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932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及其用途,所述刺激电极至少包括:电极阵列、公共电极以及连接器,所述公共电极以及电极阵列都通过电极丝连接连接器,所述电极丝外包覆绝缘材料。采用本申请所述的刺激电极,体积较小,可以通过连接器与动物体外的植入体刺激解码器连接而无需将植入体刺激解码器植入动物体内,手术较为简单,且植入体刺激解码器可以反复使用(若植入动物体内则无法反复使用),降低成本,动物活动更加方便。

Implant of animal cochlear electrode and its use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nimal cochlear electrode implant and its use. The stimulation electrode includes at least: electrode array, common electrode and connector, the common electrode and the electrode array are all connected through the electrode wire, and the electrode wire is coated with the insulating material. The stimulus electrode described in this application is small in size and can be connected to an implant stimulus decoder in vitro by the connector without the implantation of an implant stimulus decoder into the animal body.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the implant stimulus decoder can be used repeatedly (if the implant is not used repeatedly), To reduce the cost, animal activities are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及其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及其用途,特别适用于小动物人工耳蜗实验。
技术介绍
人工耳蜗是一种电子装置,由体外言语处理器将声音转换为一定编码形式的电信号,通过植入体内的电极系统直接兴奋听神经来恢复或重建聋人的听觉功能。人工耳蜗的应用已有40多年的使用历史,其言语听觉效果已满足多数患者的需求。其技术原理已趋于成熟。研究人工耳蜗电刺激对内耳和听觉神经通路结构中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前景和意义。目前植入小动物人工耳蜗装置还比较落后,需要将整个植入体植入豚鼠皮下(如图4),植入体包括刺激器、植入体解码器部分以及接收线圈,刺激器上设有电极,需要动物直接背负体外机,动物活动不便而且容易导致装置损坏和脱落;植入体可不可重复使用,每次废弃一个植入体,成本较高;发射线圈吸合(皮下植入体有磁铁皮外发射线圈有磁铁),豚鼠背负发射线圈体积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及其用途,特别适用于动物耳蜗实验,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植入动物体部分体积过大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所述刺激电极包括电极阵列、公共电极以及连接器,所述公共电极以及电极阵列都通过电极丝连接连接器,所述电极丝外包覆绝缘材料。优选地,所述绝缘材料为硅胶。更优选地,所述硅胶为生物相容性硅胶。优选地,所述刺激电极的总体长度为100~150mm。优选地,所述电极阵列包含6个环电极,其中内环的3个电机的直径为0.4~0.5mm;更优选为0.45mm;外环的3个电极直径为0.6~0.8mm;更优选为0.7mm。优选地,环电极间距为0.7~1mm;更优选地为0.8mm。优选地,所述电极阵列连接连接器的电极丝称为第二电极丝,所述第二电极丝上设置固定片。更优选地,所述第二电极丝上设置回瓣。所述回瓣的主要作用是用于放置电极被固定后从切口中滑出。优选地,所述公共电极连接连接器的电极丝为第一电极丝,所述第一电极丝呈弹簧状绕制。优选地,所述电极阵列至少包括4~8个环电极且所述环电极呈同轴排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上述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用于动物人工耳蜗实验的用途。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体积较小,可以通过连接器与动物体外的植入体刺激解码器连接而无需将植入体刺激解码器植入动物体内。手术较为简单,且植入体刺激解码器可以反复使用(若植入动物体内则无法反复使用),降低成本,动物活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显示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显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图3显示为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参考图示意图。图4显示为现有技术中植入体的使用状态参考图。元件标号说明1公共电极2电极阵列3连接器4第二电极丝401回瓣402固定片5植入体解码刺激器6接收线圈7射频发射器8适配器9电脑10刺激电极11第一电极丝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请参阅图1至图4。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专利技术可实施的范畴。如图1~4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10,所述刺激电极包括电极阵列2、公共电极1以及连接器3,所述公共电极1以及电极阵列2都通过电极丝连接连接器3,所述电极丝外包覆绝缘材料,如生物相容性硅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极阵列包括6个同轴排列的环电极组成,一般的可以设置4~8个环电极,所述环电极形成同心圆的排布,每个电极环都连接电极丝,每个电极环之间并不相连。所述公共电极为现有技术,用于植入动物(常用小鼠)的耳蜗附近的皮下组织中。在豚鼠耳后切口,分离皮下组织,打开听泡,在圆窗膜上做切口,植入电极阵列。固定植入体,连接器至于皮外,需要时时与解码器连接。由于本申请中刺激电极10整体体积较小,因此手术较为简单,植入动物体内的部分较小,因此也更加不容易脱落。由于刺激解码器和接收线圈不用植入动物体内,因此可以反复使用,节约了成本。连接器即连接两个有源器件的器件,传输电流或信号,可以市购。采用连接器的主要目的在于与解码器分离,在需要时再连接外置的解码器,一方面使解码器可以重复使用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减少动物背负的重量和体积,有助于减少创伤、感染,并方便动物自行活动在优选地的实施例中,所述绝缘材料为生物相容性硅胶;因此植入动物体内不会出现排斥反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刺激电极10的总体长度为120mm,一般可以设置为100~150mm。在本实施例中,其中内环的3个电极的直径为0.45mm,一般的可以设置为0.4~0.5mm;更优选为0.7mm;外环的3个电极直径为0.7mm,更优选地的直径为0.6~0.8mm。在本实施例中环电极间距为0.8mm,一般可以设置为0.7~1mm。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连接连接器部分的电极丝为第一电极丝11,所述第一电极丝采用弹簧绕制的方式,可以增加弯折疲劳寿命。在本实施例中电极丝采用铂金丝制成。所述弹簧绕制形式是指,所述电极丝制成类似于弹簧一样的螺旋形。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电极连接连接器的电极丝成为第二电极丝4,所述第二电极丝外的包覆层上设置鱼鳍状固定片40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片402也是采用硅胶制成的。一般的约为0.5cm的长度和宽度,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得电极不在切口中不会滚动,起到固定的作用。更优选地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电极丝上还设置回瓣401,所述回瓣401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防止电极丝从切口中拔出。一般的所述回瓣401的形状并不确定,可以是四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等,优选的为平行四边形,形成两翼状结构,如图2。进一步地,所述回瓣的大小为长0.5cm,宽0.3cm,高0.2cm,距离环形电机的距离为5cm左右。使用时可以使得回瓣也固定在切口中。通常情况下,所述固定片处于切口较深的位置;而回瓣处于切口内较浅的位置。所以,本专利技术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
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技术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所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及其用途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10)至少包括:电极阵列(2)、公共电极(1)以及连接器(3),所述公共电极(1)以及电极阵列(2)都通过电极丝连接连接器(3),所述电极丝外包覆绝缘材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10)至少包括:电极阵列(2)、公共电极(1)以及连接器(3),所述公共电极(1)以及电极阵列(2)都通过电极丝连接连接器(3),所述电极丝外包覆绝缘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材料为硅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电极(10)的总体长度为100~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物人工耳蜗电极植入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树峰陆天豪李嫱许长健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