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474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通过轴承固定座Ⅰ对轴承进行固定,可满足不同大小不同型号的轴承;支撑板在磨床工作时与轴承固定座Ⅰ的底部紧密接触,对轴承固定座Ⅰ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止轴承固定座Ⅰ和连接板损坏;轴承固定座Ⅱ不仅可以与支撑板一起对轴承固定座Ⅰ进行支撑,还能通过设置在轴承固定座Ⅱ上的压力传感器对轴承固定座Ⅰ的位置进行定位,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一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磨削电机向左侧移动,对待加工轴承进行加工,智能化程度高,而且,轴承固定座Ⅰ随气缸Ⅰ同步移动,轴承的安装和移出均远离磨削工作区域,降低了工作难度和风险。

A bearing inner circle grinding machin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earing inner circle grinding machine. The bearing is fixed by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to meet the bearing of different sizes and sizes. The support plate contacts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in the grinding machine and supports the bottom of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to prevent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and the connection plate loss.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I can not only support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with the support plate, but also locate the position of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by the pressure sensor set on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I. When the pressure value of the pressure sensor reaches a certain value, the pressure sensor sends out the signal to control the control device. The cutting motor moves to the left to process the machining bearings, and the intelligent degree is high. Moreover, the bearing fixed seat I move synchronously with the cylinder I. The installation and removal of the bearing are far away from the grinding work area, and the difficulty and risk of the work are reduc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
本专利技术属于轴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现有轴承在加工时,需要分别对轴承的内圆、内沟和外沟进行加工,加工难度较大,其中,因为轴承的内圆往往是与转轴等旋转零件连接在一起,轴承内圆柱面的精度不仅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到机械设备的旋转精度和使用寿命,在很多精密设备中对轴承内圆面的磨削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对轴承内圆的加工是最重要的一环。现在应用最多的轴承内圆柱面磨削设备大都是通过磨具进行一次磨削成型,然后进行精度检测,排除次品,次品率较高,而且现有的磨削设备一般直接将轴承固定在轴承固定装置上,随着设备的长时间使用,轴承固定装置的表面易磨损,无法有效的对轴承固定,从而无法对轴承进行精准定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通过轴承固定座Ⅰ对轴承进行固定,可满足不同大小不同型号的轴承,轴承固定座Ⅱ不仅可以与支撑板一起对轴承固定座Ⅰ进行支撑,还能通过设置在轴承固定座Ⅱ上的压力传感器对轴承固定座Ⅰ的位置进行定位,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一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磨削电机向左侧移动,对待加工轴承进行加工,智能化程度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轴承固定墙,所述轴承固定墙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固定墙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气缸Ⅰ,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用于放置待加工轴承的轴承固定座Ⅰ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墙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座和集水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的最外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可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从所述通孔内穿过,所述轴承固定墙在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轴承固定座Ⅱ,所述气缸Ⅰ和两个所述轴承固定座Ⅱ中的任意两者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均为120°,所述轴承固定座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固定墙上,所述轴承固定座Ⅱ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有可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滑动的磨削电机,所述磨削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可对轴承内圆进行加工的磨砂轮;所述气缸Ⅰ、气缸Ⅱ、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磨削电机均与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墙上的控制装置相连。优选的,所述集水槽通过连接管道Ⅰ与废水箱的排入口相连通,所述废水箱的排出口通过连接管道Ⅱ和循环泵与喷水管道相连通。优选的,所述轴承固定墙的顶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柱与L型杆相连,所述L型杆较短的一侧分别与若干个所述连接柱相连,所述L型杆较长一侧的最外端与所述工作台相连。优选的,所述L型杆较短的一侧上设置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控制面板位于所述轴承固定墙的同一侧。优选的,所述轴承固定座Ⅰ包括呈圆柱形的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侧面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所述固定盘的底面与所述轴承固定墙之间有间隙,所述固定盘的顶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两个夹紧件,两个所述夹紧件均呈弧形且两个所述夹紧件的内弧面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夹紧件外弧面的中间位置处均连接有一根拉杆,所述拉杆从所述凹槽的侧壁上穿过后向外侧延伸并在最外侧处设置有扶手,位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拉杆的外圆周面上套设有复位弹簧。