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真动物玩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839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5 10: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真动物玩具,包括动物身体部、动物头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动物身体部左右两侧的四条腿,每条所述腿均包括大腿杆、小腿杆及脚蹄,所述的大腿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大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小腿杆的上端部之间通过第二轴相枢轴连接,所述小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脚蹄通过第三轴相枢轴连接,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各条所述腿运动的四组驱动机构。该仿真动物玩具能够模拟具有行走四肢动物在行走时各腿之间的协调运动,以及每条腿中大腿杆、小腿杆及脚蹄之间的联动运动,很好地模拟了其行走步伐与动作,生动地表达了动物的运动特点,具有良好的逼真效果,趣味性较强。

Simulation animal toy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mulated animal toy, including an animal body part, an animal head, and four legs arranged on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animal body. Each leg includes a thigh rod, a leg bar and a foot hoof,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thigh rod is connected to the body part of the animal through a first axis pivot. The lower end of the thigh rod is connected by a second axis pivot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leg bar,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leg b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foot hoof through a third axis pivot. The simulation animal toy also includes a four driving machine for driving the legs to move. The simulation animal toy can simulate the coordinated movement between the legs of the walking limbs, as well a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legs, the legs and the feet of each leg. It can well simulate the walking pace and movement, and vividly exp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imal's movement. It has good lifelike effect and interest. Stro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仿真动物玩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仿真动物玩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面上的仿生型玩具大多是简单的静态动物模型,或者是动物仿真外壳和简单运动部分组成。对于可以实现动态运动的仿生型玩具,其原理基本上只是运用安装在腿部的小轮运动,或只是腿部的前后圆周式摆动实现运动,需要多个驱动机构,结构复杂成本高昂,且不能生动地表达动物的运动特点,趣味性不强且较为呆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仿真动物玩具。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仿真动物玩具,包括动物身体部、动物头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动物身体部左右两侧的四条腿,每条所述腿均包括大腿杆、小腿杆及脚蹄,所述的大腿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大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小腿杆的上端部之间通过第二轴相枢轴连接,所述小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脚蹄通过第三轴相枢轴连接,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分别用于驱使各条所述腿运动的四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其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置;第一连杆,其一端部通过一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平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二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二二轴相枢轴连接;第三连杆,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部通过三一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相枢轴连接,所述三一轴与所述二一轴、二二轴之间轴心线彼此相互平行地设置;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通过三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上,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部通过四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其另一端部通过四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脚蹄上,所述四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四二轴与所述第三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部通过五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五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优选地,所述的五一轴与所述的一一轴共轴设置;和/或,所述二一轴与所述第一轴共轴设置,和/或,所述四一轴与所述五二轴共轴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四一轴与所述五二轴共轴设置,且所述的四一轴/五二轴沿所述大腿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优选地,所述第四连杆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段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段,所述横杆段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段的上端部相接,其另一端部通过所述四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通过所述的三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横杆段与所述竖杆段相接处。优选地,四条所述的腿包括分设于所述动物身体部左右两侧的两组前腿与后腿,相应地,四组所述的驱动机构分别为两组前腿驱动机构和两组后腿驱动机构,同一侧的所述前腿驱动机构与后腿驱动机构中共用一个所述的驱动轮,同一侧上,所述前腿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与所述后腿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之间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或共线延伸地设置;相异的两侧上,两所述前腿驱动机构中的两组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之间相互平行地设置,两所述后腿驱动机构中的两组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之间也为相互平行地设置。进一步地,左侧的所述驱动轮与右侧的所述驱动轮,这两者绕同一驱动轮轴心线旋转地设置,或者两者为相互固定设置且绕所述驱动轮轴心线旋转的整体驱动轮,两所述前腿驱动机构中的两组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两所述后腿驱动机构中的两组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也为相互平行地设置。更进一步地,所述动物身体部的左侧上,所述前腿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五一轴与所述后腿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及五一轴这四者的轴心线共线延伸且构成第一转动中心线;所述动物身体部的右侧上,所述前腿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五一轴与所述后腿驱动机构中的所述一一轴及五一轴这四者的轴心线共线延伸且构成第二转动中心线;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第二转动中心线在所述第一转动中心线与所述驱动轮轴心线形成的平面内关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线对称地设置。优选地,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驱动轮绕自身轴心线旋转的旋转驱动件,所述动物身体部上具有收容腔,所述驱动轮与所述旋转驱动件均收容于所述收容腔中。