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669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污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固定支架中,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两个第一立柱的底端固定在车载平台上;旋转支架中,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第二立柱的底端与车载平台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旋转支架通过转动轴转动到与固定支架齐平时,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移动抓斗安装在第一滑轨上,且当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移动抓斗能在二者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本装置可以多个小型河道或小型涵闸泵站共用一台清污机车,有效降低投资、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小型河道水质富营养化,水草较多影响河道行洪,堵塞进水口影响小型涵闸、泵站正常运行。传统方法是在河道中或小型泵站、涵闸前建设回转式或抓斗式的清污机,但需在各个相应位置配置相应的土建、设备投资较大,且由于水流的作用水草等杂物集中在河道行洪及小型涵闸、泵站使用的前期应用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可以多个小型河道或小型涵闸泵站共用一台清污机车,有效降低投资、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包括车载平台、固定支架、旋转支架和移动抓斗,所述固定支架由水平放置的第一滑轨和两根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柱组成,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两个第一立柱的顶端,所述两个第一立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车载平台上;所述旋转支架由第二滑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组成,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与所述车载平台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到与所述固定支架齐平时,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1)、固定支架(2)、旋转支架(3)和移动抓斗(4),所述固定支架(2)由水平放置的第一滑轨(201)和两根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柱(202)组成,所述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车载平台(1)上;所述旋转支架(3)由第二滑轨(301)、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组成,所述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柱(302)的底端与所述车载平台(1)之间通过转动轴(5)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通过所述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1)、固定支架(2)、旋转支架(3)和移动抓斗(4),所述固定支架(2)由水平放置的第一滑轨(201)和两根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柱(202)组成,所述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车载平台(1)上;所述旋转支架(3)由第二滑轨(301)、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组成,所述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柱(302)的底端与所述车载平台(1)之间通过转动轴(5)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通过所述转动轴(5)转动到与所述固定支架(2)齐平时,所述第二滑轨(301)与所述第一滑轨(20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所述移动抓斗(4)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201)上,且当所述第一滑轨(201)与所述第二滑轨(301)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移动抓斗(4)能够在由所述第一滑轨(201)和所述第二滑轨(301)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和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302)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连接,所述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言兵姜海蒋金城纪建中吴峰刘兵兵冯德轩陈勇纪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