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53947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5: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包括进气管、套管、出气管,套管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个腔室,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进气管和出气管均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进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微穿孔,出气管在第一腔室内设有微穿孔;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还设有消音管,消音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消音管在第一腔室、第三腔室内均设有微穿孔,消音管内设有微穿孔板;所述套管内侧设有消音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消音作用,同时具有降温、防尘效果,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投入后无需人为维护,经济价值高,成本低。

A micro perforated plate silenc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icro perforated plate silencer, which comprises an inlet pipe, a casing and a gas outlet. The casing is divided into a first chamber, a second chamber, and third chambers by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re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The intake pipe and the outlet pipe are both passed through the first partition, the second partition and fixed. The intake pipe is provided with micro perforation in the third chamber, and a micro perforation is provided in the first chamber. The intake pipe is also equipped with a silencer, and the silencer passes through the first partition and the second partition board and is fixed on the edge of the through hole. The silencer is in the first chamber and the third chamber chamber. A micro perforation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silencer pipe, and a silencer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side of the sleeve. The utility model has good silencing effect, and has the effect of cooling and dustproof at the same time. The device has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no human maintenance, high economic value and low cost after inpu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音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
技术介绍
微穿孔板消声器是衬装微穿孔板结构的消声器。能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消除气流噪声,而且具耐高温、耐油污、耐腐蚀的性能,即使在气流中带有大量水分,也不影响工作。由于穿孔直径小、板面光滑,因此消声器阻损比一般阻性消声器要小。对低、中、高各频带消声量较平直,消声量大,对低频消声效果较明显,适用于通风空调系统的中、低压风机、空气动力噪声消声。更适用于要求较高的洁净厂房、无菌室、食品卫生工业、宾馆等通风空调系统,微穿孔板消声器内外孔板用龙骨固定,通过选择不同的穿孔率的孔板及不同腔深组合,可在较宽的频带范围内获得良好的消声效果。现有技术中微穿孔板消音器一般采用厚度小于1mm的纯金属薄板制成,薄板的开孔率为1%-3%,阻力损失小为7-30Pa。高频时消声量为20-25Bb(A),低频时消声量15-25Bb(A)。由于微穿孔板消声器多用于具有洁净度要求的洁净厂房、无菌室、食品卫生工业等,因此对洁净度的要求较高,同时要求微穿孔板具有防潮防尘效果,能在高温、高速气流及其有水汽、油污、粉尘等特殊环境下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包括进气管、套管、出气管,所述套管一侧设有进气管,另一侧设有出气管,所述套管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个腔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出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进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微穿孔,所述出气管在第一腔室内设有微穿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还设有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消音管在第一腔室、第三腔室内均设有微穿孔,所述消音管内设有微穿孔板;所述套管内侧设有消音层。进一步的,所述出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过滤层,所述过滤层由活性炭层构成。进一步的,所述消音层由消音棉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内的进气管、消音筒、出气管上设置的微穿孔错位设置;第三腔室内的进气管、消音筒、出气管上设置的微穿孔错位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微穿孔的孔径为10-30mm,所述微穿孔间的间距为10-30mm。这样设置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微孔管表面积,达到最好的小孔消音效果。进一步的,所述进气管插入第三腔室的长度为第三腔室轴向长度的1/2,所述出气管插入第一腔室的长度为第三腔室轴向长度的1/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废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三腔室后,通过进气管的微穿孔进入第三腔室,然后进入消音筒的微穿孔进入第一腔室,从第三腔室内的消音筒的微穿孔内进入第一腔室,然后由出气管的微穿孔进入出气管,经出气管的过滤层过滤后排出。首先经第三腔室的消音层和微穿孔进行消音,利用阻性消声和微穿孔板消声原理,使得废气中的噪声在孔隙中摩擦而转化成热能耗散掉,使废气噪声声波减弱,消除其中大部分的中高频噪声。之后废气经第三腔室进入与第三腔室相连通的消音筒的微穿孔,消音筒上布满微穿孔,废气利用微穿孔消声原理,废气噪音中的中低频频谱将会移向高频和超高频,噪音明显降低,消音筒内的微穿孔板具有有效去除噪音的效果。同时第一腔室的消音层和微穿孔继续消除废气噪音中的中高频噪声,最终从出气管排出。整个过程采用了阻性消音、微穿孔板消音、小孔消音和抗性消音方式的结合,将废气噪音中的低频和中高频噪声有效去除。在去除噪音的同时,不使用阻性填料,工作时不起尘,不怕油雾、水气,耐高温,耐腐蚀和高速气流冲击,具有防潮防尘效果,非常适合高清洁度要求的场所使用。同时进气管的微穿孔实现对废气的均匀分布,分散气流,进一步的有效消音。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1、本专利技术具有良好的消音作用,且消音效果好;2、在有效消音的同时具有降温、防尘效果,同时沉降粉尘的效果;3、该装置结构简单,使用便捷,投入后无需人为维护,经济价值高,成本低。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的第一隔板的A-A截面图。其中:进气管1、套管2、出气管3、第一隔板4、第二隔板5、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第三个腔室8、通孔9、进气管微穿孔10、出气管微穿孔11、消音管12、消音管微穿孔13、微穿孔板14、消音层15、过滤层1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图2所示,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包括进气管1、套管2、出气管3,套管一侧设有进气管,另一侧设有出气管,套管被第一隔板4和第二隔板5分为第一腔室6、第二腔室7、第三个腔室8,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9,进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通孔、第二隔板通孔的边缘上,出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通孔、第二隔板通孔的边缘上,进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进气管微穿孔10,出气管在第一腔室内设有出气管微穿孔11;进气管与出气管之间还设有消音管12,消音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第一隔板通孔、第二隔板通孔的边缘上,消音管在第一腔室、第三腔室内均设有消音管微穿孔13,消音管内设有两层微穿孔板14;套管内侧设有消音层15。进一步的,出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过滤层16,过滤层由活性炭层构成。进一步的,消音层由消音棉构成。消音棉固定连接在套管的内侧。进一步的,第一腔室内的进气管、消音筒、出气管上设置的微穿孔错位设置;第三腔室内的进气管、消音筒、出气管上设置的微穿孔错位设置。将微穿孔错位设置,可进一步的降低噪音。进一步的,微穿孔的孔径为10-30mm,微穿孔间的间距为10-30mm。这样设置是为了最大程度的利用微孔管表面积,达到最好的小孔消音效果。进一步的,进气管插入第三腔室的长度为第三腔室轴向长度的1/2,出气管插入第一腔室的长度为第三腔室轴向长度的1/2。进气管和出气管的长度设置可均匀的分布气流。本专利技术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包括进气管、套管、出气管,所述套管一侧设有进气管,另一侧设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个腔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出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进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微穿孔,所述出气管在第一腔室内设有微穿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还设有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消音管在第一腔室、第三腔室内均设有微穿孔,所述消音管内设有微穿孔板;所述套管内侧设有消音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穿孔板消音器,包括进气管、套管、出气管,所述套管一侧设有进气管,另一侧设有出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被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个腔室,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均设有通孔,所述进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出气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进气管在第三腔室内设有微穿孔,所述出气管在第一腔室内设有微穿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出气管之间还设有消音管,所述消音管穿过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并固定连接在通孔的边缘上,所述消音管在第一腔室、第三腔室内均设有微穿孔,所述消音管内设有微穿孔板;所述套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家富蔡金燕刘玉东秦保爱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河海环境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