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床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4559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床具,包括联动控制机构、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中段床板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前段床板后端;在第一结构状态下,前段床板与中段床板水平平齐,且皆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在第二结构状态下,中段床板位于第二高度位置,前段床板转动至向上倾斜位置,第二高度低于第一高度;联动控制机构控制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联动同步地在第一结构状态与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位置。由此,在使用者从躺卧姿态与坐起姿态转换过程中,通过位于前段床板的上体的推起和位于中段床板的臀部的下沉而实现了重心保持固定,且通过联动控制机构控制同步转换而实现了提高躺卧姿态和坐起姿态转换的舒适性、安全性和操作便捷性。

A kind of bedding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medical technical field, in particular to a bedding, including a linkage control mechanism, a front bed board and a middle bed board. The front end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the bed can be connected to the back end of the front bed. In the first structural state, the front bed board is flat with the middle bed board and is at the first height; In the two structure state, the middle bed board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height position, the front bed plate rotates up to the upward til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height is lower than the first height. The linkage control mechanism controls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front bed board and the middle bed board synchronously between the first structure state and the second structure state. In this way, the center of gravity is fixed by the push of the upper body of the front bed and the sinking of the buttocks in the middle of the bed, and the comfort and comfort of the lying pose and the sitting posture conversion are achieved through the control of the synchronous conversion by the linkage control mechanism. Full and easy to ope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床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
,特别是涉及一种床具。
技术介绍
目前,各种医疗器具被广泛应用,其中,需要护理的人员通常使用能够切换卧和坐的床具。近年来,对于能够切换卧和坐的床具,对其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床具的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中,对于需要进行护理的病患人员,在床具上躺卧休息状态下,因需要用药等原因,病患人员需要换为坐姿,此时,需要通过将床具进行结构位置切换,通常将床具的前侧床板转动立起,所谓前侧床板,其主要承托病患人员腰部以上的上体部位,前侧床板转动立起带动病患人员由躺卧姿势被托起,成为坐姿。对于如此的床具结构切换,其切换过程造成了病患人员从躺卧姿势转换为坐姿的舒适性差,同时,对于具有高血压等某些疾病的病患人员,易发生眩晕、头部供血不足等等状况,床具的使用安全性差。另外,进行结构切换通常需要对床具进行翻转和扳动等操作,床具操作的便捷性低。以上现有技术中,通过床具的结构转换使病患人员在躺卧姿势和坐姿之间切换造成的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低等缺陷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床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床具的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床具,包括联动控制机构、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所述中段床板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前段床板后端;在第一结构状态下,所述前段床板与所述中段床板水平平齐,且皆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在第二结构状态下,所述中段床板位于第二高度位置,所述前段床板转动至向上倾斜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前段床板和所述中段床板联动同步地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位置。可选地,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转换过程中的过渡结构状态下,所述中段床板的前端高度低于所述中段床板的后端高度。可选地,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皆安装于床具底部基体的第一伸缩器、第二伸缩器和第三伸缩器,所述第一伸缩器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前段床板,所述第二伸缩器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前侧,所述第三伸缩器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后侧,在所述过渡结构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器的伸缩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伸缩器的伸缩端的高度。可选地,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安装端铰接于所述床具的边侧纵梁,所述连接杆的转动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后侧,所述第三伸缩器铰接于所述连接杆的杆身、且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于所述中段床板后侧。可选地,还包括后段床板,所述后段床板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中段床板的后端;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下,所述后段床板与所述中段床板水平平齐,且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在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下,所述后段床板转动至向下倾斜位置;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前段床板、所述中段床板和所述后端床板联动同步地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位置。可选地,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安装于床具底部基体的第四伸缩器,所述第四伸缩器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后段床板。可选地,还包括用于输入预设指标的预设调节器,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根据所述预设指标,控制所述床具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的速度,以及所述第二结构状态的结构位置;所述预设指标包括体重和/或病症严重程度。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身体机能指标、且与所述联动控制机构相连的健康检测器,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根据所述身体机能指标,控制所述床具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的速度调整;所述身体机能指标包括心率、体液流速和/或血压。