优选地,所述动物头部通过第四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的前端部上,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所述动物头部相对所述动物身体部前后摆动的头部驱动件。进一步地,所述头部驱动件包括头部驱动杆,所述头部驱动杆的一端部通过第五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头部上,其另一端部通过第六轴枢轴连接在其中一组所述驱动机构中的所述第二连杆上,且所述第六轴与第一轴之间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的仿真动物玩具,其能够模拟具有行走四肢动物在行走时各腿之间的协调运动,以及每条腿中大腿杆、小腿杆及脚蹄之间的联动运动,很好地模拟了其行走步伐与动作,生动地表达了动物的运动特点,具有良好的逼真效果,趣味性较强。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一的示意图(一);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一的示意图(二);附图3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二的示意图;附图4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三的示意图;附图5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四的示意图;附图6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五的示意图;附图7为本实施例中玩具马运动状态六的示意图;其中:1、动物身体部(马身);2、动物头部(马头);3、前腿(左);3’、前腿(右);31、前大腿杆;32、前小腿杆;33、前脚蹄;34、第一轴;35、第二轴;36、第三轴;4、后腿(左);4’、后腿(右);41、后大腿杆;42、后小腿杆;43、后脚蹄;5、前腿驱动机构(左);5’、前腿驱动机构(右);50、驱动轮;51、第一连杆;511、一一轴;52、第二连杆;521、二一轴;522、二二轴;53、第三连杆;531、三一轴;532、三二轴;54、第四连杆;54a、横杆段;54b、竖杆段;541、四一轴;542、四二轴;55、第五连杆;551、五一轴;552、五二轴;6、后腿驱动机构(左);6’、后腿驱动机构(右);60、驱动轮(后);61、第一连杆(后);62、第二连杆(后);63、第三连杆(后);64、第四连杆(后);65、第五连杆(后);611、一一轴(后);651、五一轴(后);7、头部驱动杆;71、第五轴;72、第六轴;8、第四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参见图1至图7所示的仿真动物玩具,其包括动物身体部1、动物头部2,以及分设于动物身体部1左右两侧的四条腿,该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用于驱使各条腿运动的四组驱动机构。参见各附图所示,四条腿包括分设于动物身体部1左右两侧的两组前腿3(3’)与后腿4(4’),四组驱动机构包括分别用于驱使两前腿3(3’)运动的两组前腿驱动机构5(5’)、分别用于驱使两后腿4(4’)运动的两组后腿驱动机构6(6’)。本实施例中示出的仿真动物为马的造型,即动物身体部1、动物头部2及两侧的前腿3(3’)与后腿4(4’)均按照马的外形予以仿真设置,亦即,动物身体部1为马身、动物头部2为马头。以下以马左侧的前腿3与后腿4为例具体阐述其结构及工作原理:参见各附图所示,前腿3包括前大腿杆31、前小腿杆32及前脚蹄33,前大腿杆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仿真动物玩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仿真动物玩具,包括动物身体部、动物头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动物身体部左右两侧的四条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腿均包括大腿杆、小腿杆及脚蹄,所述的大腿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大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小腿杆的上端部之间通过第二轴相枢轴连接,所述小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脚蹄通过第三轴相枢轴连接,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分别用于驱使各条所述腿运动的四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其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置;第一连杆,其一端部通过一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平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二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二二轴相枢轴连接;第三连杆,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部通过三一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相枢轴连接,所述三一轴与所述二一轴、二二轴之间轴心线彼此相互平行地设置;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通过三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上,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部通过四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其另一端部通过四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脚蹄上,所述四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四二轴与所述第三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部通过五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五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仿真动物玩具,包括动物身体部、动物头部,以及分设于所述动物身体部左右两侧的四条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腿均包括大腿杆、小腿杆及脚蹄,所述的大腿杆的上端部通过第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大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小腿杆的上端部之间通过第二轴相枢轴连接,所述小腿杆的下端部与所述脚蹄通过第三轴相枢轴连接,所述仿真动物玩具还包括分别用于驱使各条所述腿运动的四组驱动机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轮,其可绕自身轴心线旋转地设置;第一连杆,其一端部通过一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所述一一轴的轴心线与所述驱动轮的轴心线相平行;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通过二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动物身体部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部与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部通过二二轴相枢轴连接;第三连杆,其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部通过三一轴与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部相枢轴连接,所述三一轴与所述二一轴、二二轴之间轴心线彼此相互平行地设置;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通过三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上,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部通过四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其另一端部通过四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脚蹄上,所述四一轴与所述第二轴的轴心线相平行,所述四二轴与所述第三轴的轴心线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部通过五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驱动轮上,其另一端部通过五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一轴与所述的一一轴共轴设置;和/或,所述二一轴与所述第一轴共轴设置,和/或,所述四一轴与所述五二轴共轴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仿真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一轴与所述五二轴共轴设置,且所述的四一轴/五二轴沿所述大腿杆的长度延伸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轴与第二轴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连杆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竖杆段和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杆段,所述横杆段的一端部与所述竖杆段的上端部相接,其另一端部通过所述四一轴枢轴连接在所述大腿杆上,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部通过所述的三二轴枢轴连接在所述横杆段与所述竖杆段相接处。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仿真动物玩具,其特征在于:四条所述的腿包括分设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辉王春雷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百瑞康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