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936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7: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A method to improve castability of microalloyed steel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for improving the casting ability of microalloy steel during continuous casting, and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continuous casting of microalloyed steel. The invention improves the casting process of the microalloy steel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When the micro alloy steel casting billet is cast, the pulse current is applied to the micro alloy steel water in the tundish. The parameters of the pulse current are pulse voltage 10 ~ 36V, pulse current 100 ~ 2000A, pulse frequency 1000 to 30000Hz, and Ti element in microalloy steel. When the pulse current is applied, the superheat of the microalloyed steel is controlled at 20~40 C. The aim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to overcome the deficiency of the submerged nozzle in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of the titanium microalloy steel, and provide a method to improve the casting ability of the continuous casting process of the microalloy steel, so as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采用连铸工艺浇注的过程中,由于钢水中的高熔点夹杂物容易粘附在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内壁上,使其发生堵塞,所以造成一个中间包次的连浇炉数较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组织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浇铸断面较小的连铸坯时,由于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内径较小,堵塞现象更严重。为了提高连铸浇注时钢水的可浇性,现有技术中已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针对如何提高低碳钢的可浇性,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2268513A,公开日:2011年12月0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改善中低碳钢钢水可浇性的方法,该申请案提供了一种改善中低碳钢钢水可浇性的方法,其包括:将铁水中的硫含量控制为不大于0.015%;对铁水进行初炼以形成钢水,然后将钢水出钢到钢包中;在按重量百分比计出钢20%~30%的过程中,根据初炼终点时钢水中的氧含量加入适量的基本不含铝或不含铝的脱氧剂;在按重量百分比计出钢31%~50%的过程中,根据钢水中的氧含量加入3.0~5.0Kg/吨钢的活性石灰和加入量为活性石灰的20%的萤石;第一次吹氩精炼;钢包炉精炼并进行第二次吹氩精炼;采用连铸工艺进行浇铸。该申请案不需要进行钙处理,就使得钢水可浇性得到有效改善,水口堵塞现象得以缓解,低铝含量中低碳铝连铸过程中的中间包连浇炉数不小于8炉,达到了经济生产的目的。针对如何提高低碳钢的可浇性,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3451349A,公开日:2013年12月18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防止超低碳铝脱氧钢水浇铸过程水口堵塞的控制方法,该申请案采用铁水脱硫处理-转炉冶炼-转炉出钢-RH真空处理-双流板坯连铸浇铸的工艺路径冶炼超低碳钢,提高超低碳铝脱氧钢水的可浇性,合理控制转炉吹炼终点钢水氧含量、终点碳含量和温度,为RH真空脱碳提供有利条件;连铸保护浇铸,采用长水口、浸入式水口吹氩密封保护,防止钢水二次氧化;使用碱性覆盖剂,防止钢水二次氧化,更好的吸附钢水中的夹杂物;提高了超低碳铝脱氧钢水的可浇性,实现了整浇次多炉连浇过程中浸入式水口不堵塞,不用更换浸入式水口,从而避免因更换浸入式水口而影响铸坯质量。微合金元素的碳氮化物有利于提高钢材强度和韧性,所形成的微合金化技术现在正被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尤其是高品质钢,如重轨钢、工具钢等。随着微合金钢产量的大幅升高,以及对钢铁材料性能要求的提高,在实际生产中不断暴露出新的质量问题,在低合金高强钢中加入微量Ti,可以细化铸坯凝固组织,提高钢的强度,改善钢的冷成形性能和焊接性能。Ti相对于Nb和V,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现有技术中对于钛微合金钢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发现,其浇注时水口往往容易发生堵塞,钢水的可浇性较差。综上所述,如何改善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的可浇性,是现有技术中亟需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保证生产顺利进行。2.技术方案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同时通过超声波发生装置向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发射超声波,其中超声波功率密度为18-35W/cm2,频率为20-30KHz。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微合金钢中C<0.25%wt或0.25%≤C≤0.60%wt或C>0.60%wt。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微合金钢中Ti元素的含量为0.10%wt-0.80%wt。作为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施加脉冲电流使用的脉冲电极为铝碳质脉冲电极。3.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显著效果:(1)本专利技术中,施加脉冲电流后,钛微合金钢水内部的变化过程如下:钛微合金钢水中的析出物TiN的形核率得到显著提高,从而抑制了单个TiN粒子析出尺寸的长大,大量小尺寸的TiN析出物从浸入式水口中流走,避免了原有大尺寸TiN析出物粒子易堵塞浸入式水口的现象,改善了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的可浇性。(2)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微合金钢中添加Ti元素的含量为0.10%wt-0.80%wt,配合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TiN的形核率,避免水口堵塞,从而改善了微合金钢连铸过程的可浇性;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需要控制在20~40℃,从而能够有效发挥脉冲电流对TiN析出过程的调控作用。(3)本专利技术中,施加脉冲电流的操作,不改变现有生产过程的工艺参数,不需要对生产过程进行特别控制,不影响现场生产,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能有效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的可浇性;其中,使用的脉冲电流的电压<36V,属于安全电压,不影响人身安全,对生产设备无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实施例1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1-7中电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夹持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通电件沿A向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7中电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8中电极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1中铸坯取样的透射电镜图。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1、脉冲电极;2、夹持件;201、夹持圈;202、夹持片;3、通电件;301、通电杆;302、连接片;4、导电片;5、绝缘块;6、加长杆;7、第一螺栓;8、第二螺栓;9、脉冲电源;10、塞棒;11、钢包;12、长水口;13、中间包;14、浸入式水口;15、挡墙;16、挡坝。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为进一步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内容,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结合图1-4,本实施例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浇注机构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12)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对中间包(12)内的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加脉冲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海韩震超陈良黄鑫鑫王建军常立忠周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