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90896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6:20
一种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由普通风筒(1)和自动放水嘴组成;自动放水嘴由过滤网(3)、螺纹接口(4)、弧形积水槽(5)、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壁面沟槽部分(9)、活塞(10)、放水口(11)、壳体(12)、壳体壁面沟槽(9)组成;放水嘴壳体(12)内设置的升降装置由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组成;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用螺纹与螺母之间的关系固定成为一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
本技术是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具体涉及煤矿井下巷道掘进时局部通风时的风筒积水排放问题,本专利技术属于煤矿安全领域。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掘进工作面局部通风是矿井通风的主要手段之一,而风筒的管理往往是局部通风的一个难题。例如,若风筒吊挂不平直或风筒内部存有积水,就会增加局部通风的阻力,进而加大局部通风机的功耗。现阶段我矿所采用的是特质强力风筒,由于井下许多地方较为潮湿,风机吸入的气流中含有大量水蒸气,而且掘进距离较长,由于风筒内外的温差形成水蒸气会在风筒内形成积水,随着时间的推移,水会慢慢积聚,把风筒挤压变形,导致其吊挂不平直,从而加大了局部通风的阻力。针对这种棘手的现象,目前的处理方法是在水积聚的地方即风筒底部扎几个孔,把积水排放出去。但是,该方法却存在以下几种缺陷:(1)长距离的风筒会有很多地方积聚水,该做法会在风筒上扎很多小口,致使风筒损坏,不断从孔洞中流出,将增加修复难度,对矿井的生产效益造成损失。(2)风筒上扎破的孔洞会漏风,特别是对较长距离的通风工作来说,无疑会给井下的安全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因此,急需一种煤矿井下巷道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来解决当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在普通风筒易积水的底部打一个能装自动放水的自动放水嘴的孔,在风筒进行组装之前,用与组装自动放水嘴相应的空心螺杆(2)来固结风筒(1)上打出的孔,在空心螺杆(2)装上自动放水嘴,自动放水嘴由过滤网(3)、螺纹接口(4)、弧形积水槽(5)、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壁面沟槽部分(9)、活塞(10)、放水口(11)、壳体(12)、壳体壁面沟槽(9)组成;放水嘴壳体(12)内设置的升降装置由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组成。技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自动放水嘴壳体(12)上下中间至放水口(11)用铣床加工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表面的壁面沟槽部分(9)以便于排水。技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的球杆无沟槽部分(7)与弧形积水槽(5)处于密封而球杆有沟槽部分(8)的沟槽就是为流水设计的,活塞(10)与自动放水嘴壳体(12)无沟槽部分对水进行密封,依靠水与活塞(10)、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的重力向下移动,使球杆无沟槽部分(7)对弧形积水槽(5)密封不漏气,而水从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表面的壁面沟槽部分(9)排出。技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的球杆加工成球杆无沟槽部分(7)与球杆有沟槽部分(8),球杆有沟槽部分(8)是为流水而设计而球杆无沟槽部分(7)是为密封而设计的。技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用螺纹与螺母之间的关系固定成为一体,空心小球(6)用球杆无沟槽部分(7)通过弧形积水槽(5)并且密封,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用螺纹与螺母铰接,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也用螺纹与螺母铰接,球杆无沟槽部分(7)与球杆有沟槽部分(8)为一体,球杆有沟槽部分(8)是球杆无沟槽部分(7)用铣床加工而成,球杆无沟槽部分(7)的长度与壳体(12)到壳体(12)有沟槽的顶部的长度。技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外加工成圆柱体、活塞(10)加工成圆形。