优选的,所述夹紧件在位于内弧面的一侧设置有耐磨碟片,所述耐磨碟片与所述夹紧件之间为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耐磨碟片在靠近所述夹紧件的一端设置有两根螺杆,两根所述螺杆从所述夹紧件上开设的螺杆孔穿过后分别与一个螺母相连。优选的,所述固定盘的底面与所述轴承固定墙之间的间隙不大于所述支撑板的厚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中的轴承固定座Ⅰ对轴承进行固定,可满足不同大小不同型号的轴承;支撑板在磨床工作时与轴承固定座Ⅰ的底部紧密接触,对轴承固定座Ⅰ的底部进行支撑,防止轴承固定座Ⅰ和连接板损坏;轴承固定座Ⅱ不仅可以与支撑板一起对轴承固定座Ⅰ进行支撑,还能通过设置在轴承固定座Ⅱ上的压力传感器对轴承固定座Ⅰ的位置进行定位,当压力传感器的压力值达到一定值时,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使控制装置控制磨削电机向左侧移动,对待加工轴承进行加工,智能化程度高,而且,轴承固定座Ⅰ随气缸Ⅰ同步移动,轴承的安装和移出均远离磨削工作区域,降低了工作难度和风险;而且,轴承固定座Ⅰ通过两个夹紧件对待加工轴承的外圆进行固定,在不影响对待加工轴承内圆加工的前提下,还能对待加工轴承进行有效的固定,同时,在夹紧件的内侧设有可拆卸的耐磨碟片,不会对待加工轴承的外圆造成损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工作台、轴承固定墙以及L型杆的连接关系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中轴承固定座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中夹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记:1、工作台,2、轴承固定墙,3、通孔,4、控制面板,5、气缸Ⅰ,6、连接板,7、轴承固定座Ⅰ,701、固定盘,702、凹槽,703、夹紧件,7031、耐磨碟片,7032、螺杆,7033、螺母,704、拉杆,705、扶手,706、复位弹簧,8、支撑座,9、集水槽,10、气缸Ⅱ,11、支撑板,12、轴承固定座Ⅱ,13、压力传感器,14、滑动轨道,15、磨削电机,16、磨砂轮,17、控制装置,18、连接管道Ⅰ,19、废水箱,20、连接管道Ⅱ,21、循环泵,22、喷水管道,23、连接柱,24、L型杆,25、照明灯。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包括工作台1和设置在工作台1顶部的轴承固定墙2,所述轴承固定墙2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3,所述轴承固定墙2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4和气缸Ⅰ5,所述气缸Ⅰ5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6与用于放置待加工轴承的轴承固定座Ⅰ7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墙2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座8和集水槽9,所述支撑座8的顶部设有气缸Ⅱ10,所述气缸Ⅱ10的活塞杆的最外侧设置有支撑板11且所述支撑板11可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从所述通孔3内穿过,如图2所示,所述轴承固定墙2在位于所述通孔3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轴承固定座Ⅱ12,所述气缸Ⅰ5和两个所述轴承固定座Ⅱ12中的任意两者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均为120°,此处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气缸Ⅰ与两个轴承固定座Ⅱ不在同一个圆周面上,但是,气缸Ⅰ与两个轴承固定座Ⅱ三者的中心轴线必有一个角点,三者中任意两者的中心轴线之间的夹角均为120°;所述轴承固定座Ⅱ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固定墙2上,所述轴承固定座Ⅱ12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13;所述集水槽9内设置有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轴承固定墙,所述轴承固定墙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固定墙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气缸Ⅰ,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用于放置待加工轴承的轴承固定座Ⅰ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墙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座和集水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的最外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可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从所述通孔内穿过,所述轴承固定墙在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轴承固定座Ⅱ,所述气缸Ⅰ和两个所述轴承固定座Ⅱ中的任意两者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均为120°,所述轴承固定座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固定墙上,所述轴承固定座Ⅱ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有可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滑动的磨削电机,所述磨削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可对轴承内圆进行加工的磨砂轮;所述气缸Ⅰ、气缸Ⅱ、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磨削电机均与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墙上的控制装置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和设置在工作台顶部的轴承固定墙,所述轴承固定墙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通孔,所述轴承固定墙顶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气缸Ⅰ,所述气缸Ⅰ的活塞杆通过连接板与用于放置待加工轴承的轴承固定座Ⅰ相连,所述轴承固定墙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撑座和集水槽,所述支撑座的顶部设有气缸Ⅱ,所述气缸Ⅱ的活塞杆的最外侧设置有支撑板且所述支撑板可在活塞杆的带动下从所述通孔内穿过,所述轴承固定墙在位于所述通孔的位置处设置有两个轴承固定座Ⅱ,所述气缸Ⅰ和两个所述轴承固定座Ⅱ中的任意两者在圆周方向上的夹角均为120°,所述轴承固定座Ⅱ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轴承固定墙上,所述轴承固定座Ⅱ的另一端设置有压力传感器;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上设置有可在所述滑动轨道上滑动的磨削电机,所述磨削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设有可对轴承内圆进行加工的磨砂轮;所述气缸Ⅰ、气缸Ⅱ、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磨削电机均与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墙上的控制装置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槽通过连接管道Ⅰ与废水箱的排入口相连通,所述废水箱的排出口通过连接管道Ⅱ和循环泵与喷水管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内圆加工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固定墙的顶端通过若干个连接柱与L型杆相连,所述L型杆较短的一侧分别与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众悦精密轴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