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件上下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3134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工件上下料机构,包括料板以及设于料板底部的真空管道,料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吸盘装置,吸盘装置、真空管道以及料板之间形成相通的真空通道,工件上下料机构的底部通过驱动装置与床身的底部连接,料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料板做翻转运动。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工件上下料机构能够很好地将工件吸附在料板表面,而且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让工件上下料机构实现上下翻转的动作,并且使得工件能够顺利滑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自动化的实现。

Workpiece and feeding mechanis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workpiec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ing a material plate and a vacuum pipeline at the bottom of the material plate.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suction devices, and a vacuum channel is formed between the suction disc device, the vacuum pipe and the material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workpiece on the material is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the bed by a driving device. The bottom of the plate is connected with a driving device, and the driving device can drive the material plate to turn over. The beneficial effect is that the structure of the workpiece on the workpiece can be good to adsorb the workpie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material plate, and the setting of the driving device can make the work of the workpiece upside down, and make the workpiece slide smoothly, th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convenient, and it is beneficial to the realization of auto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工件上下料机构
本技术涉及大尺寸工件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大尺寸工件加工设备上的一种工件上下料机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及社会不断的进步,为人们的生活提供各种各样的物质消费产品以满足人们的个性化追求,而电子设备就是诸多物质消费品的一种。电子设备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大尺寸的工件,故经常需要借助数控机床对其进行加工,但是现有的大尺寸的工件生产设备中均是人工进行上下料动作,没有自动化上下料机构,由此不仅会大大增加操作人员的劳动负担,而且不利于自动化的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或多个,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方便上下料的工件上下料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工件上下料机构,包括料板以及设于料板底部的真空管道,料板表面设有若干个吸盘装置,吸盘装置、真空管道以及料板之间形成相通的真空通道,料板的底部连接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料板做翻转运动。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工件上下料机构能够很好地将工件吸附在料板表面,而且驱动装置的设置能够让工件上下料机构实现上下翻转的动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利于自动化的实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板包括主体,主体两侧向下弯折形成凸台,两侧所述凸台之间的主体底部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形状大小与真空管道的形状大小相匹配。其有益效果是: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设置,使得整个真空管道能够嵌置里边,加上密封圈及锁紧螺丝的作用,这种结构的料板能够更好地与真空管道相配合,由此相互间形成的真空通道更稳定和牢固,有效防止漏气情况的发生。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工件上下料机构还包括挡板,挡板固定于料板的一端。其有益效果是:挡板的设置,能够将位于工件上下料机构上的工件拦截,以防止工件因重力或推力的原因而滑离工件上下料机构,进一步提高工件上下料机构的稳定性,从而确保加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板表面设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固定导向架、放置于固定导向架内的滚筒支撑架、弹簧组件及滚筒组件,滚筒支撑架的尾端与固定导向架之间连接有弹簧组件,滚筒支撑架在弹簧组件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做前后伸缩,当滚筒支撑架处于回收状态且滚筒组件处于上升状态,当滚筒支撑架处于伸出于固定导向架的状态时,滚筒组件下降状态。其有益效果是:料板表面增设支撑结构,这种类型的支撑结构能够方便料板上的工件吸附与脱离,如,当滚筒支撑架处于回收状态时滚筒组件处于上升状态而将工件顶起,此时吸盘装置吸附住其上的工件;当滚筒支撑架处于伸出于固定导向架的状态时,滚筒组件处于下降状态,此时滚筒组件将工件下降,以便于进入下一个动作及工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固定导向架两侧的侧板上设有斜形槽口,滚筒支撑架两侧的侧板设有竖直槽口,滚筒组件的两端分别由内而外依次穿过竖直槽口和斜形槽口,滚筒组件能够沿斜形槽口上下移动。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固定导向架和滚筒支撑架相互配合实现滚筒组件的上下移动,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滚筒支撑架内部间隔设有多个加强筋板,相邻两个加强筋板之前形成一容置框体,竖直槽口设于容置框体的两侧的侧板。其有益效果是:由加强筋板隔成的多个容置框体,滚筒组件均分别放置于容置框体内能够起到一个限位稳固的作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真空管道包括连接板体、第一腔体以及第二腔体,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一起设置于连接板体上形成通气道。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真空管道能够形成均匀的通气道,能够更加稳固地将工件吸附的同时使得工件的受力均匀,有效防止工件因受力不均而发生破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的一侧设有多个用于抽真空的通气口。其有益效果是:通气口的设置是为了方便真空管道与真空机之间的连通,而通气口设置在第一腔体的一侧还具有操作方便的有益效果,同时由于通气口开设在一侧而不是正对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可以方便管路的布置。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上设有第二气孔,料板在与第二气孔对应的地方设有第一气孔,第一气孔、第二气孔以及吸盘装置连通。其有益效果是:这种结构的真空管道既具有较好的吸附功能又不会对工件造成损坏。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料板左右两侧的底部设有铰接件。其有益效果是:铰接件的设置便于整个工件上下料机构的上下翻转动作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工件上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料板的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料板的表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真空管道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支撑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的滚筒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6中的固定导向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附图8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照图1至图8,本技术提供了工件上下料机构,包括料板301以及设于料板301底部的真空管道303,真空管道303包括连接板体3033、“田”字形第一腔体3031以及矩形第二腔体3032,该第二腔体3032形成于第一腔体3031中间处且与第二腔体3032一起设置于连接板体3033上形成通气道,在第一腔体3031的一侧设有多个通气口305,该通气口305用于抽真空。在第一腔体3031和第二腔体3032上设有第二气孔3034。料板301表面设有的若干个吸盘装置307,吸盘装置307、真空管道303以及料板301之间形成相通的真空通道。优选地,如图3所示,料板301包括主体3011,主体3011两侧向下弯折形成凸台3016,两侧所述凸台3016之间的主体3011底部设有第一凹槽3012和第二凹槽3013,第一凹槽3012和第二凹槽3013的形状大小与真空管道30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料板301在与第二气孔3034对应的地方设有第一气孔3014,从而实现吸盘装置307、真空管道303以及料板301之间形成相通的真空通道。第一凹槽3012和第二凹槽3013的设置,使得整个真空管道303能够嵌置里边,料板301上设有第一连接孔3015,连接板体3033上对应地设有第二连接孔3035,通过这两个孔中的锁紧螺丝的作用,这种结构的料板301能够更好地与真空管道303相配合,由此相互间形成的真空通道更稳定和牢固。为了有效防止漏气情况的发生,在料板301与吸盘装置307连接的地方即第一气孔3014上还设有密封圈。料板301的底部通过驱动装置304与床身的底部连接。其中,还在料板301左右两侧的底部设有铰接件5,该铰接件5可以是合页件,通过该合页使得整个工件上下料机构可翻转地连接于床身后侧。驱动装置304可以是直线电机或直线气缸,如图3所示,驱动装置304可以为直线气缸,其固定端3043通过第一连接座3041与床身底部连接,其伸缩端3044通过第二连接座3042与工件上下料机构的料板301底部连接,当直线气缸伸缩端3044伸出时可以将工件上下料机构向上翻转至水平状态,当直线气缸伸缩端3044缩回时可以将工件上下料机构向下翻转。这种结构的工件上下料机构能够很好地将工件吸附在料板301表面,而且驱动装置304的设置能够让工件上下料机构实现上下翻转的动作,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优选地,为了防止工件上下料机构在上下料过程中工件掉落的情况发生,工件上下料机构还包括挡板306,挡板306固定于料板301远离加工台的一端。挡板306的设置,能够将位于工件上下料机构上的工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工件上下料机构

