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1788778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10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配方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大豆1400‑1500、黄精30‑40、百合20‑30、川贝30‑40、玉竹20‑30、麦冬30‑40、银耳30‑40、沙参30‑40、桔梗20‑30、石斛20‑30、西洋参20‑30。该加工方法制备的大豆油口味独特,在炒菜时不仅可以给菜肴平添新的口感,还能提高菜肴的食用价值,起到润肠清肺、增进食欲等功效。

Formula of Runchang Qingfei soybean oil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ormula for the moistening intestine and clear lung soybean oi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formula includes the raw material of the following weight: soya bean 1400 1500, yellow semen 30, 30 of Lily 20, 40 of Sichuan Bay 30, 30, 30, Radix Ophiopogon, tremella 30 40, Radix officinalis, Dendrobium, Dendrobium, Dendrobium, ginseng and American ginseng. The soya bean oil prepared by the processing method is unique in taste. It can not only add a new taste to the dishes, but also improve the food value of the dish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脂加工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大豆油又称“色拉油”是我国传统的食用油之一,是许多家庭必备的一类食用油,大豆油颜色较深,炒菜遇热后比较容易起泡,市面上的大豆油大多是精炼油,适合炒菜,但是传统大豆油配方单一,营养成分较为单一,因此,有必要改进传统菜籽油的配方,使其营养成分更加全面,成为品质优良的食用油。为了增加大豆油的食疗保健价值,可以添加一些天然的中草药原料,中草药中多含有大量的挥发性油类、脂溶性成分以及生物碱等活性成分,具有调节人体体质、改善体内微循环系统、增进抵抗力等功效,然而,传统的菜籽油压榨工艺对中草药中的活性成分损失较大,难以添加更多的营养成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及其制备方法,该加工方法制备的大豆油口味独特,在炒菜时不仅可以给菜肴平添新的口感,还能提高菜肴的食用价值,起到润肠清肺、增进食欲等功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1400-1500、黄精30-40、百合20-30、川贝30-40、玉竹20-30、麦冬30-40、银耳30-40、沙参30-40、桔梗20-30、石斛20-30、西洋参20-30。进一步,所述的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料胚制作,将所有原料成分去皮处理后,混合加入到粉碎机中搅碎混合,大豆料胚厚度控制在0.2-0.3毫米,粉碎后加入干燥剂继续搅拌2-3分钟,最后通过加热装置将混合料胚进行加热备用,温度控制在45-55度;步骤二,溶剂制作,将丙酮和丁酮按2:1重量比混合制成混合溶剂,其中溶剂比(溶剂:料胚)0.3-0.6:1的比例;步骤三,浸出工艺,通过加热装置将混合溶剂预热到45-55度,将混合溶剂加入到平转式浸出器中,再将料胚加入到混合溶剂中浸泡15-30分钟,接着采用喷淋渗透的方式喷淋料胚5-8分钟,渗透速率控制在360-380升每小时;步骤四,浸出结束后将混合液进行沥干操作20-25分钟,得到混合粕备用。步骤五,采用多段卧式烘干机对混合粕进行脱溶烘干处理,得到浓混合油备用。步骤六,通过蒸发器先对浓混合油以间接蒸汽加热,蒸脱剩余溶剂,然后控制温度为110-115度,通入压力为0.2-0.5千克每平方厘米的直接蒸汽,脱尽残留溶剂;步骤七,通过冷凝器回收溶剂,将混合油常压下冷却过滤得到混合大豆油。进一步,所述的活性剂为蔗糖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剂,其中蔗糖酯与单硬脂酸甘油酯重量比为1:1,所述的活性剂与料胚重量比为0.1-0.3:1。与已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大豆油作为油料,具有热病伤阴、肺胃燥热、咳嗽少痰、心烦口渴、虚劳发热、消谷易饥的作用,同时添加了多种具有益气养阴、润肺生津、化痰止咳等功效的纯天然成分,使得本专利技术大豆油具有独特的食疗保健作用;制备方法中采用浸出法制取大豆油,可以避免传统压榨法制取大豆油时破坏原料生物活性成分的问题,尽可能保证了大豆油和附加中草药的营养成分和功效;活性剂用于提高混合物的紧密性和弹性,避免后续加工糊烂、混浊的现象,还能提高大豆油的营养价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1400-1500、黄精30-40、百合20-30、川贝30-40、玉竹20-30、麦冬30-40、银耳30-40、沙参30-40、桔梗20-30、石斛20-30、西洋参20-30。基于上述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料胚制作,将所有原料成分去皮处理后,混合加入到粉碎机中搅碎混合,大豆料胚厚度控制在0.2毫米,粉碎后加入干燥剂继续搅拌2分钟,最后通过加热装置将混合料胚进行加热备用,温度控制在45度;步骤二,溶剂制作,将丙酮和丁酮按2:1重量比混合制成混合溶剂,其中溶剂比(溶剂:料胚)0.3:1的比例步骤三,浸出工艺,通过加热装置将混合溶剂预热到45度,将混合溶剂加入到平转式浸出器中,再将料胚加入到混合溶剂中浸泡15分钟,接着采用喷淋渗透的方式喷淋料胚5-8分钟,渗透速率控制在360升每小时;步骤四,浸出结束后将混合液进行沥干操作20分钟,得到混合粕备用。步骤五,采用多段卧式烘干机对混合粕进行脱溶烘干处理,得到浓混合油备用。步骤六,通过蒸发器先对浓混合油以间接蒸汽加热,蒸脱剩余溶剂,然后控制温度为110度,通入压力为0.2千克每平方厘米的直接蒸汽,脱尽残留溶剂;步骤七,通过冷凝器回收溶剂,将混合油常压下冷却过滤得到混合大豆油,活性剂为蔗糖酯和单硬脂酸甘油酯混合剂,其中蔗糖酯与单硬脂酸甘油酯重量比为1:1,活性剂与料胚重量比为0.1: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以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专利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范围内。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1400‑1500、黄精30‑40、百合20‑30、川贝30‑40、玉竹20‑30、麦冬30‑40、银耳30‑40、沙参30‑40、桔梗20‑30、石斛20‑30、西洋参20‑3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它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大豆1400-1500、黄精30-40、百合20-30、川贝30-40、玉竹20-30、麦冬30-40、银耳30-40、沙参30-40、桔梗20-30、石斛20-30、西洋参20-3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润肠清肺大豆油配方,其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料胚制作,将所有原料成分去皮处理后,混合加入到粉碎机中搅碎混合,大豆料胚厚度控制在0.2-0.3毫米,粉碎后加入干燥剂继续搅拌2-3分钟,最后通过加热装置将混合料胚进行加热备用,温度控制在45-55度;步骤二,溶剂制作,将丙酮和丁酮按2:1重量比混合制成混合溶剂,其中溶剂比(溶剂:料胚)0.3-0.6:1的比例;步骤三,浸出工艺,通过加热装置将混合溶剂预热到45-55度,将混合溶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云翔候艳潘海恒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圆厨油脂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