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6060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包括操作杆,沿操作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开口,该长条形开口位于操作杆的下半部;长条形开口中设置有与操作杆垂直的挤压手柄,挤压手柄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出长条形开口,挤压手柄的后端铰接有固定件,固定件向上延伸并套设在操作杆上;位于限位件的开口中,挤压杆的顶端设置有挤压装置,挤压杆上部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挤压装置下方;操作杆上套设有与挤压装置配合使用的放置架,放置架位于挤压装置的下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操作人员将操作杆拿在手中,操作挤压手柄,使其拉动挤压杆,实现对杆名的喷刷,从而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A portable brushing device for pole nam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rtable electric pole name spray brush device, including an operating rod. A long strip opening is arranged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operating rod. The long strip opening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half of the operating rod; a extrusion handle perpendicular to the operating rod is arranged in the long strip opening, and the front and back ends of the extrusion hand handle are extended in long strip shape. The back end of the extrusion handle is articulated with a fixed part, the fixed part extends upwards and is set on the operating rod. In the opening of the limit part, the top of the extrusion rod is provided with a extrusion device. The upper sleeve of the extruding rod is equipped with a reset spring and the reset spring is under the extrusion device; the upper sleeve of the operation rod is equipped with the extrusion device. The placing rack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extrus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operating staff to hold the operating rod in the hand, manipulate the extruding handle to pull the extruding rod to realize the spray brush for the name of the rod so as to improve the operation efficiency while improving the safe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
本技术涉及喷刷装置
,特别是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
技术介绍
每个杆塔上都会有线路名称和杆号。在线路停电检修工作时,为防止误登杆塔,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会对停电检修线路的名称、杆号确认无误。每个电杆的名称和杆号对于电网运行检修是必不可少的,缺失或是弄错都有可能造成安全上的严重后果。公司每年都有大量的大修技改工程,存在众多的新立电杆、原有电杆杆名杆号异动情况,还有老旧电杆的杆名杆号脱落、被遮挡、不清晰等现象,这些情况均须及时按规范喷刷杆名杆号,喷刷杆名杆号是一件日常化、细琐但极其重要的工作。传统的喷刷方法需要两个工作人员携带楼梯一同作业,在喷刷时一人扶着楼梯,一人进行喷刷,该作业方式一方面,由于是高处作业,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人力成本较高、作业效率低;另一方面,少数员工嫌带梯子麻烦,喷刷杆号过低,以致被牛皮鲜广告遮盖,导致杆号模糊不清;再一方面,喷刷杆名杆号时离喷漆距离过近,操作人员的手上、身上不可避免的会沾有喷漆,并有一定的油漆会吸入体内,久而久之会一定程度地影响运行人员的身体健康。另外,电网系统内也有用标牌机贴纸制作的电杆杆名杆号,但是由于每张成本费用昂贵,公司电杆数量众多,花费巨大,并且时间久了杆名杆号会模糊不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包括操作杆,沿操作杆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开口,该长条形开口位于操作杆的下半部;长条形开口中设置有与操作杆垂直的挤压手柄,挤压手柄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出长条形开口,挤压手柄的后端铰接有固定件,固定件向上延伸并固定在操作杆上;操作杆的顶端设置有具有开口的限位件,操作杆内设置有可沿操作杆长度方向移动的挤压杆,挤压杆的底端通过链条与挤压手柄连接,挤压杆的上部向上延伸穿过限位件后,位于限位件的开口中,限位件的开口中设置有挤压装置,挤压装置与挤压杆的顶端连接,所述挤压杆上部固定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挤压装置下方;操作杆上套设有与挤压装置配合使用的放置架,放置架位于挤压装置的下方。进一步,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挤压板和第二挤压板,第一挤压板与挤压杆的顶端连接;第二挤压板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一挤压板的底部,第二挤压板位于放置架的正上方。进一步,挤压装置的顶端设置有若干个缓冲头。进一步,限位件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和第三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与第二限位块的后端通过第三限位块连接,第三限位块与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垂直,第二限位块与操作杆顶部连接;进一步,第一限位块从前至后的横截面逐渐变大,第三限位块从上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大。