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除雾器叶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60055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在气流经过两片除雾器叶片之间的弯道前与弯道后的惯性力方向上,叶片设计有多个倒钩,叶片上的倒钩比现有的除雾器叶片倒钩要短的多且倒钩与叶片壁面角度较大,倒钩方向对着烟气来流方向。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由于倒钩的尺寸较小,因此可以减少叶片间的阻力,降低压降,同时缩小除雾器相邻叶片的间距,板间距越小除雾效率越高。当带有液滴的烟气高速通过除雾器时,大的液滴冲击到叶片上时容易造成飞溅,高速气流同时也会二次夹带液滴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叶片弯道前后设计多个倒钩可以有效减弱在高速烟气通过时引起的二次夹带与飞溅问题,提高除雾效率。

A new type of mist eliminator blade

The vanes of the demister described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have a plurality of reb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inertia force of the air flow through the bend between the two demister blades before and after the bend, and the inverted hook on the blade is much shorter than the existing deatomizer blade rehook, and the angle of the barb and the blade wall is larger, and the reverse hook direction is directed toward the flue gas. In this invention, because the size of the inverted hook is small, it can reduce the resistance between the blades, reduce the pressure drop, and reduc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adjacent blades of the mist eliminator, and the smaller the spacing of the fogs, the higher the efficiency of the mist removal. When the flue gas with liquid drop passes through the deatomizer at high speed, the large droplets are prone to spatter when the large droplets impact the blade, and the high-speed airflow can also pass through the two entrainment drops. The invention of the invention of multiple barbs before and after the blade bend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two entrainment and spatter caused by the passing of high speed flue gas, and improve the mist removal. Efficien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除雾器叶片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除雾器,适用于燃煤锅炉的尾部烟气湿法脱硫系统。
技术介绍
燃煤电厂产生的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粉尘,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排入大气后,不仅会对动植物的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还会加速建筑物以及公共设施的腐蚀,针对这些污染物,我国的各个燃煤电厂接连配套了相应的污染物减排系统。其中比较常用的脱硫系统是湿法烟气脱硫系统。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具有成本低、稳定性好以及脱硫效率高等优势,由此称为世界上应用最为广泛的湿法脱硫系统。经过除尘器除尘后的烟气进入脱硫塔中后,与脱硫浆液碰撞反应,脱硫后的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液滴,这些液滴中含有大量的氢氧化钙、硫酸钙、亚硫酸钙等分子,含有这些分子的液滴排入大气中会形成石膏雨,严重危害生态环境。除去烟气中的液滴主要机理有重力沉降、离心分离、惯性分离、静电吸附等,带倒钩的波纹板除雾器就是利用了惯性分离的原理。惯性分离是利用急速改变气流流动方向或者碰到挡板后迅速转向使悬浮在烟气中的液滴运动轨迹发生改变从而脱离气流方向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在惯性分离中,当进口烟速过快时会产生二次携带现象。惯性分离的方法对烟气中的液滴直径有一定的极限范围,当液滴的直径过小时,除雾效果不佳。当液滴直径较大时,由于惯性作用,大的液滴撞击在除雾器叶片壁面上,还会引起飞溅的现象,也会降低除雾器的效率。因此在除雾器叶片上安装叶片可以有效的减弱二次携带与飞溅现象所带来的影响,但叶片过大时,会造成烟气通过的阻力增大,因此单一的长倒钩除雾器叶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除雾器工作过程中的二次携带、飞溅、以及压降问题,对除雾器叶片加以改进与创新,实现提高除雾器工作效率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在除雾器叶片凸起弯道前后均设计有多个倒钩,倒钩方向朝向烟气来流方向,并且这些倒钩的尺寸均较小。倒钩与叶片壁面之间的角度α介于45°~60°之间。为了更好的抗腐蚀与方便清洗,除雾气叶片选用聚四氟乙烯材料。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有益效果如下:当速度较高的携带液滴的烟气通过除雾器时,由于惯性作用,烟气中的液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壁面上,直径较小的液滴可以被安装在除雾器壁面上的倒钩拦截下来,颗粒较大的液滴碰撞到壁面后会发生碎裂飞溅,由于弯道前后多层的倒钩拦截,可以很好有效的降低二次携带与飞溅所带了的影响。倒钩与叶片之间的夹角介于45°~60°间,这样既可避免角度过小而影响除雾效率,又可以避免角度过大而造成阻力过大。由于烟气中的液滴中含有较多的氢氧化钙、亚硫酸钙及硫酸钙等分子,很容易附着在除雾器壁面上,又不易冲刷,因此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做除雾器叶片。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抗腐蚀、不粘附的优势,喷淋系统很容易就能冲洗,可以延长除雾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工艺流程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除雾器叶片示意图图3倒钩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解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新型除雾器叶片,在除雾器叶片的凸起弯道前后设计安装有多个倒钩,倒钩朝向烟气来流方向,倒钩尺寸较小,且倒钩与除雾器叶片壁面之间的夹角α介于45°~60°之间。携带有大量液滴的烟气通过除雾器时,如果烟气流速过高,烟气中的大液滴撞击到除雾器叶片壁面上发生迸裂飞溅,且引起二次携带,安装倒钩可以有效的减弱二次携带,但倒钩尺寸过高时,除雾器叶片间距就不能太小,这样就会增大阻力,增大压降,不利于除雾器的工作。设计多个小倒钩可以在有效的减小阻力的情况下,多次拦截烟气中的飞溅起的小液滴,减弱二次携带的影响。除雾器叶片的制作材料选用聚四氟乙烯,因为除雾器是在腐蚀性的恶劣环境下工作,且烟气中含有易结垢的氢氧化钙、亚硫酸钙及硫酸钙等分子,聚四氟乙烯材料具有耐腐蚀、抗高温、不粘附的优点,符合除雾器的选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局限于公开的具体示范实施例,其它未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换、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除雾器叶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除雾器叶片,所述除雾器叶片在弯道前后设有倒钩,其特征为在除雾器叶片之间的弯道前后都设有小尺寸的倒钩,倒钩方向为烟气来流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雾器叶片,所述除雾器叶片在弯道前后设有倒钩,其特征为在除雾器叶片之间的弯道前后都设有小尺寸的倒钩,倒钩方向为烟气来流方向。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雾器叶片,其特征为除雾器叶片转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薇杨维国钱德玉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理工大学安徽德玉环境工程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