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rolling a strip for a rolling mill frame, which includes a first working roll (2) and a second working roll (4), and a gap between the first roll (2) and the second roll (4) with a rolling line. A roll rolling method in which the surface structure of the strip can be reliably controlled 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can be avoided. This technical problem is solved by this method, that is, the control roll (12) is arranged before the working roll gap in the roll rolling direction, and the strip (8) passes through the control roll (12) to enter the angle relative to the rolling line (6). (beta) guides into the roll gap of the rolling mill frame and the strip (8 ') surface structure is controlled by the selection of the angle of entry (beta) and the control roll (12) relative to the position of the rolling line (6). In addition,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oll strip, in particular a device having a rolling mill containing a first working roll (2) and a second working roll (4), and a roll gap with a rolling line (6) between the first working roll (2) and the second working roll (4), in particular, according to the device of the inven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和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和具有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工作轧辊的轧钢机架,其中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工作轧辊之间定义有带有轧制线的辊隙。此外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压花辊轧带材,尤其用于实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装置,该装置具有包含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工作轧辊的轧钢机架,其中第一工作轧辊和第二工作轧辊之间定义有带有轧制线的辊隙。
技术介绍
辊轧带材和板材能够在生产时在最后的轧制道次,尤其是最后的冷轧制道次中设置有特定的表面结构。这里使用轧钢机架,其中该轧钢机架的工作轧辊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定义的表面结构,该表面结构通过轧制道次引入带材或者板材的表面中。这种表面结构能够准备带材或者板材以进行特定的后续加工。特别是在汽车制造中,也在其它的应用领域中,比如飞机制造或者轨道车辆制造中也需要具有非常好的成形行为并且实现高的成形度的板材。在汽车制造中,典型的应用领域是车身和底盘部件。在可见的,喷漆的组件中,如外部可见的车身钢板中还需要材料的变形如此进行,即表面在喷漆后不会受到缺陷,如流挂图案或者绳索圈(Roping)的损害。这比如对于使用板材生产引擎盖和汽 ...
【技术保护点】
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包括‑具有第一工作轧辊(2)和第二工作轧辊(4)的轧钢机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轧辊(2)和所述第二工作轧辊(4)之间限定具有轧制线的辊隙,其特征在于,‑辊轧方向上在所述工作轧辊的辊隙之前设置有控制辊(12),‑带材(8)通过所述控制辊(12)以相对于所述轧制线(6)的进入角度β引导进入所述轧钢机架的所述辊隙中并且‑工作轧辊的表面结构到带材(8’)的转印通过根据所述控制辊(12)与轧制线(6)的相对位置选择进入角度β来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2.04 DE 102015101580.31.用于压花辊轧带材的方法,包括-具有第一工作轧辊(2)和第二工作轧辊(4)的轧钢机架,其中在所述第一工作轧辊(2)和所述第二工作轧辊(4)之间限定具有轧制线的辊隙,其特征在于,-辊轧方向上在所述工作轧辊的辊隙之前设置有控制辊(12),-带材(8)通过所述控制辊(12)以相对于所述轧制线(6)的进入角度β引导进入所述轧钢机架的所述辊隙中并且-工作轧辊的表面结构到带材(8’)的转印通过根据所述控制辊(12)与轧制线(6)的相对位置选择进入角度β来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α调节范围内调整进入角度β,其中α是工作轧辊(2,4)在道次中的咬入角度,对于该咬入角度成立的是:α=arccos[1-(Δh/DW)]其中△h是辊轧前的带材厚度和辊轧后的带材厚度的差值,单位为mm(道次下压量),DW是工作轧辊(2,4)的mm为单位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至少一个导辊(14),所述带材(8)在所述控制辊(12)之前通过该导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此定位所述至少一个导辊(14),即当所述控制辊(12)不与所述带材(8)接触时,通过该至少一个导辊(14)调整进入角度βB,并且-通过所述控制辊(12)的定位调整进入角度β,由此进入角度β和βB的差值为至少0.5°,优选至少1.0°。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复二重轧钢机架为轧钢机架,尤其是具有两个相同的工作轧辊(2,4)的复二重轧钢机架。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材(8’)至少一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利用通过轧制过程中所述控制辊(12)的定位并结合所述带材(8’)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来调节。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辊轧道次中所述带材(8,8’)相对厚度改变(辊轧度)小于10%,优选1至6%。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凯弗里德里希·卡尔豪森,赫尔诺特·尼切,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鲁铝业钢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德国,DE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