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极压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947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极压泵,属于水泵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极压泵强度较弱的问题。本极压泵,包括泵体,泵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柱状的泵腔,在泵体上开设有与泵腔相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泵腔内转动连接有泵轴,该泵轴位于泵腔的偏心位置,泵轴上沿径向滑动连接有推板,泵腔内的推板为一个,且推板的两端均能够伸出泵轴的外周面,推板的两端均抵靠在泵腔的内周面上。本极压泵具有较高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极压泵
本技术属于水泵
,涉及一种极压泵。
技术介绍
水泵是输送液体或使液体增压的机械设备,水泵性能的技术参数有流量、吸程、扬程、轴功率、水功率、效率等,根据不同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水泵、叶片泵等类型。叶片泵是利用回转叶片与水的相互作用来传递能量,如离心泵,在叶轮高速旋转而产生的离心力的作用下,叶轮流道里的水被甩向四周,压入蜗壳,叶轮入口形成真空,水在外界大气压力下被吸入补充了这个空间,然而由于离心力有限,因此这类水泵存在水压低、扬程小的缺陷。而容积泵是利用其工作室容积的变化来传递能量,因此能够产生较大的水压,如中国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520763099.0)公开了一种两级旋板式容积泵,包括壳体、传动轴、旋板、定子,所述定子安装在壳体上,传动轴设置在定子内部,传动轴上对称布置有旋板,所述旋板沿传动轴的径向布置,并可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径向运动后与定子内腔接触,该容积泵主要用于送油,与水泵输送的介质有所不同,同时旋板需要通过离心力才能够与定子内腔接触,在低转速时存在滞后性。针对上述问题,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申请号:201010549615.1)公开了一种离心式容积泵,包括内设有圆柱形的泵腔的泵壳,泵壳内偏心设置有转子;转子上周向均匀开设有若干径向孔,径向孔中配合插入有柱塞,柱塞朝向泵腔的端部设有滚轮,转子转动时,配油轴始终遮挡在容积逐渐增大的径向孔一侧,径向孔内设有推挤柱塞向外伸出的弹簧,该柱塞通过弹簧与泵腔内壁抵靠,但是上面两专利文件中的容积泵泵腔内均需要设置多个旋板或者柱塞,并将相对的两旋板或者柱塞对称设置并分别伸出转子,由于转子内部需要预留供旋板或者柱塞缩入的空间,为此旋板或者柱塞在伸出转子后与转子之间的连接面积较小,导致旋板或者柱塞不稳定,在高水压下容易出现旋板或者柱塞晃动或者变形,导致容易被强度变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极压泵,该极压泵具有较高的强度。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极压泵,包括泵体,所述泵体内具有至少一个柱状的泵腔,在泵体上开设有与泵腔相连通的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泵腔内转动连接有泵轴,该泵轴位于泵腔的偏心位置,所述泵轴上沿径向滑动连接有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内的推板为一个,且推板的两端均能够伸出泵轴的外周面,所述推板的两端均抵靠在泵腔的内周面上。电机带动泵轴旋转,泵轴与泵腔偏心设置,且推板在泵腔内分隔出进水的腔室和出水的腔室,进水的腔室逐渐变大,从而将水从进水孔抽入,出水的腔室逐渐变小,从而将水从出水孔压出,实现泵水,该结构与传统采用叶轮方式的离心泵、漩涡泵等相比,具有送水压力和扬程更大的特点,当然在该极压泵用于抽水时,能够将水抽至更高的高度,即本极压泵具有更大的吸程,其中极压泵用于抽水和压水的部件只有一个整体式的推板,通过该推板的两端与泵腔内周面相抵靠形成进水和出水的腔室,与传统采用多个推板、且推板单边抵靠的容积泵相比,本一个推板实现了传统容积泵多个推板的功能,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同时泵腔的内周面能够对推板的两端进行保持和导向,保证了推板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的,本推板的两端均与泵腔的内周面相抵靠,当泵轴外周面与泵腔内周面之间的距离变小时推板能够被泵腔的内周面顶推而相对泵轴滑动,与传统采用弹簧或者离心力使推板滑动,弹簧强度不足、离心力滞后不稳定相比,本推板是在泵腔内周面的顶推作用下相对泵轴往复滑动,使得极压泵整体的强度更高。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泵腔的内周面为连续弯曲的柱面,所述泵腔内周面之间任意沿泵轴径向的连线距离均相同。本极压泵采用单个推板,不同于传统推板通过弹簧或者离心力实现滑动,本推板的正向和反向滑动均需要泵腔的内周面来顶推,而推板是沿泵轴的径向滑动,为此泵腔内周面之间任意沿泵轴径向的连线距离均需要相同,使得推板转动时任意位置时两端均能够与泵腔内周面相抵靠,同时泵腔内周面始终对推板的两端进行保持和导向,以提高极压泵的整体强度。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泵轴上沿径向开设有贯通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两端的槽口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滚针一,且滚针一的轴向与泵轴的轴向一致,所述推板滑动穿过导向槽,且推板的侧面与滚针一的外周面相抵靠。推板虽然滑动连接在导向槽内,但是保持推板状态的是滚针,滚针能够减少推板滑动时的摩擦阻力并减少磨损,以保证推板与泵轴之间的结构强度,同时推板伸出泵轴外周面部分会受到泵腔内水的较大反作用,因此将滚针设置在靠近泵轴外周面的槽口位置,相对的滚针夹住推板,使得推板伸出泵轴外周面部分保持稳定,避免出现晃动、移位等影响极压泵强度的因素。