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1341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包括承重板和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两侧通过滑动凹槽与承重板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装置壳体的上端一侧通过第一上滑动凹槽与第一上L型卡块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上滑动凹槽与第二上L型卡块连接,第一上L型卡块一侧焊接的第一上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上L型卡块上焊接的第二上连接杆连接,可将物品固定于承载保护装置上,且装置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相同的结构,可将承载保护装置固定于运输装置上,从而达到物体、承载运输装置、运输装置三者固定于一起的目的,保证物体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物体出现滑脱的现象,保证物体的安全性。

A protective device for carrying good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bject bearing protection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load-bearing plate and a device shell. The top two sides of the device shell are connected by a sliding groove to a load-bearing plate.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upper end side of the device hous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upper L type block through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and the other side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upper L block by second sliding grooves on the other side. The first upper connecting rod weld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L type block is connected to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which is welded by the first spring and the second upper L block. In addition, the objects can be fixed on the load-bearing protection devic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shell is set with the same structure. The load-bearing protection device can be fixed on the transport device, so that the object, the carrying transport device and the transport device three are fixed together to ensure the stability of the object in the transportation process and avoid the object. The phenomenon of slipping appears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
本技术涉及承载保护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有些物体在需要进行运输的过程中,运输装置本身可能无法承载物体的自重,从而需要一种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在一定程度上增大运输装置的承载能力,并且能对所运输的物体以及运输装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然而现有的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在使用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使用时,运输物体与装置之间的稳定性不足,可能会导致运输物体出现滑脱的现象,承载保护装置的保护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包括承重板和装置壳体,所述装置壳体的顶部两侧通过滑动凹槽与承重板连接,且承重板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凹槽,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上滑动凹槽与第一上L型卡块连接,且第一L型卡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上连接杆,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另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上滑动凹槽与第二上L型卡块连接,且第二L型卡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上连接杆,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位于承重板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位于第一减震弹簧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位于减震垫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下滑动凹槽与第二下L型卡块连接,且第二下L型卡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下连接杆,所述装置壳体的内部另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下滑动凹槽与第一下L型卡块连接,且第一下L型卡块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下连接杆。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上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上连接杆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下连接杆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下连接杆连接。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上L型卡块与第二上L型卡块关于装置壳体的竖直中线对称。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下L型卡块与第二下L型卡块关于装置壳体的竖直中线对称。本技术中,首先,装置壳体的上端一侧通过第一上滑动凹槽与第一上L型卡块连接,另一侧通过第二上滑动凹槽与第二上L型卡块连接,第一上L型卡块一侧焊接的第一上连接杆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二上L型卡块上焊接的第二上连接杆连接,可将物品固定于承载保护装置上,且装置壳体的下端设置有相同的结构,可将承载保护装置固定于运输装置上,从而达到物体、承载运输装置、运输装置三者固定于一起的目的,保证物体在输送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物体出现滑脱的现象,保证物体的安全性,其次,装置壳体的一侧通过滑动凹槽与承重板连接,且承重板的顶部等距开设有多个凹槽,可以增大承重板的承重,保证装置具有一定的承载作用,最后,装置壳体的内部等距设置有两组减震弹簧,两组减震弹簧之间设置有减震垫,可以进一步增大装置的承载,且可以减少物体在输送过程中的颠簸,保证物体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校正器本体的俯视图;图例说明:1-第一上L型卡块、2-第一上连接杆、3-第一上滑动凹槽、4-滑动凹槽、5-承重板、6-第一减震弹簧、7-凹槽、8-第一弹簧、9-第二上连接板、10-第二上滑动凹槽、11-第二上L型卡块、12-第一下L型卡块、13-第一下滑动凹槽、14-第一下连接杆、15-第二弹簧、16-第二减震弹簧、17-减震垫、18-第二下连接杆、19-第二下滑动凹槽、20-第二下L型卡块、21-装置壳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包括承重板5和装置壳体21,装置壳体21的顶部两侧通过滑动凹槽4与承重板5连接,且承重板5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凹槽7,装置壳体21的内部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上滑动凹槽3与第一上L型卡块1连接,且第一L型卡块1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上连接杆2,装置壳体21的内部另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上滑动凹槽10与第二上L型卡块11连接,且第二L型卡块1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上连接杆9,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承重板5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6,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第一减震弹簧6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7,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减震垫17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6,装置壳体21的内部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下滑动凹槽19与第二下L型卡块20连接,且第二下L型卡块20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下连接杆18,装置壳体21的内部另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下滑动凹槽13与第一下L型卡块12连接,且第一下L型卡块12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下连接杆14。第一上连接杆2通过第一弹簧8与第二上连接杆9连接,第一下连接杆14通过第二弹簧15与第二下连接杆18连接,第一上L型卡块1与第二上L型卡块11关于装置壳体21的竖直中线对称,第一下L型卡块12与第二下L型卡块20关于装置壳体21的竖直中线对称。装置壳体21的内部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6,第一减震弹簧6的下方设置有减震垫17,减震垫17的下方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6,可对装置起到一定的减震作用,且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大承重板5的承重。工作原理:使用时,向相反方向分别拉动第一下连接杆14和第二下连接杆18,带动第一下L型卡块12和第二下L型卡块20向相反方向移动,将承载保护装置放置于输送装置上,松开第一下连接杆14和第二下连接杆18,在第二弹簧15的作用下,第一下L型卡块12和第二下L型卡块20将承载保护装置与输送装置相固定,向相反方向分别拉动第一上连接杆2和第二上连接杆9,带动第一上L型卡块1和第二上L型卡块11向相反方向移动,将物体放置于承重板5上,松开第一上连接杆2和第二上连接杆9,在第一弹簧8的作用下,第一上L型卡块1和第二上L型卡块11将物体固定于承载保护装置上,承重板5增大了输送装置的承载力,起到承载保护的作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包括承重板(5)和装置壳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21)的顶部两侧通过滑动凹槽(4)与承重板(5)连接,且承重板(5)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凹槽(7),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上滑动凹槽(3)与第一上L型卡块(1)连接,且第一L型卡块(1)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上连接杆(2),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另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上滑动凹槽(10)与第二上L型卡块(11)连接,且第二L型卡块(1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上连接杆(9),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承重板(5)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6),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第一减震弹簧(6)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7),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减震垫(17)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6),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下滑动凹槽(19)与第二下L型卡块(20)连接,且第二下L型卡块(20)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下连接杆(18),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另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下滑动凹槽(13)与第一下L型卡块(12)连接,且第一下L型卡块(12)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下连接杆(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物品承载保护装置,包括承重板(5)和装置壳体(21),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壳体(21)的顶部两侧通过滑动凹槽(4)与承重板(5)连接,且承重板(5)上等距开设有多个凹槽(7),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一上滑动凹槽(3)与第一上L型卡块(1)连接,且第一L型卡块(1)的一侧焊接有第一上连接杆(2),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另一侧上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上滑动凹槽(10)与第二上L型卡块(11)连接,且第二L型卡块(11)的一侧焊接有第二上连接杆(9),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承重板(5)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一减震弹簧(6),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第一减震弹簧(6)的下方位置处设置有减震垫(17),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位于减震垫(17)的下方位置处等距设置有多个第二减震弹簧(16),所述装置壳体(21)的内部一侧下端位置处通过第二下滑动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启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