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采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74690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2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盾构采石装置,包括箱体、进浆管及第一排浆管。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所述进浆管通过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另一端用于连通至抽吸泵。上述的盾构采石装置,大石块是通过自身重力下沉至箱体底部,而不需要在箱体内设置格栅,从而不存在大石块被格栅拦截并造成格栅堵塞的技术问题,便不需要清理格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盾构采石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采石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盾构采石装置。
技术介绍
泥水盾构施工过程中,泥浆里混杂有不同尺寸大小的石块。为了将泥浆中的石块分离出来,传统的是在排浆管中设置有格栅。泥浆及小块石块能够通过格栅被排走,大块石块则被格栅拦截。如此容易造成格栅堵塞,清理工作量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大石块被格栅拦截造成格栅堵塞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盾构采石装置。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盾构采石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进浆管,所述进浆管通过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及第一排浆管,所述第一排浆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另一端用于连通至抽吸泵。上述的盾构采石装置,混杂有石块的泥浆进入箱体内后,由于箱体尺寸大于进浆管尺寸,进入到箱体内的泥浆流速降低;另外,第一入口在箱体上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一出口在箱体上的位置高度,泥浆上升的流速降低,大石块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箱体底部,小石块则继续随泥浆从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排浆管排出。如此,上述的盾构采石装置,大石块是通过自身重力下沉至箱体底部,而不需要在箱体内设置格栅,从而不存在大石块被格栅拦截并造成格栅堵塞的技术问题,便不需要清理格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浆管以水平方向或基本水平方向通入至所述箱体中,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底部。如此,混杂有石块的泥浆通过进浆管以水平方向从第一入口进入到箱体底部,泥浆流能够将沉积在箱体底部的小石块从第一出口通过第一排浆管排出,避免小石块沉积在箱体底部占据箱体内部空间。其中,基本水平方向指的是与水平方向可以有-10度至10度的偏差方向。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还包括格栅,所述箱体为圆柱状,所述进浆管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圆周切向方向上,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箱体底面,所述格栅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中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入口的侧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与所述进浆管的进浆方向的夹角a为0度至60度。如此,泥浆通过第一入口从箱体侧壁的圆周切向进入到箱体内后,泥浆流能够将箱体内的大石块冲向至格栅的后部,通过格栅隔开,避免大石块在箱体底部随泥浆流旋转、乱窜,从而能够更加方便排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还包括格栅,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的侧部,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箱体底面,所述格栅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中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入口的侧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与所述进浆管的进浆方向的夹角a为0度至60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还包括旁通管、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及第三阀门,所述进浆管、所述箱体及所述第一排浆管构成排浆通路,所述旁通管与所述排浆通路并联连接,所述进浆管上设有所述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排浆管上设有所述第二阀门,所述旁通管上设有所述第三阀门。如此,当需要停止向箱体通入泥浆并对箱体进行清理时,例如取出箱体中石块,则可以通过关闭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并打开第三阀门,让泥浆通过旁通管继续往后走,从而无需停止盾构操作。并在箱体清理完毕后,再重新打开第一阀门与第二阀门,并关闭第三阀门,箱体继续进行采石操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浆管包括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管段与沿着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管段,所述第一管段与所述第二管段相连,所述第一出口设置所述箱体顶部,所述第一管段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如此,由于第一管段沿着竖直方向设置,这样小石块随着泥浆流能够经过第一管段、第二管段排出,但是大石块进入到第一管段时,会因为自身重力掉入至箱体底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浆管沿着水平方向地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顶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还包括清洗管与第二排浆管,所述箱体还设有第二入口与第二出口,所述清洗管通过所述第二入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二排浆管通过所述第二出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二出口位于所述箱体的底部。如此,进浆管停止向箱体内部通入泥浆后,可以通过清洗管向箱体内部通入清洗水,清洗水将箱体底部沉积以及大石块表面附着的泥浆与小石块带出至箱体外,然后再将箱体内的大石块清除处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清洗管中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二排浆管中设置有第五阀门。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箱体侧壁上具有可打开的门板。如此,打开门板,从箱体侧部方便将箱体内的大块石头清理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中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中的俯视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再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又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箱体,11、第一入口,12、第一出口,13、第二出口,14、第二入口,15、门板,20、进浆管,30、第一排浆管,31、第一管段,32、第二管段,40、格栅,50、第二排浆管,60、清洗管,70、旁通管,81、第一阀门,82、第二阀门,83、第三阀门,84、第四阀门,85、第五阀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中间元件。相反,当元件为称作“直接”与另一元件连接时,不存在中间元件。如图1所示,一种盾构采石装置,包括箱体10、进浆管20及第一排浆管30。所述箱体10设有第一入口11与第一出口12。所述第一入口11在所述箱体10上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口12在所述箱体10上的位置高度。所述进浆管20通过所述第一入口11与所述箱体10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30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12与所述箱体10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30另一端用于连通至抽吸泵。上述的盾构采石装置,混杂有石块的泥浆进入箱体10内后,由于箱体10尺寸大于进浆管20尺寸,进入到箱体10内的泥浆流速降低;另外,第一入口11在箱体10上的位置高度低于第一出口12在箱体10上的位置高度,泥浆上升的流速降低,大石块在重力作用下下沉至箱体10底部,小石块则继续随泥浆从第一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盾构采石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盾构采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进浆管,所述进浆管通过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及第一排浆管,所述第一排浆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另一端用于连通至抽吸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盾构采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所述箱体设有第一入口与第一出口,所述第一入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出口在所述箱体上的位置高度;进浆管,所述进浆管通过所述第一入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及第一排浆管,所述第一排浆管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出口与所述箱体相连通,所述第一排浆管另一端用于连通至抽吸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浆管以水平方向或基本水平方向通入至所述箱体中,所述第一入口位于所述箱体的侧壁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所述箱体为圆柱状,所述进浆管设置在所述箱体侧壁的圆周切向方向上,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箱体底面,所述格栅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中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入口的侧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与所述进浆管的进浆方向的夹角a为0度至60度。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盾构采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格栅,所述箱体为长方体状,所述第一入口设置在所述箱体的第一侧面的侧部,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箱体内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垂直于或基本垂直于所述箱体底面,所述格栅的其中一端位于所述箱体内中部,所述格栅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入口的侧部,所述格栅的拦截面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厚美冯文成郭永顺黄灿华关丽娟钟镜煜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盾建地下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