓄水袋2的袋口处沿周向设有多个孔眼,各孔眼外围由铜圈包裹,蓄水袋2通过穿过孔眼的绑带与模块化围隔体系1的框架固定连接。如图3所示,模块化围隔体系1为可拆卸的方形框架结构。模块化围隔体系1包括短围隔骨架101、双向连接支架103、长围隔骨架104、垂直连接支架105、三向连接支架106及连接器107,其中垂直连接支架105设置于方形框架的四角处,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直角边框,双向连接支架103和三向连接支架106用于支撑直角边框,短围隔骨架101和长围隔骨架104用于组装直角边框,连接器107用于连接短围隔骨架101和长围隔骨架104的连接。进一步地,短围隔骨架101和长围隔骨架104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插板的插槽,短围隔骨架101、长围隔骨架104及连接器107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进一步地,垂直连接支架105的两端均设有成90度角的两个插接头,双向连接支架103的两端均设有成180度角的插接头;三向连接支架106的两端均设有三个插接头,其中两个插接头成180度角,且与第三个插接头垂直。模块化围隔体系1的长度为50-100cm,宽度为50-100cm,高度为120cm。四个顶角可通过不同的连接支架改装成不同规格的围隔框架,其中围隔框架由钢制材质焊接而成,可根据培养要求及场地大小进行不同规格的组装,围隔侧面焊接有插板凹槽,用于置放木板。木制承重挡板为松木,此种材质具有抗压大、支撑力强、耐侵蚀等优点。围隔四个侧面的上下横杆上焊接有约2厘米宽的插板凹槽,中间可以穿插进木板。帆布袋采用纯棉材料,顶沿每15公分有一金属孔眼,麻绳穿过金属孔眼将帆布袋固定于围隔框架内。帆布蓄水袋的一端底部有一进水口,另一端设有高、中、底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围隔体系(1)、蓄水袋(2)、排水管(7)、供水装置(6)及实时监测装置(8),其中蓄水袋(2)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1)内、且通过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1)支撑,所述蓄水袋(2)的一侧设有与排水管(7)连通的出水口(3),所述供水装置(6)用于为所述蓄水袋(2)内提供水源,所述实时监测装置(8)设置于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1)上,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蓄水袋(2)内海洋生物的生长参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块化围隔体系(1)、蓄水袋(2)、排水管(7)、供水装置(6)及实时监测装置(8),其中蓄水袋(2)设置于模块化围隔体系(1)内、且通过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1)支撑,所述蓄水袋(2)的一侧设有与排水管(7)连通的出水口(3),所述供水装置(6)用于为所述蓄水袋(2)内提供水源,所述实时监测装置(8)设置于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1)上,用于实时监测所述蓄水袋(2)内海洋生物的生长参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1)为可拆卸的方形框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化围隔体系(1)包括短围隔骨架(101)、双向连接支架(103)、长围隔骨架(104)、垂直连接支架(105)、三向连接支架(106)及连接器(107),其中垂直连接支架(105)设置于所述方形框架的四角处,用于连接两个相邻的直角边框,双向连接支架(103)和三向连接支架(106)用于支撑直角边框,短围隔骨架(101)和长围隔骨架(104)用于组装直角边框,连接器(107)用于连接短围隔骨架(101)和长围隔骨架(104)的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模拟现场生态环境的模块化船基围隔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短围隔骨架(101)和长围隔骨架(104)的一侧设有用于连接插板的插槽,所述短围隔骨架(101)、长围隔骨架(104)及连接器(107)的两端均设有连接孔。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笑天苗辉赵婷赵卫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