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
本技术涉及住宅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
技术介绍
我国传统的住宅结构体系是以砖混、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不仅结构自重大,梁、柱粗大,进深和开间相对较小,空间利用率低,而且施工时材料利用率低、现场湿作业多、噪音大、建筑垃圾多,拆除也不便。究其原因还是住宅建设的工业化水平低所致。承重骨架作为住宅的重要结构,加快其工业化水平将极大提高住宅结构体系的建造速度。目前常用的承重体系中:现浇梁与支撑柱施工时需要设临时支撑、支模板、现场钢筋工程量大,从而带来施工速度慢、劳动力需求多且施工质量不易控制等问题,因此钢结构承重体系便于实现工厂化、规模化生产,比传统的砖混结构施工周期短、现场用工少,劳动生产率高,且品质易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要解决现有承重体系需要设临时支撑、支模板、现场钢筋工程量大的技术问题;并解决现有基础施工周期长,品质不易保证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包括竖向承载结构和横向承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包括竖向承载结构(1)和横向承重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梁(2)两端固定在两侧的竖向承载结构(1)上形成钢结构承重单元,多个钢结构承重单元平行设置形成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所述竖向承载结构(1)包括两根钢柱(11)和横向间隔固定在两根钢柱之间的横向钢支撑(12),所述竖向承载结构(1)的上下相邻横向钢支撑(12)之间设有斜向钢支撑(13)或钢板剪力墙(14);所述横向承重梁(2)包括劲性骨架和浇筑在劲性骨架上的混凝土(21),所述劲性骨架包括钢筋笼(22)和固定在钢筋笼(22)两端的工字钢(24),所述工字钢(24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包括竖向承载结构(1)和横向承重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承重梁(2)两端固定在两侧的竖向承载结构(1)上形成钢结构承重单元,多个钢结构承重单元平行设置形成住宅体系中的新型钢结构承重体系;所述竖向承载结构(1)包括两根钢柱(11)和横向间隔固定在两根钢柱之间的横向钢支撑(12),所述竖向承载结构(1)的上下相邻横向钢支撑(12)之间设有斜向钢支撑(13)或钢板剪力墙(14);所述横向承重梁(2)包括劲性骨架和浇筑在劲性骨架上的混凝土(21),所述劲性骨架包括钢筋笼(22)和固定在钢筋笼(22)两端的工字钢(24),所述工字钢(24)与钢筋笼(22)固定的一端预埋在混凝土(21)内,另一端外露并通过连接板(3)与竖向承载结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鹏,孙建运,李国强,陆烨,史鹏飞,李六连,刘青,刘慧然,张翠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同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