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900801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12: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软管供给装置、回转装置、灌装装置、封尾装置和控制系统,加热装置包括对软管尾部内壁的加热机构、对软管尾部外壁冷却的冷却机构和排气机构,加热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热风机、端盖、内芯管和热风喷射头,热风喷射头包括连接固定的喷射管和管帽,喷射管的一端与内芯管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射孔,管帽的外壁直径大于喷射管设置有喷射孔一端的外壁直径,且管帽的外壁能够与软管的内壁贴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加热装置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封尾效率高,运行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A new type of hose filling and seal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of hose filling and seal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frame and a hose supply device, a rotary device, a filling device, a tail seal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system. The heating device includes a heating mechanism on the inner wall of a hose, a cooling mechanism and a exhaust mechanism to cool the outer wall of the rear hose. The heating mechanism includes a hot air machine, an end cover, an inner core tube and a hot air injection head which are connected in turn. The hot air injection head includes a fixed jet pipe and a pipe cap. One end of the injec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ore pipe through a thread, and a plurality of jet holes are evenly arranged on the wall of the other end. The diameter of the tube cap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ejector tube. The outer wall of Kong Yiduan is diameter,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pipe cap can be fitt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hose. The utility model heating device has uniform heating, good heating effect, high sealing efficiency and stable operation, and has remarkable economic and social val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
本技术涉及包装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包装行业的快速发展,各种用软管包装的日常生活用品、化妆品和药品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因而对各种软管类的日用品和化妆品包装的需求也大幅度增加。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用于向软管中灌装物料并封住软管尾部,广泛用于制药、日用化妆品、食品、粘合剂等行业,所灌装的物料通常为膏状物,如乳膏、油膏、牙膏等,采用的软管通常为铝管、塑料管、复合管、铅管等。辣椒酱是用辣椒制作成的酱料,是餐桌上比较常见的调味品之一,辣椒酱的包装需要用软管灌装封尾装置,现有的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软管供给装置、回转装置、灌装装置、封尾装置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软管供给装置、回转装置、灌装装置和封尾装置连接,软管供给装置包括软管仓、上管轨道和上管扶手,软管仓和上管扶手分别连接在上管轨道的两端,上管扶手位于回转装置的上方,回转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中心轴和回转盘,回转盘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软管杯座,灌装装置包括料筒和出料管,出料管与料筒的底部连通,出料管上设置有柱塞式定量灌装阀,且出料管位于软管杯座的上方,封尾装置包括校正装置、加热装置和夹紧装置,且校正装置、加热装置和夹紧装置均位于软管杯座的上方,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加热装置加热不均匀,封尾效果不佳,封尾后产品不美观,生产效率不高等问题,因此,研制开发一种加热装置加热均匀,封尾效率高,封尾效果好,运行稳定的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装置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封尾效率高,运行稳定的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包括机架和安装在机架上的软管供给装置、回转装置、灌装装置、封尾装置和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分别与软管供给装置、回转装置、灌装装置和封尾装置连接,软管供给装置包括软管仓、上管轨道和上管扶手,软管仓和上管扶手分别连接在上管轨道的两端,上管扶手位于回转装置的上方,回转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中心轴和回转盘,回转盘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软管杯座,灌装装置包括料筒和出料管,出料管与料筒的底部连通,出料管上设置有柱塞式定量灌装阀,且出料管位于软管杯座的上方,封尾装置包括校正装置、加热装置和夹紧装置,且校正装置、加热装置和夹紧装置均位于软管杯座的上方,加热装置包括对软管尾部内壁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对软管尾部外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和排气机构,加热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热风机、端盖、内芯管和热风喷射头,热风喷射头包括固定连接的喷射管和管帽,喷射管的一端与内芯管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射孔,管帽的外壁直径大于喷射管设置有喷射孔一端的外壁直径,且管帽的外壁能够与软管的内壁贴合,冷却机构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冷却套和出水管,热风喷射头和冷却套之间留有供软管伸入的空间,排气机构包括隔离管、连接套和排气管,隔离管套于内芯管外且连接在端盖和连接套之间,排气管设置在隔离管上。进一步的,软管杯座的数量为十二个。优选地,隔离管外套有隔热管,隔热管两端分别与端盖和连接套连接,且隔热管上设置有抽真空口。