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72597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9: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坝内防渗结构由沥青混凝土心墙、重力式混凝土基座、坝顶防浪墙、止水、廊道组成。沥青混凝土心墙位于坝体中间部位,顶部与坝顶防浪墙连接,下部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连接;心墙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之间、心墙与防浪墙均设止水。重力式混凝土基座镶嵌于狭窄的河床深槽部位,位于大坝堆石体内,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横断面为上窄下宽的类梯形,上游坡上部倾斜下部直立,下游坝坡均为斜坡;重力式混凝土基座内布置两层钢筋混凝土廊道,满足基础灌浆和排水要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坝内防渗结构,型式新颖、结构简单,降低了沥青心墙的高度,增加了高沥青心墙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利水电工程的坝体防渗结构,尤其是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防渗结构。
技术介绍
一般情况下,堆石坝采用沥青混凝土心墙防渗时,沥青混凝土心墙高度不超过100m,个别工程心墙高度达120m左右,但没有超过130m。心墙基础设垫座或基座,垫座和基座的高度一般较低,约0.8~3m,宽高比约1~6。个别工程心墙基座稍高,比如某土石坝,心墙基座高11m,但其中的7.5m埋在基岩中,实际外露的基座高度仅为3.5m,外露部分结构宽高比约为2。又比如某土石坝,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高10m,其中3.5m埋在基岩中,外露6.5m,外露部分结构宽高比约1.4(平均)。上述的心墙常规基座,高度小,且基座埋在基岩中,埋设高度至少为基座高度的1/3。现行规范《土石坝沥青混凝土面板和心墙设计规范》DL/T5411中,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基座的高度也提出“混凝土基座不宜高出基岩面很多”的要求。由此可知,目前沥青混凝土心墙基础设置的基座或垫座,是作为一种心墙与基础的连接结构,高度较小,宽高比均大于1,不存在自身的稳定问题。当河床部位覆盖层较深、覆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1)、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1)下部的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和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1)上部的坝顶防浪墙(3),沥青混凝土心墙(1)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之间、沥青混凝土心墙(1)与坝顶防浪墙(3)之间均设止水(4),其特征在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镶嵌于狭窄的河床深槽部位,置于基岩(7)上,位于大坝堆石体(6)内,高度大于30m,为C30W8F10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为上窄下宽的类梯形,上游坡上部倾斜、下部直立,下游坡均为斜坡,上部宽度9~12m,上下游坡比1:0.4~1:0.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包括沥青混凝土心墙(1)、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1)下部的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和位于沥青混凝土心墙(1)上部的坝顶防浪墙(3),沥青混凝土心墙(1)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之间、沥青混凝土心墙(1)与坝顶防浪墙(3)之间均设止水(4),其特征在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镶嵌于狭窄的河床深槽部位,置于基岩(7)上,位于大坝堆石体(6)内,高度大于30m,为C30W8F100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断面为上窄下宽的类梯形,上游坡上部倾斜、下部直立,下游坡均为斜坡,上部宽度9~12m,上下游坡比1:0.4~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沥青混凝土心墙(1)的高度大于130m,厚度从顶部到底部逐渐变厚,与重力式混凝土基座(2)接触部位采用沥青混凝土放大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狭窄陡峻河谷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坝内防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式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毅国孔彩粉杨健刘海宇刘士佳张续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北京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