可选地,还包括用于检测使用者的心脏纵向位置、且与所述联动控制机构相连的位置检测器,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根据所述心脏纵向位置,控制所述中段床板和所述前段床板的位移行程,实现所述心脏纵向位置的高度保持固定。可选地,在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下,所述床具的边侧纵梁设有用于支撑使用者的手臂的扶手区。在一个关于床具的实施方式中,床具包括联动控制机构、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中段床板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前段床板后端。床具设有用于使用者躺卧的平直的第一结构床头和用于坐起的第二结构状态。在第一结构状态下,前段床板与中段床板水平平齐,且皆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在第二结构状态下,中段床板位于第二高度位置,前段床板转动至向上倾斜位置,第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在第一结构状态与第二结构状态之间相互转换过程中,联动控制机构控制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联动同步地转换结构位置。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在第一结构状态下,使用者能够躺卧在平直的床具上,在使用者需要坐起时,通过联动控制机构的控制,中段床板从较高的第一高度位置至较低的第二结构位置,与此同时,前段床板发生翻转,呈向上倾斜的结构,在此过程中,使用者的臀部随中段床板发生下沉移动,而腰部以上的上体随前段床板的翻转而从平躺姿势转换为坐起状态的姿态。对于使用者,在坐起过程中,由于中段床板下沉位移,使得使用者臀部位置的中心发生下移,而使用者上体因被前段床板的翻起而发生重心的上移,综合起来,能够使得使用者从躺卧姿态转换为坐起姿态后,整体重心保持固定不变。特别地,通过联动控制机构对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的联动控制,使得前段床板的向上翻转和中段床板的下沉位置实现同步进行,这使得使用者躺卧姿态和坐起姿态转换过程的舒适性得到了明显提高。现有技术中,能够切换平躺和坐起状态的床具是通过位于使用者上体位置的单一床板进行上翻而实现的,此单一床板向上翻起,带动使用者的上体从躺卧姿态被推起,转换为坐起姿态,而由于使用者的腰部以下的位置为固定的床具结构,使用者仅仅上体被推起,这使得使用者的整体重心被升高,躺卧姿态与坐起姿态转换的舒适性差,特别是对于患有疾病的使用者,身体重心的升高易造成身体的不适,例如血压瞬间增高等。由此,本实施方式提供的床具通过中段床板的下沉位移和前段床板的向上翻起的联动,使得使用者转换姿态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得到了明显提高,与此同时,通过联动控制机构对前段床板和中段床板进行同步地联动控制,提高了床具操作的便捷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结构状态第一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结构状态第二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过渡结构状态第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过渡结构状态第二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结构状态第一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结构状态第二示意图;图1至图6中:前段床板—1、中段床板—2、后段床板—3、床具底部基体—4、第一伸缩器—51、第二伸缩器—52、第三伸缩器—53、第四伸缩器—54、连接杆—6、边侧纵梁—7。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床具,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应用将明显提高床具的使用便捷性、安全性和舒适性。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床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控制机构、前段床板(1)和中段床板(2),所述中段床板(2)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前段床板(1)后端;在第一结构状态下,所述前段床板(1)与所述中段床板(2)水平平齐,且皆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在第二结构状态下,所述中段床板(2)位于第二高度位置,所述前段床板(1)转动至向上倾斜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前段床板(1)和所述中段床板(2)联动同步地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位置,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转换过程中的过渡结构状态下,所述中段床板(2)的前端高度低于所述中段床板(2)的后端高度,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皆安装于床具底部基体(4)的第一伸缩器(51)、第二伸缩器(52)和第三伸缩器(53),所述第一伸缩器(51)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前段床板(1),所述第二伸缩器(52)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前侧,所述第三伸缩器(53)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后侧,在所述过渡结构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器(52)的伸缩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伸缩器(53)的伸缩端的高度,还包括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安装端铰接于所述床具的边侧纵梁(7),所述连接杆(6)的转动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后侧,所述第三伸缩器(53)铰接于所述连接杆(6)的杆身、且通过所述连接杆(6)连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后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联动控制机构、前段床板(1)和中段床板(2),所述中段床板(2)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所述前段床板(1)后端;在第一结构状态下,所述前段床板(1)与所述中段床板(2)水平平齐,且皆位于第一高度位置;在第二结构状态下,所述中段床板(2)位于第二高度位置,所述前段床板(1)转动至向上倾斜位置,所述第二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高度;所述联动控制机构控制所述前段床板(1)和所述中段床板(2)联动同步地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之间转换位置,在所述第一结构状态与所述第二结构状态转换过程中的过渡结构状态下,所述中段床板(2)的前端高度低于所述中段床板(2)的后端高度,所述联动控制机构包括皆安装于床具底部基体(4)的第一伸缩器(51)、第二伸缩器(52)和第三伸缩器(53),所述第一伸缩器(51)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前段床板(1),所述第二伸缩器(52)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前侧,所述第三伸缩器(53)的伸缩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后侧,在所述过渡结构状态下,所述第二伸缩器(52)的伸缩端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三伸缩器(53)的伸缩端的高度,还包括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安装端铰接于所述床具的边侧纵梁(7),所述连接杆(6)的转动端铰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后侧,所述第三伸缩器(53)铰接于所述连接杆(6)的杆身、且通过所述连接杆(6)连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后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床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段床板(3),所述后段床板(3)的前端能够转动的连接于所述中段床板(2)的后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广志蔡赵黄能李丽双程胜张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市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昆山安明泰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