进一步的,连接套的侧壁上设置有伸入内芯管内部的热电偶。进一步的,夹紧装置上安装有打印字码模。本技术中,装置工作前,在控制系统中输入灌装相关的指令,启动装置后,软管供给装置将软管仓中的软管输送到回转盘的上方,并将软管竖直地装在回转盘的软管杯座内,在回转装置的带动下,软管随着回转盘间歇式的转动,在转动的过程中,由灌装装置将辣椒酱计量装入软管内,再由封尾装置对软管的尾部进行加热软化和夹紧封口,在对软管的尾部进行加热软化时,热气从喷射管上设置的喷射孔喷出,由于喷射孔是均匀布置在喷射管上的,这样气体从喷射孔喷出后,就会较均匀的喷在软管内壁上进行加热,实现软管内壁均匀加热的目的,本技术加热装置加热均匀,加热效果好,封尾效率高,运行稳定,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热装置6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热风喷射头614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软管供给装置,21-软管仓,22-上管轨道,23-上管扶手,3-回转装置,31-电机,32-中心轴,33-回转盘,34-软管杯座,4-灌装装置,41-料筒,42-出料管,43-柱塞式定量灌装阀,5-封尾装置,51-校正装置,52-夹紧装置,6-加热装置,61-加热机构,611-热风机,612-端盖,613-内芯管,614-热风喷射头,615-喷射管,616-管帽,617-喷射孔,62-冷却机构,621-进水管,622-冷却套,623-出水管,63-排气机构,631-隔离管,632-连接套,633-排气管,64-隔热管,65-抽真空口,66-热电偶,7-控制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技术加以限制,基于本技术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更或改进,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4所示,本技术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软管供给装置2、回转装置3、灌装装置4、封尾装置5和控制系统7,控制系统7分别与软管供给装置2、回转装置3、灌装装置4和封尾装置5连接,软管供给装置2将软管输送到回转装置3的上方,并将软管竖直装在回转装置3的软管杯座34内,回转装置3是本技术的驱动装置,电机31通过中心轴32带动回转盘33转动,灌装装置4用于向软管内装入辣椒酱,封尾装置5用于对软管尾部的加热软化和夹紧封口,控制系统7用于控制和监控整个装置的运行,软管供给装置2包括软管仓21、上管轨道22和上管扶手23,软管仓21和上管扶手23分别连接在上管轨道22的两端,上管扶手23位于回转装置3的上方,软管仓21用于储存软管,上管轨道22用于将软管仓21中的软管输送到上管扶手23,上管扶手23将横放的软管树立起来装在回转盘33的软管杯座34内,回转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1、中心轴32和回转盘33,回转盘33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软管杯座34,电机31带动回转盘33沿中心轴32转动,软管杯座34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可设置为十二个,灌装装置4包括料筒41和出料管42,出料管42与料筒41的底部连通,出料管42上设置有柱塞式定量灌装阀43,且出料管42位于软管杯座34的上方,料筒41用于储存需要进行灌装的辣椒酱,并通过出料管42装入软管中,为了装入质量精确的辣椒酱,在出料管42上设置柱塞式定量灌装阀43,封尾装置5包括校正装置51、加热装置6和夹紧装置52,且校正装置51、加热装置6和夹紧装置52均位于软管杯座34的上方,校正装置51用于将装入软管杯座34内的软管校正,使之摆放的位置准确,有利于后续的灌装工作,校正装置51的具体结构参照现有的结构即可,加热装置6用于对软管的尾部进行加热,夹紧装置52用于对经过加热的软管尾部进行夹紧和封口,夹紧装置52上安装有打印字码模,可在夹紧工作时,在软管上打上条形码、生产日期等信息,夹紧装置52的具体结构参照现有的结构即可。加热装置6包括对软管尾部内壁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61、对软管尾部外壁进行冷却的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软管供给装置(2)、回转装置(3)、灌装装置(4)、封尾装置(5)和控制系统(7),所述控制系统(7)分别与软管供给装置(2)、回转装置(3)、灌装装置(4)和封尾装置(5)连接,所述软管供给装置(2)包括软管仓(21)、上管轨道(22)和上管扶手(23),软管仓(21)和上管扶手(23)分别连接在上管轨道(22)的两端,上管扶手(23)位于回转装置(3)的上方,所述回转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1)、中心轴(32)和回转盘(33),回转盘(33)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软管杯座(34),所述灌装装置(4)包括料筒(41)和出料管(42),出料管(42)与料筒(41)的底部连通,出料管(42)上设置有柱塞式定量灌装阀(43),且出料管(42)位于软管杯座(34)的上方,所述封尾装置(5)包括校正装置(51)、加热装置(6)和夹紧装置(52),且校正装置(51)、加热装置(6)和夹紧装置(52)均位于软管杯座(3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对软管尾部内壁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61)、对软管尾部外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62)和排气机构(63),所述加热机构(61)包括依次连接的热风机(611)、端盖(612)、内芯管(613)和热风喷射头(614),热风喷射头(614)包括固定连接的喷射管(615)和管帽(616),喷射管(615)的一端与内芯管(613)通过螺纹连接,另一端的管壁上均匀设置有多个喷射孔(617),管帽(616)的外壁直径大于喷射管(615)设置有喷射孔(617)一端的外壁直径,且管帽(616)的外壁能够与软管的内壁贴合,所述冷却机构(62)包括依次连接的进水管(621)、冷却套(622)和出水管(623),热风喷射头(614)和冷却套(622)之间留有供软管伸入的空间,所述排气机构(63)包括隔离管(631)、连接套(632)和排气管(633),隔离管(631)套于内芯管(613)外且连接在端盖(612)和连接套(632)之间,排气管(633)设置在隔离管(63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软管灌装封尾装置,包括机架(1)和安装在机架(1)上的软管供给装置(2)、回转装置(3)、灌装装置(4)、封尾装置(5)和控制系统(7),所述控制系统(7)分别与软管供给装置(2)、回转装置(3)、灌装装置(4)和封尾装置(5)连接,所述软管供给装置(2)包括软管仓(21)、上管轨道(22)和上管扶手(23),软管仓(21)和上管扶手(23)分别连接在上管轨道(22)的两端,上管扶手(23)位于回转装置(3)的上方,所述回转装置(3)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机(31)、中心轴(32)和回转盘(33),回转盘(33)的周向上均匀设置有软管杯座(34),所述灌装装置(4)包括料筒(41)和出料管(42),出料管(42)与料筒(41)的底部连通,出料管(42)上设置有柱塞式定量灌装阀(43),且出料管(42)位于软管杯座(34)的上方,所述封尾装置(5)包括校正装置(51)、加热装置(6)和夹紧装置(52),且校正装置(51)、加热装置(6)和夹紧装置(52)均位于软管杯座(34)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6)包括对软管尾部内壁进行加热的加热机构(61)、对软管尾部外壁进行冷却的冷却机构(62)和排气机构(63),所述加热机构(61)包括依次连接的热风机(611)、端盖(612)、内芯管(613)和热风喷射头(614),热风喷射头(614)包括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常伟周全勇田晓艳王维一张谷林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