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90526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穿刺管、翼形接头、固定板以及多个副腔导管,所述穿刺管与翼形接头连通,所述翼形接头与固定板连接且翼形接头远离穿刺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紧固绷带,所述副腔导管包括波纹软管和输液接头,所述波纹软管一端与连接头连通,另一端与输液接头接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新型中心静脉导管,设置有固定板,防止中心静脉导管随敷贴移动,以减少血管出血的可能性,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

New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A new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ncludes a puncture tube, a wing shaped joint, a fixed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accessory cavities. The puncture tube is connected with a wing joint. The wing shaped joint is connected with a fixed plate and a plurality of connecting heads are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wing shaped joint far away from the puncture tube.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xed plate are divided. Do not connect a fastening bandage, which includes a corrugated hose and an infusion joint, one end of the corrugated hos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head,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fusion joint. The new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ixed plate to prevent the central venous catheter from moving with the application and sticking, in order to reduce the possibility of blood vessel bleeding, reduce unplanned extubation, relieve the sufferings of the patients, and prevent the patients from causing economic dam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中心静脉导管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介绍
部分病情较复杂的患者,治疗时需要同时存在多个输液通道,因此需采用多通道中心静脉导管。一般的中心静脉导管没有固定装置,在使用时,为了防止感染,用透明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及其周围留置于体外的部分导管并定期更换敷贴,由于在更换敷贴时,中心静脉导管自身不能固定在患者身体上,拉动敷贴时,易拉动中心静脉导管,导致中心静脉导管刺激血管诱发出血,甚至发生导管尖端移位,造成非计划性拔管,将给患者造成痛苦和经济损失,并存在纠纷隐患。同时输液过程中,由于患者的移动,输液管易对中心静脉导管产生拉力,造成中心静脉导管的移动,对患者造成伤害。另中心静脉导管的输液接头端直接暴露在外,易与外部感染源接触,造成污染,影响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的新型中心静脉导管,设置有固定板,防止中心静脉导管随敷贴移动,以减少血管出血的可能性,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穿刺管、翼形接头、固定板以及多个副腔导管,所述穿刺管与翼形接头连通,所述翼形接头与固定板连接且翼形接头远离穿刺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紧固绷带,所述副腔导管包括波纹软管和输液接头,所述波纹软管一端与连接头连通,另一端与输液接头接通。可选地,所述固定板包括固定底板、T形的卡接板以及与固定底板相对设置的固定盖板,所述固定底板与固定盖板之间形成无菌腔,所述固定盖板上开有滑动槽以及多个与无菌腔连通的通孔,所述卡接板位于无菌腔内且卡接板的竖直部分穿过滑动槽向外侧延伸,所述卡接板与固定底板滑动连接,所述输液接头从通孔的一端穿入无菌腔内并与卡接板的水平部分卡接,所述固定盖板的外侧设置有用于开闭通孔的端盖,所述端盖与固定盖板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卡接头,所述翼形接头与卡接头卡接。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穿刺管、翼形接头、固定板以及多个副腔导管,所述穿刺管与翼形接头连通,所述翼形接头与固定板连接且翼形接头远离穿刺管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固定板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紧固绷带,所述副腔导管包括波纹软管和输液接头,所述波纹软管一端与连接头连通,另一端与输液接头接通。本技术提供的新型中心静脉导管,设置有固定板,防止中心静脉导管随敷贴移动,以减少血管出血的可能性,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减轻患者的痛苦,防止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2、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接头收纳于无菌腔内,减少输液接头与外部感染源的接触,防止输液接头被感染,提高中心静脉导管的安全性,便于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所述翼形接头与固定板卡接,便于中心静脉导管的拆卸,便于中心静脉导管的穿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穿刺管、2-翼形接头、3-固定板、4-紧固绷带、5-波纹软管、6-输液接头、31-固定底板、32-卡接板、33-固定盖板、34-无菌腔、331-滑动槽、332-通孔、333-端盖。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包括穿刺管1、翼形接头2、固定板3以及多个副腔导管,所述穿刺管1与翼形接头2连通,所述翼形接头2与固定板3连接且翼形接头2远离穿刺管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固定板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紧固绷带4,所述副腔导管包括波纹软管5和输液接头6,所述波纹软管5一端与连接头连通,另一端与输液接头6接通。使用时,当穿刺管1穿刺完成后,用紧固绷带4将固定板3固定在患者身上,再用透明无菌敷贴覆盖穿刺点及其周围留置于体外的部分导管。输液时,将输液管与输液接头6接通,当患者移动时,由于固定板3固定在患者身上,输液管拉动输液接头6使波纹软管5变长提供移动变形量,穿刺管2不发生移动,降低了穿刺管2刺激血管诱发出血的可能性。当需要更换无菌敷贴时,沿穿刺管1的穿刺方向拉动敷贴,撕下敷贴后,对患者穿刺点及周围进行消毒,然后重新贴上新的敷贴。拉动敷贴时,中心静脉导管一部分位于患者体内,另一部分被固定板3固定在患者身上,在拉动敷贴的过程中,中心静脉导管随着敷贴的拉动而产生的移动较小,减少了中心静脉导管刺激血管诱发出血的可能性,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可能,减轻了患者的痛苦,防止给患者造成经济损伤。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板3包括固定底板31、T形的卡接板32以及与固定底板31相对设置的固定盖板33,所述固定底板31与固定盖板33之间形成无菌腔34,所述固定盖板33上开有滑动槽331以及多个与无菌腔34连通的通孔332,所述卡接板32位于无菌腔34内且卡接板32的竖直部分穿过滑动槽331向外侧延伸,所述卡接板32与固定底板31滑动连接,所述输液接头6从通孔332的一端穿入无菌腔34内并与卡接板32的水平部分卡接,所述固定盖板33的外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新型中心静脉导管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管(1)、翼形接头(2)、固定板(3)以及多个副腔导管,所述穿刺管(1)与翼形接头(2)连通,所述翼形接头(2)与固定板(3)连接且翼形接头(2)远离穿刺管(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固定板(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紧固绷带(4),所述副腔导管包括波纹软管(5)和输液接头(6),所述波纹软管(5)一端与连接头连通,另一端与输液接头(6)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管(1)、翼形接头(2)、固定板(3)以及多个副腔导管,所述穿刺管(1)与翼形接头(2)连通,所述翼形接头(2)与固定板(3)连接且翼形接头(2)远离穿刺管(1)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连接头,所述固定板(3)左右两侧分别连接一根紧固绷带(4),所述副腔导管包括波纹软管(5)和输液接头(6),所述波纹软管(5)一端与连接头连通,另一端与输液接头(6)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中心静脉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包括固定底板(31)、T形的卡接板(32)以及与固定底板(31)相对设置的固定盖板(33),所述固定底板(31)与固定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茜彭茜周泽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