【技术保护点】
工件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板(301)以及设于述料板(301)底部的真空管道(303),所述料板(301)表面设有若干个吸盘装置(307),所述吸盘装置(307)、真空管道(303)以及料板(301)之间形成相通的真空通道,所述料板(301)的底部连接有驱动装置(304),所述驱动装置(304)能够驱动所述料板做翻转运动。

【技术特征摘要】
1.工件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料板(301)以及设于述料板(301)底部的真空管道(303),所述料板(301)表面设有若干个吸盘装置(307),所述吸盘装置(307)、真空管道(303)以及料板(301)之间形成相通的真空通道,所述料板(301)的底部连接有驱动装置(304),所述驱动装置(304)能够驱动所述料板做翻转运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301)包括主体(3011),所述主体(3011)两侧向下弯折形成凸台(3016),两侧所述凸台(3016)之间的主体(3011)底部设有第一凹槽(3012)和第二凹槽(3013),所述第一凹槽(3012)和所述第二凹槽(3013)的形状大小与所述真空管道(303)的形状大小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板(306),所述挡板(306)固定于所述料板(301)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件上下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板(301)表面设有支撑结构(302),所述支撑结构(302)包括固定导向架(3021)、放置于所述固定导向架(3021)内的滚筒支撑架(3022)、弹簧组件(3024)及滚筒组件(3023),所述滚筒支撑架(3022)的尾端通过所述弹簧组件(3024)连接于所述固定导向架(3021)内,所述滚筒支撑架(3022)在所述弹簧组件(3024)的弹性作用下能够做前后伸缩,所述滚筒支撑架(3022)处于回收状态且所述滚筒组件(3023)处于上升状态,当所述滚筒支撑架(3022)处于伸出状态时,滚筒组件(3023)处于下降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文亮吴勇勇陆平谢舒嵋陈志豪陆剑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衡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