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90286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3:14
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针对到达上料核对辊道的板坯,在按照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进入各自相应的轧制位置之前,对板坯进行基于板坯厚度、硬度及钢种三项指标的二次位置定位。分别针对三种情形采用二次位置定位的方式,在先前按工艺要求的布料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板坯位置的定位,使其满足不同钢种、成品规格等参数对加热炉板坯炉板坯布料的灵活适配。

A method for locating slab layout according to steel grade and finished product specification

A method to locate the blank of the slab according to the specifications of the steel and the finished product is used to locate the slab of the slab, which is based on the thickness and hardness of the slab, and the two position of the three points of the steel. The position of the slab is further ref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previously required cloth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two position positioning method in three cases, so as to satisfy the flexible matching of the slab of the furnace slab of the reheating furnace with the parameters of different steel and finished produ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轧钢自动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加热炉在板坯布料方面,都是根据水梁的分布情况、根据板坯的长度尺寸做好布料模型,通过L1基础自动化予以实现。传统布料方式为“交叉”定位,“交叉布料”的方式有利于加热炉两侧气流的对称分布,但是由于板坯的定位布置总是“交叉”变化,因此带来了头部温度不稳定的问题,即前一块板坯进入轧机头部温度1020℃、后一块板坯进入轧机头部温度可能为1060℃或980℃,而这种头部温度跳跃的问题,会严重影响带钢生产时的稳定性。但是从加热炉水梁受力均衡角度考虑,不能将板坯大批量的固定在某一位置,否则会导致加热炉水梁受力不均,发生板坯“跑偏“撞炉墙的事故。申请号为:201410105322.2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的布料方法,所述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包括布置在炉体下部的多个侧烧嘴,所述布料方法包括:将待轧制的板坯仅布置在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的靠轧机侧,并使各个板坯的靠轧机侧的端部与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的考轧机侧的炉壁之间保持相等的距离,其中,板坯的靠轧机侧的端部与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的靠轧机侧的炉壁之间的距离小于板坯的靠非轧机侧的端部与步进梁式板坯加热炉的靠非轧机侧的炉壁之间的距离。该技术方案所述的布料方案是按照所有非定尺板坯端部距离轧机侧炉墙相等距离的方案进行布料。这种方案在现场生产过程中容易导致步进梁受力不均,发生板坯跑偏事故。申请号为:201410272466.7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室式加热炉多层布料的装出钢控制方法,包括步骤:将坯料在高度方向上多层叠放地放置在上料架上,各层坯料件有间隔,各坯料具有与其对应的上料位置信息(Xi;Yi;Zi),Zi表征高度信息;将各坯料的上料位置信息和预设的各坯料处于室式加热炉内的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控制装出钢机根据上料位置信息抓取坯料,并根据室式加热炉内的位置信息控制装出钢机将具有相同Xi;Yi,但不同Zi的各层坯料以叠放方式放置于室式加热炉内,将各坯料的出炉放料位置信息传输给控制模块,加热完成后装出钢机根据各坯料的室式加热炉内的位置信息和出炉放料信息从上层到下层坯料依次抓取并送出各完成加热的坯料。该技术方案的应用范畴为室式加热炉,且该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布料指:加热炉炉膛高度方向上的多层布料方法。申请号为:201410088258.1的专利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加热炉板坯定位装置,包括:辊道组上设置板坯,将板坯从加热炉的入炉辊道运送至炉前定位辊道;辊道组上设置炉侧辊道编码器,炉侧冷热金属检测器,还设置炉前辊道编码器,炉前冷热金属检测器和测宽金属检测器,所述辊道组下设置推正机构,推正机构编码器。板坯的两侧设置测得板坯长度的测距仪。还公开了其定位方法,可以将不同长度的板坯根据布料图的要求以较高的精度定位与炉前装料辊上,使其在合理的位置装入加热炉内,从而避免传统定位方式中的系列问题。该技术方案的重点是:如何按照固定的布料位置实现板坯定位,且本方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根据轧制工艺的需求灵活确定不同钢种不同规格板坯的布料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板坯因为温度波动引起轧制不稳定的问题,同时避免板坯同一侧布料导致的步进梁受力不均匀出现的板坯跑偏现象,本专利技术分别针对1.保证轧制稳定性,需要不同加热炉以及同一加热炉出来的板坯端部温度一致;2.针对强度较高、加热温度较高的板坯,存在尾部温降大的现象;3.针对特殊钢种,比如硅钢此类对于温度均匀性要求严格的板坯,保证其全长方向的温度均匀性;以上三方面的考量,在按照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设置下发具体板坯位置之前,由过程控制机对板坯进行针对以上三种情形的二次位置定位,在先前按工艺要求的布料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板坯位置的定位,使其满足不同钢种、成品规格等参数对加热炉板坯炉板坯布料的灵活适配。