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泵轴上具有柱状的转子,该转子的外径大于泵轴的外径,上述导向槽开设在转子上,所述转子在导向槽的槽口侧壁上开设有凹槽一,所述滚针一转动连接在凹槽一内,且滚针一的外周面凸出凹槽一的槽口并与推板侧面相抵靠。转子的直径较大,使得两槽口处的两对滚针之间距离较大,从而对推板的支撑和保持更加稳定,以提高推板与泵轴之间的结构强度,而凹槽一使得滚针的外周面只是局部凸出,以减少推板板面与导向槽槽壁之间的间隙,从而减少出水腔室内的水渗入进水腔室。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推板的两端边沿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二,所述凹槽二内均转动连接有滚针二,所述滚针二的外周面凸出凹槽二的槽口并与泵腔内周面相抵靠。本极压泵输送的介质为水,不同于油泵等具有自润滑作用,为此推板的端部边沿设置滚针二,通过滚针二与泵腔内周面相抵靠,以减少推板与泵腔内周面之间的摩擦阻力以及两者之间的磨损,当然与滚轮相比,滚针能够与泵腔内周面之间形成线密封,从而避免出水腔室内的水渗入进水腔室而影响效率。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泵体内的泵腔有两个,上述泵轴穿过两泵腔,两所述泵腔均相对泵轴偏心设置,两所述泵腔相对泵轴的偏心方向相反,且偏心距离相同,两所述泵腔内均设有一个上述的推板,且两泵腔内的推板在同一平面上。由于泵腔相对泵轴偏心,为了防止工作过程中出现剧烈震动,本极压泵设置两个泵腔,两泵腔在泵轴的径向上为对称的设置,从而起到平衡作用,以减少震动,同时两推板在同一平面上,也能够使泵轴转动时保持平稳,进而提高极压泵的整体强度。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泵轴上固连有隔板,该隔板的两侧分别形成上述的泵腔,所述泵轴上还固连有两泵盖,该两泵盖分别位于泵体的两端并盖设在泵体上,所述隔板的两侧面与泵盖的内侧面上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推板沿泵轴径向的边沿高于转子的端面并滑动连接在滑槽内。隔板和泵盖均固连在泵轴上,以避免推板与隔板及泵盖出现周向上的相对滑动,减少摩擦和磨损,当然该结构也使得推板能够沿径向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滑槽能够对推板进行导向和支撑,从而提高推板的强度。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推板沿泵轴径向的边沿两端均开设有凹槽三,该凹槽三的长度方向与推板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凹槽三内转动连接滚针三,该滚针三的外周面凸出凹槽三的槽口并与滑槽底面相抵靠。滚针三能够减少推板与滑槽之间的摩擦和磨损,同时滚针三对推板边沿的端部处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推板伸出泵轴外周面部分保持稳定,同时通过滚针一、滚针二和滚针三相结合,使得推板在长度、宽度和厚度方向上均得到支撑,以提高推板的强度以及推板与泵轴及泵体之间的结构强度。在上述的极压泵中,所述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极压泵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压泵,包括泵体(2),所述泵体(2)内具有至少一个柱状的泵腔(21),在泵体(2)上开设有与泵腔(21)相连通的进水孔(22)和出水孔(23),所述泵腔(21)内转动连接有泵轴(3),该泵轴(3)位于泵腔(21)的偏心位置,所述泵轴(3)上沿径向滑动连接有推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21)内的推板(4)为一个,且推板(4)的两端均能够伸出泵轴(3)的外周面,所述推板(4)的两端均抵靠在泵腔(21)的内周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极压泵,包括泵体(2),所述泵体(2)内具有至少一个柱状的泵腔(21),在泵体(2)上开设有与泵腔(21)相连通的进水孔(22)和出水孔(23),所述泵腔(21)内转动连接有泵轴(3),该泵轴(3)位于泵腔(21)的偏心位置,所述泵轴(3)上沿径向滑动连接有推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21)内的推板(4)为一个,且推板(4)的两端均能够伸出泵轴(3)的外周面,所述推板(4)的两端均抵靠在泵腔(21)的内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腔(21)的内周面为连续弯曲的柱面,所述泵腔(21)内周面之间任意沿泵轴(3)径向的连线距离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3)上沿径向开设有贯通的导向槽(32),所述导向槽(32)两端的槽口侧壁上均转动连接有滚针一(42),且滚针一(42)的轴向与泵轴(3)的轴向一致,所述推板(4)滑动穿过导向槽(32),且推板(4)的侧面与滚针一(42)的外周面相抵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泵轴(3)上具有柱状的转子(31),该转子(31)的外径大于泵轴(3)的外径,上述导向槽(32)开设在转子(31)上,所述转子(31)在导向槽(32)的槽口侧壁上开设有凹槽一(41),所述滚针一(42)转动连接在凹槽一(41)内,且滚针一(42)的外周面凸出凹槽一(41)的槽口并与推板(4)侧面相抵靠。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压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4)的两端边沿均沿长度方向开设有凹槽二(321),所述凹槽二(321)内均转动连接有滚针二(322),所述滚针二(322)的外周面凸出凹槽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一平赵来增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森汉图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