进一步,第三限位块上设置有导轨,挤压装置可沿导轨上下滑动。进一步,操作杆的底部设置有手柄。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通过操作人员将操作杆拿在手中,操作挤压手柄,使其拉动挤压杆,通过挤压杆上的挤压装置对喷漆罐进行挤压,实现对杆名的喷刷,在作业时不必携带楼梯,并且一个操作人员就能够完成喷涂,从而能够在提高安全性的同时提高作业效率。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本技术中操作杆3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与本技术相配合使用的支撑夹纸架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下图1至图3所示,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包括操作杆3,沿操作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开口4,该长条形开口4位于操作杆3的下半部。为了便于拿捏,本实施例中,操作杆3的底部设置有手柄50。长条形开口4中设置有与操作杆3垂直的挤压手柄5,挤压手柄5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出长条形开口4,挤压手柄5前端向斜下前方延伸,便于操作人员对挤压手柄5进行挤压,挤压手柄5的后端铰接有固定件6,固定件6向上延伸并套设固定在操作杆3上。操作杆3的顶端设置有具有开口的限位件8,操作杆3内设置有可沿操作杆3长度方向移动的挤压杆12,挤压杆12的底端通过链条51与挤压手柄5连接,挤压杆12的上部向上延伸穿过限位件8底端,位于限位件8的开口中,本实施例中,限位件8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第一限位块9与第二限位块10的后端通过第三限位块11连接,第三限位块11与第一限位块9和第二限位块10垂直,第二限位块10与操作杆3顶部连接。本技术为了加强限位件8的牢固度的同时节省材料,第一限位块9从前至后的横截面逐渐变大,第三限位块11从上至下的横截面逐渐变大。限位件8的开口中设置有挤压装置13,本实施例中,挤压装置13包括第一挤压板17和第二挤压板18,第一挤压板17与挤压杆12的顶端固定,并在第一挤压板17的顶端设置有呈矩形阵列设置的缓冲头20,本实施例中,缓冲头20采用橡胶材质制成,在第一挤压板17向下移动并通过复位弹簧14回位时,缓冲头20可以降低第一挤压板17与第一限位块9之间的碰撞,从而延长使用寿命。为了能够增强稳定性,本实施例中,第三限位块11上设置有导轨19,第一挤压板17可沿导轨19上下滑动。第一挤压板17的底部通过螺钉可拆卸固定第二挤压板18,通过螺钉将第一挤压板17与第二挤压板18固定,当第二挤压板18损坏后,只需要对第二挤压板18进行更换,防止了整个装置报废,有效的延长了使用寿命和降低了成本。第二挤压板18位于放置架15的正上方。限位件8的开口中设置有复位弹簧14,该复位弹簧14套设在挤压杆12的上部,并且位于第一挤压板17下方。如图4所示,与本技术相配合使用的支撑夹纸架,包括伸缩杆16,该伸缩杆16的顶端安装有U型架21,该U型架21的开口端设置有两个相互对称的夹持部23(本实施例中夹持部采用单开金属管夹制成)。两个夹持部之间的间距根据待夹持牛皮纸的宽度确定。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首先将牛皮纸(根据实际需要的杆名和杆号在牛皮纸上开孔)的两端通过夹持部23固定,随后将喷漆罐安装在放置架15上,此时喷漆罐顶部的挤压按钮与第二挤压板18贴合,随后操作人员左手拿起将伸缩杆16,将牛皮纸移动到需要喷涂杆名和杆号位置,右手拿起操作杆3将喷漆罐的喷头对准牛皮纸,扳动挤压手柄5,挤压手柄5通过链条51将挤压杆12向下拉,挤压杆12顶端的第一挤压板17和第二挤压板18向下移动,通过第二挤压板18对喷漆罐顶部的挤压按钮施压,将漆喷到牛皮纸的字型开孔上,松开挤压手柄5,挤压装置13通过复位弹簧14回位,从而完成对杆名和杆号的喷涂。在喷涂时,也可不使用支撑夹纸架,直接进行喷涂,但是为了提高喷涂效果,本实施例中,采用支撑夹纸架与本装置配合使用进行喷涂。本技术在作业时,一方面,不用携带楼梯,避免了高处作业,消除了安全隐患,并且只需要一个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在降低人力成本的同时提高作业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3),沿所述操作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开口(4),该长条形开口(4)位于所述操作杆(3)的下半部;所述长条形开口(4)中设置有与所述操作杆(3)垂直的挤压手柄(5),所述挤压手柄(5)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出所述长条形开口(4),所述挤压手柄(5)的后端铰接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向上延伸并套设固定在所述操作杆(3)上;所述操作杆(3)的顶端设置有具有开口的限位件(8),所述操作杆(3)内设置有可沿操作杆(3)长度方向移动的挤压杆(12),所述挤压杆(12)的底端通过链条(51)与所述挤压手柄(5)连接,所述挤压杆(12)的上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限位件(8)底端,位于所述限位件(8)的开口中,所述限位件(8)的开口中设置有挤压装置(13),所述挤压装置(13)与所述挤压杆(12)的顶端固定,所述挤压杆(12)上部套设有复位弹簧(14),所述操作杆(3)上设置与所述挤压装置(13)配合使用的放置架(15),所述放置架(15)位于所述挤压装置(13)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杆(3),沿所述操作杆(3)的长度方向设置有长条形开口(4),该长条形开口(4)位于所述操作杆(3)的下半部;所述长条形开口(4)中设置有与所述操作杆(3)垂直的挤压手柄(5),所述挤压手柄(5)的前后两端均延伸出所述长条形开口(4),所述挤压手柄(5)的后端铰接有固定件(6),所述固定件(6)向上延伸并套设固定在所述操作杆(3)上;所述操作杆(3)的顶端设置有具有开口的限位件(8),所述操作杆(3)内设置有可沿操作杆(3)长度方向移动的挤压杆(12),所述挤压杆(12)的底端通过链条(51)与所述挤压手柄(5)连接,所述挤压杆(12)的上部向上延伸穿过所述限位件(8)底端,位于所述限位件(8)的开口中,所述限位件(8)的开口中设置有挤压装置(13),所述挤压装置(13)与所述挤压杆(12)的顶端固定,所述挤压杆(12)上部套设有复位弹簧(14),所述操作杆(3)上设置与所述挤压装置(13)配合使用的放置架(15),所述放置架(15)位于所述挤压装置(13)的下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电杆名喷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13)包括第一挤压板(17)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颂军代佳欣郑大明吴厚涛刘庭磊谭胜王彬叶笛张仕焜陈登攀刘红杨志远邓伟陈大川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重庆市电力公司南岸供电分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