其技术方案具体如下: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到达上料核对辊道的板坯,在按照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进入各自相应的轧制位置之前,对板坯进行基于板坯厚度、硬度及钢种三项指标的二次位置定位,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控制机通知过程计算机板坯到达上料核对辊道;S2:过程计算机在接收到生产控制机的通知信号后,检测当前板坯的炉号及列号;当检测的列号为长坯属性的列号时,进入步骤S3;当检测的列号为短坯属性的列号时,进入步骤S5;S3:分别检测当前板坯的厚度、硬度及钢种;当厚度、硬度及钢种中的任一一项满足二次布置的要求时,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步骤S5;S4:过程计算机根据二次布置的要求,下达板坯的动作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下达动作指令至动作执行端,按照二次布置的要求完成板坯的位置定位;S5:过程计算机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设置,下达动作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S6: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下达动作指令至动作执行端,按照布料图设置的要求完成板坯的位置定位。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二次布置的要求具体为:SA1:当检测到当前板坯的成品厚度小于2.05mm时,由过程控制机下发轧机侧定位的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SA2:当检测到当前板坯的硬度≥6时,由过程控制机下发非轧机侧定位的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SA3:当检测到当前板坯的钢种属于钢种分类中的[50,55]或98时,由过程计算机下发对中定位的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中所述的二次布置还包括:当检测到当前板坯的钢种分类为06,且该钢种的成品厚度小于2.4mm时,由由过程控制机下发轧机侧定位的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列号包括有:0列;1列及2列;所述的0列对应长坯;所述的1列对应非轧机侧布置的短坯;所述的2列对应轧机侧布置的短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的当前板坯的炉号及列号,具体通过过程计算机从生产控制机读取;或建立人机互动界面,由人工录入。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分别针对1.保证轧制稳定性,需要不同加热炉以及同一加热炉出来的板坯端部温度一致;2.针对强度较高、加热温度较高的板坯,存在尾部温降大的现象;3.针对特殊钢种,比如硅钢此类对于温度均匀性要求严格的板坯,保证其全长方向的温度均匀性;以上三方面的考量,在按照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设置下发具体板坯位置之前,由过程控制机对板坯进行针对以上三种情形的二次位置定位,在先前按工艺要求的布料图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板坯位置的定位,使其满足不同钢种、成品规格等参数对加热炉板坯炉板坯布料的灵活适配,解决板坯因为温度波动引起轧制不稳定的问题,同时避免板坯同一侧布料导致的步进梁受力不均匀出现的板坯跑偏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二次布置的要求控制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到达上料核对辊道的板坯,在按照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进入各自相应的轧制位置之前,对板坯进行基于板坯厚度、硬度及钢种三项指标的二次位置定位,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控制机通知过程计算机板坯到达上料核对辊道;S2:过程计算机在接收到生产控制机的通知信号后,检测当前板坯的炉号及列号;当检测的列号为长坯属性的列号时,进入步骤S3;当检测的列号为短坯属性的列号时,进入步骤S5;S3:分别检测当前板坯的厚度、硬度及钢种;当厚度、硬度及钢种中的任一一项满足二次布置的要求时,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步骤S5;S4:过程计算机根据二次布置的要求,下达板坯的动作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下达动作指令至动作执行端,按照二次布置的要求完成板坯的位置定位;S5:过程计算机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设置,下达动作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S6: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下达动作指令至动作执行端,按照布料图设置的要求完成板坯的位置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到达上料核对辊道的板坯,在按照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进入各自相应的轧制位置之前,对板坯进行基于板坯厚度、硬度及钢种三项指标的二次位置定位,包括如下步骤:S1:生产控制机通知过程计算机板坯到达上料核对辊道;S2:过程计算机在接收到生产控制机的通知信号后,检测当前板坯的炉号及列号;当检测的列号为长坯属性的列号时,进入步骤S3;当检测的列号为短坯属性的列号时,进入步骤S5;S3:分别检测当前板坯的厚度、硬度及钢种;当厚度、硬度及钢种中的任一一项满足二次布置的要求时,进入步骤S4;否则,进入步骤S5;S4:过程计算机根据二次布置的要求,下达板坯的动作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下达动作指令至动作执行端,按照二次布置的要求完成板坯的位置定位;S5:过程计算机根据工艺要求的布料图设置,下达动作指令至基础自动化控制机;S6:基础自动化控制机根据接收到的指令下达动作指令至动作执行端,按照布料图设置的要求完成板坯的位置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根据钢种和成品规格进行板坯布料定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