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66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河道清污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固定支架中,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在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两个第一立柱的底端固定在车载平台上;旋转支架中,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第二立柱的底端与车载平台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旋转支架通过转动轴转动到与固定支架齐平时,第二滑轨与第一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移动抓斗安装在第一滑轨上,且当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时,移动抓斗能在二者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本装置可以多个小型河道或小型涵闸泵站共用一台清污机车,有效降低投资、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
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污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小型河道水质富营养化,水草较多影响河道行洪,堵塞进水口影响小型涵闸、泵站正常运行。传统方法是在河道中或小型泵站、涵闸前建设回转式或抓斗式的清污机,但需在各个相应位置配置相应的土建、设备投资较大,且由于水流的作用水草等杂物集中在河道行洪及小型涵闸、泵站使用的前期应用时间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可以多个小型河道或小型涵闸泵站共用一台清污机车,有效降低投资、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包括车载平台、固定支架、旋转支架和移动抓斗,所述固定支架由水平放置的第一滑轨和两根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柱组成,所述第一滑轨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两个第一立柱的顶端,所述两个第一立柱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车载平台上;所述旋转支架由第二滑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组成,所述第二滑轨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柱的底端与所述车载平台之间通过转动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通过所述转动轴转动到与所述固定支架齐平时,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一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所述移动抓斗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且当所述第一滑轨与所述第二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移动抓斗能够在由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进一步地,所述的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连杆带动所述第二立柱以转动轴为中心旋转。进一步地,所述的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还包括滑动小车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移动抓斗通过所述滑动小车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用于驱动所述滑动小车在由所述第一滑轨和所述第二滑轨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并通过伸缩件驱动所述移动抓斗张开和闭合。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抓斗由爪臂和爪子组成,所述爪臂的一端固定在所述滑动小车上,另一端与所述爪子固定连接,且所述爪臂与所述第一滑轨之间相互垂直。进一步地,所述的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还包括液压起升装置,所述液压起升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三立柱的底端。安装液压起升装置保持清污装置运行平稳。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立柱之间相互平行。优选地,所述第二立柱和所述第三立柱之间相互平行,所述第二滑轨与所述第二立柱之间相互垂直。有益效果:本技术中,在清污机车装置不工作的状态,旋转支架旋转到固定支架的下方,位于车在平台的车厢内部,相当于折叠起来放置,减少占用空间,在清污机车装置需要工作时,将车载平台移动到河道边,旋转支架以转动轴为支点转动到与固定支架齐平,此时固定支架上的第一滑轨与旋转支架上的第二滑轨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然后位于第一滑轨上的移动抓斗即能够沿第一滑轨移动到第二滑轨上,以便于对河道内的污物杂草进行抓取,抓取后的移动抓斗又能够将抓取到的污物杂草放置于垃圾车内收集。附图说明图1为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不工作时的部署状态示意图;图2为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工作时的部署状态示意图;图3为移动抓斗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介绍。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如图1至3所示,主要由车载平,1、固定支架2、旋转支架3、移动抓斗4和液压起升装置10组成,固定支架2由两个相互平行且垂直于车载平台1的第一立柱202以及平行于车载平台的第一滑轨201组成,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固定在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两个第一立柱202的底端分别固定在车载平台1上;旋转支架3由相互平行的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以及与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垂直的第二滑轨301组成,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搭接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第二立柱302的底端通过转动轴5转动连接在车载平台1上,第三立柱303的底端安装液压起升装置10,第二立柱302的中部还转动连接连杆7的一端,连杆7的另一端与第一驱动电机6连接;移动抓斗4通过滑动小车8安装在第一滑轨201上,移动抓斗4由爪臂401和爪子402组成,爪臂401的一端固定在滑动小车8上,另一端与爪子402固定,且爪臂401与第一滑轨201垂直设置,如图3,滑动小车8通过第二驱动电机9驱动,能够在第一滑轨201和第二滑轨301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滑动,并能通过设置在爪臂401内的伸缩件驱动爪子402张开和闭合。本实施方式中的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在不工作状态时,旋转支架3是位于车载平台1内、固定支架2下方的,如图1,此时,旋转支架3与固定支架2之间交叠,第一滑轨201与第二滑轨301之间相互平行;当需要工作时,将车载平台1移动到待清理的河道边,车载平台1垂直于河道停放,然后打开第一驱动电机6,第一驱动电机6驱动连杆7伸缩,连杆7的伸缩带动与之转动连接的第二立柱302以转动轴5为支点逆时针转动,直至旋转支架3与固定支架2之间齐平,如图2,此时,第一滑轨201与第二滑轨30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第一滑轨201与第二滑轨301首尾衔接;紧接着打开液压起升装置10,液压起升装置10在第三立柱303下方延伸至河道底部,然后启动第二驱动电机9,第二驱动电机9驱动滑动小车8沿第一滑轨201向第二滑轨301移动,滑动小车8的移动带动移动抓斗4的移动,当移动抓斗4移动到河道中待清理位置后,第二驱动电机9通过爪臂401内的伸缩件驱动爪子402张开和闭合,以实现对污物杂草的抓取,抓取完成后,第二驱动电机9再驱动滑动小车8原路返回到达指定地点,然后再通过伸缩件驱动爪子402张开将抓取到的污物杂草放置在垃圾车内收集。上述实施方式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1)、固定支架(2)、旋转支架(3)和移动抓斗(4),所述固定支架(2)由水平放置的第一滑轨(201)和两根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柱(202)组成,所述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车载平台(1)上;所述旋转支架(3)由第二滑轨(301)、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组成,所述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柱(302)的底端与所述车载平台(1)之间通过转动轴(5)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通过所述转动轴(5)转动到与所述固定支架(2)齐平时,所述第二滑轨(301)与所述第一滑轨(20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所述移动抓斗(4)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201)上,且当所述第一滑轨(201)与所述第二滑轨(301)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移动抓斗(4)能够在由所述第一滑轨(201)和所述第二滑轨(301)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平台(1)、固定支架(2)、旋转支架(3)和移动抓斗(4),所述固定支架(2)由水平放置的第一滑轨(201)和两根竖直放置的第一立柱(202)组成,所述第一滑轨(201)的两端分别搭接在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顶端,所述两个第一立柱(202)的底端固定在所述车载平台(1)上;所述旋转支架(3)由第二滑轨(301)、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组成,所述第二滑轨(301)的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立柱(302)和第三立柱(303)的顶端,所述第二立柱(302)的底端与所述车载平台(1)之间通过转动轴(5)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支架(3)通过所述转动轴(5)转动到与所述固定支架(2)齐平时,所述第二滑轨(301)与所述第一滑轨(201)位于同一直线上且首尾衔接;所述移动抓斗(4)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201)上,且当所述第一滑轨(201)与所述第二滑轨(301)位于同一直线上时,所述移动抓斗(4)能够在由所述第一滑轨(201)和所述第二滑轨(301)组成的整体滑轨上来回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走清污机车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电机(6)和连杆(7),所述连杆(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立柱(302)的中部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电机(6)连接,所述第一驱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言兵姜海蒋金城纪建中吴峰刘兵兵冯德轩陈勇纪德林
申请(专利权)人:淮安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