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507322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3-20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浇注机构包括钢包和中间包,钢包置于中间包上方,钢包内部通过长水口与中间包内部连通;电极夹持机构包括:圆柱状的脉冲电极,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脉冲电极置于中间包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夹持件,夹持件用于夹持脉冲电极;通电件,通电件的一端与夹持件连接,通电件与脉冲电源连接;加长杆,加长杆的一端通过绝缘块与通电件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钛微合金钢连铸过程中浸入式水口极易发生堵塞的不足,提供的装置保证生产顺利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合金钢连铸生产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采用连铸工艺浇注的过程中,由于钢水中的高熔点夹杂物容易粘附在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内壁上,使其发生堵塞,所以造成一个中间包次的连浇炉数较低,生产成本增加,生产组织受到极大影响。尤其是浇铸断面较小的连铸坯时,由于结晶器浸入式水口内径较小,堵塞现象更严重。为了提高连铸浇注时钢水的可浇性,现有技术中已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其中,针对如何提高低碳钢的可浇性,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例如专利公开号:CN102268513A,公开日:2011年12月07日,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改善中低碳钢钢水可浇性的方法,该申请案提供了一种改善中低碳钢钢水可浇性的方法,其包括:将铁水中的硫含量控制为不大于0.015%;对铁水进行初炼以形成钢水,然后将钢水出钢到钢包中;在按重量百分比计出钢20%~30%的过程中,根据初炼终点时钢水中的氧含量加入适量的基本不含铝或不含铝的脱氧剂;在按重量百分比计出钢31%~50%的过程中,根据钢水中的氧含量加入3.0~5.0Kg/吨钢的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所述浇注机构包括钢包(11)和所述中间包(12),所述钢包(12)置于中间包(13)上方,钢包(11)内部通过长水口(12)与中间包(13)内部连通;所述电极夹持机构包括:圆柱状的脉冲电极(1),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所述脉冲电极(1)置于中间包(13)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夹持件(2),所述夹持件(2)用于夹持所述脉冲电极(1);通电件(3),所述通电件(3)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2)连接,所述通电件(3)与脉冲电源(9)连接;加长杆(6),所述加长杆(6)的一端通过绝缘块(5)与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浇注机构和电极夹持机构;所述浇注机构包括钢包(11)和所述中间包(12),所述钢包(12)置于中间包(13)上方,钢包(11)内部通过长水口(12)与中间包(13)内部连通;所述电极夹持机构包括:圆柱状的脉冲电极(1),当微合金钢铸坯采用连铸工艺浇注时,所述脉冲电极(1)置于中间包(13)内的微合金钢水中并对微合金钢水施加脉冲电流;夹持件(2),所述夹持件(2)用于夹持所述脉冲电极(1);通电件(3),所述通电件(3)的一端与所述夹持件(2)连接,所述通电件(3)与脉冲电源(9)连接;加长杆(6),所述加长杆(6)的一端通过绝缘块(5)与所述通电件(3)的另一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电流的参数为:脉冲电压10~36V,脉冲电流100~2000A,脉冲频率1000~30000Hz。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钢中包含Ti元素。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施加脉冲电流时,微合金钢水的过热度控制在20~4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合金钢中C<0.25%wt或0.25%≤C≤0.60%wt或C>0.60%wt。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善微合金钢连铸过程可浇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微合金钢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海韩震超陈良黄鑫鑫王建军常立忠周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