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其动作方法于:在无积水的情况下空心小球(6)位于在弧形积水槽(5)底部,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对风筒起到密封作用,使风筒不漏风;当弧形积水槽(5)的积水达到一定量时,即空心小球(6)所受的浮力超过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的自身重力时,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与球杆有沟槽部分(8)被弧形积水槽(5)里的积水浮力升起后超过球杆无沟槽部分(7)的与球杆有沟槽部分(8)界限后弧形积水槽(5)里的积水流出,放水嘴壳体(12)、球杆有沟槽部分(8)与活塞(10)将积水截住,当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活塞(10)、积水的重力超过空心小球(6)的浮力时,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活塞(10)、积水下降,下降到与放水嘴壳体(12)壁面沟槽(9)相通时水经放水嘴壳体(12)壁面沟槽(9)进入放水口(11)而放出,在防水的过程中始终有水流出所以风筒(1)里的空气被密封,弧形积水槽(5)的放净后,空心小球(6)又位于在弧形积水槽(5)底部,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对风筒起到密封作用;嘴壳体(12)内的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的上述运动不断往复进行,真正做到自动放水而不漏气的密封作用。本技术的目的就是减少风筒变形产生的阻力损失提高通风效率,具有体积小,组装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具有很好的广泛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风筒打孔与固定螺母的示意图;图2是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的风筒自动放水嘴结构示意图;图3是自动放水嘴球杆无沟槽部分(7)沟槽部分的A-A剖面示意图;图4是自动放水嘴壁面沟槽(9)部分的B-B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结合附图对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做详细的阐述。根据附图,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由普通风筒(1)和自动放水嘴组成;自动放水嘴由过滤网(3)、螺纹接口(4)、弧形积水槽(5)、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壁面沟槽部分(9)、活塞(10)、放水口(11)、壳体(12)、壳体壁面沟槽(9)组成;放水顶部的滤网(3),是可以拆卸的,它能将大块物料过滤出来,每过一段之间将杂物清理一次;放水嘴壳体(12)内设置的升降装置由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组成;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用螺纹与螺母之间的关系固定成为一体;在无积水的情况下空心小球(6)位于在弧形积水槽(5)底部,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对风筒起到密封作用,使风筒不漏风;当弧形积水槽(5)的积水达到一定量时,即空心小球(6)所受的浮力超过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的自身重力时,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与球杆有沟槽部分(8)被弧形积水槽(5)里的积水浮力升起后超过球杆无沟槽部分(7)的与球杆有沟槽部分(8)界限后弧形积水槽(5)里的积水流出,放水嘴壳体(12)、球杆有沟槽部分(8)与活塞(10)将积水截住,当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活塞(10)、积水的重力超过空心小球(6)的浮力时,空心小球(6)与球杆无沟槽部分(7)、活塞(10)、积水下降,下降到与放水嘴壳体(12)壁面沟槽(9)相通时水经放水嘴壳体(12)壁面沟槽(9)进入放水口(11)而放出,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其特征在于:它由普通风筒(1)和自动放水嘴组成;自动放水嘴由过滤网(3)、螺纹接口(4)、弧形积水槽(5)、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活塞(10)、放水口(11)、壳体(12)、内表面的壁面沟槽部分(9)组成;放水嘴壳体(12)内设置的升降装置由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用新型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其特征在于:它由普通风筒(1)和自动放水嘴组成;自动放水嘴由过滤网(3)、螺纹接口(4)、弧形积水槽(5)、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活塞(10)、放水口(11)、壳体(12)、内表面的壁面沟槽部分(9)组成;放水嘴壳体(12)内设置的升降装置由空心小球(6)、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和活塞(10)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其特征在于:自动放水嘴壳体(12)上下中间至放水口(11)用铣床加工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表面的壁面沟槽部分(9)以便于排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井下局部通风的自动排水风筒,其特征在于:自动放水嘴壳体(12)内的球杆无沟槽部分(7)与弧形积水槽(5)处于密封而球杆有沟槽部分(8)的沟槽就是为流水设计的,活塞(10)与自动放水嘴壳体(12)无沟槽部分对水进行密封,依靠水与活塞(10)、球杆无沟槽部分(7)、球杆有沟槽部分(8)的重力向下移动,使球杆无沟槽部分(7)对弧形积水槽(5)密封不漏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震朱旭东朱莹莹王鑫玉张雪婷尹亚琳孟晓马明城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