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潘路希专利>正文

一种组合穿孔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54636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2-04 12:58
一种组合穿孔板,包括中间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穿孔孔径为2~8mm,所述穿孔率为1~2%,所述中间面板内设有由圆形软管组成的空气层;在穿孔率为1.39%,所述孔径为2mm的穿孔总面积与孔径为4mm的穿孔总面积之比为3时,全频的吸声效果最好。有益效果:在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穿孔孔径为2~8mm,所述穿孔率为1~2%的结构状态下,既保证了穿孔板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得其具有优良的全频吸声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声结构,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组合穿孔的隔音板。
技术介绍
吸声材料按结构主要分为多孔吸声材料和共振吸声结构。共振吸声结构中则以穿孔板最为常见,它常用于建筑工业和噪声控制工程,作为共振吸声结构元件及吸声材料的护面板。穿孔板吸声材料的吸声机理,与多孔材料有相同的地方,其不同的特点在于穿孔板吸声材料是利用共振器的特点,更有效的把声能转变成热能消耗。这种吸声结构不是采用纤维性吸声材料,而是采用铝板、钢板、塑料板等材料制成,因此具有不怕水和潮气,防火,清洁,无污染,耐高温,能承受高速气流的冲击的特点,而它的不足之处是吸声频带窄,在共振频率附近,吸声系数很高,可接近于1,但一偏离共振峰,吸声系数就迅速下降,因此它只适用于吸收中低频的单频声音。这也是长期以来它在吸声材料领域不能替代纤维吸声材料的原因。同时穿孔板的吸声原理是用孔附近的摩擦损耗来吸收声能的,在穿孔率一定的情况下,小孔穿孔板的声阻较大,吸声效果较好,而大孔穿孔板的声阻较小,吸声效果较差;并且它们对不同频带的噪声均是具有选择性吸收的;考虑到以上两点及数学上统筹的原理,我们在制作穿孔板的过程中要尽量多增加小孔的数目,在此基础上适当的加入其它一些较大的孔的数目,尽量拉宽穿孔板的吸声频带,使得穿孔板的吸声效果接近最佳的全频吸声效果。然而采用这种方式加工出来的穿孔板往往具有许多穿孔,不但使得穿孔板的加工步骤更加繁琐,而且使得穿孔板的本身材质更加脆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目前隔声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有穿孔板的隔声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穿孔板。一种组合穿孔板,包括中间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穿孔孔径为2~8mm,所述穿孔率为1~2%,所述中间面板内设有由软管组成的空气层。所述穿孔孔径为2mm或/和4mm或/和8mm;所述穿孔率为1.39%。所述孔径为2mm的穿孔总面积与孔径为4mm的穿孔总面积之比为3。所述软管为圆形且直径为0.33cm。所述中间面板两侧设有上面板及下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与上面板,中间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均设有若干层隔音层。若干层所述隔音层的填充材料为玻璃棉、石棉、多孔泡沫、聚氨酯海面或金属纤维。中间面板都采用铝材质。所述上面板、下面板均采用耐腐性强的不锈钢材质。有益效果:在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穿孔孔径为2~8mm,所述穿孔率为1~2%的结构状态下,既保证了穿孔板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得其具有最佳的全频吸声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2在穿孔率P=1.39%下,实验数据表格。图3在穿孔率P=1.39%下,实验测试线性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本技术针对目前隔声结构的不足,提出一种带有穿孔板的隔声结构,本技术提供一种组合穿孔板。一种组合穿孔板,包括中间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穿孔孔径为2~8mm,所述穿孔率为1~2%,所述中间面板内设有由软管组成的空气层。在此结构状态下,既保证了穿孔板的结构稳定性,同时使得其具有最佳的全频吸声性能。经过多次实验测试证明:在穿孔率P=1.39%不变的情况下,通过对不同数目比的三孔(孔径分别为2mm、4mm和8mm)组合的穿孔板的平均吸声系数及频带宽度进行了实验测量,均得出了在保持穿孔率不变的情况下,孔径为2mm的孔面积与孔径为4mm的孔面积之比约为3时,即具有最佳的全频吸声性能。所述软管为圆形且直径为0.33cm,通过不同孔径的最佳分布组合,提高了全频段的吸声效果。所述中间面板两侧设有上面板及下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与上面板,中间面板与下面板之间均设有若干层隔音层,增强了穿孔板的稳定性与吸声效果。若干层所述隔音层的填充材料为玻璃棉、石棉、多孔泡沫、聚氨酯海面或金属纤维,使得穿孔板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需求进行自由组合装配,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灵活性。中间面板都采用铝材质,增强了穿孔板的整体稳定性同时,可以有效传导由于声音传动产生的热量,避免破坏其内层结构。所述上面板、下面板均采用耐腐性强的不锈钢材质,有效防止外部腐蚀源进入穿孔板内部引起其内层结构的腐化。原理:本技术所改进的是穿孔板吸声结构。这种吸声结构是由各种穿孔的薄板与它们背后的空气层组成的。这种结构的吸声机理是当入射声波的频率和这个系统的固有频率相同时,在穿孔孔径的空气就会因共振而剧烈振动。在振动过程中主要由于穿孔附近的摩擦损耗而吸收声能,从而来吸收噪声。穿孔板吸声特性主要取决于板厚、孔径,空气层厚度以及底层材料、穿孔率。查新发现当前对提高穿孔板的全频的吸声系数有很多的研究,但大多是从材料的厚度、穿孔率、及空腔的深度这一方面来入手的,然而就孔径大小及其组合对穿孔板吸声系数的影响来说,在目前的研究中是未被关注的,因此本技术从孔径角度来入手,研究不同大小孔径组合的最佳状态,从而提高全频的吸声效果。根据穿孔板共振频率的计算公式:f=c2πp(t+0.8d)L---(1)]]>L(cm)t(cm)d(cm)c(cm/s)p板后空气层厚度板的厚度孔径声速穿孔率穿孔吸声材料对不同频段的噪声的吸收是有选择的,在其它影响穿孔板的吸声系数因素(包括穿孔率等)一定的条件下,根据穿孔板共振频率计算公式可知,大孔的共振频率处在中低频处,对低频的噪声吸收的较多,而小孔的共振频率在高频处,对高频的噪声吸收比较多,可见孔径越小吸声系数曲线越向高频方向移动。由于考虑到上述穿孔板吸声结构的影响因素,本技术就设计在穿孔率和其它因素一定的条件下,探不同孔径组合对穿孔板全频吸声效果存在的影响。并尽可能找到大中小孔径的最佳分布点,从而提高全频的吸声效果。在评定穿孔板吸声结构对全频的吸声效果的优劣方面,可以利用平均吸声系数和频带宽度△f这两个物理量。平均吸声系数是指在一定频段范围内吸声系数的均值。α‾=∫f1f2αdff2-f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组合穿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中间面板内设有由软管组成的空气层,所述穿孔率为1.39%,孔径为2mm的穿孔总面积与孔径为4mm的穿孔总面积之比为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合穿孔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面板,所述中间面板上设有由圆心向外辐射的穿孔,所述穿孔呈环状分布,所述中间面板内设有由软管组成的空气层,所述穿孔率为1.39%,孔径为2mm的穿孔总面积与孔径为4mm的穿孔总面积之比为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穿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为圆形且直径为0.33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穿孔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面板两侧设有上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路希钱澄邱鑫敏李易寒陈毅涛张妮石晓玥姚康熊子萱
申请(专利权)人:潘路希钱澄邱鑫敏李易寒陈毅涛张妮石晓玥姚康熊子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