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9641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4 0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结构,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转子支架和极靴,所述极靴设置有若干个,转子支架与每个极靴之间设置有插嵌组件,相邻的极靴与转子支架外壁形成有极穴,极穴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永磁体,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效果。

Rotor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otor structure, which includes a rotor support and a pole boot. The pole boots are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intercalation components between the rotor support and each pole shoe, and the adjacent pole boots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rotor support are formed with a pole hole, and a permanent magnet is arranged in the pole. The effect of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子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配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子结构。
技术介绍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类对能源消费的需求量迅速增加,方便、快捷的电能消耗一半以上是由电动机传动装置转换成机械能而消耗的。电机由转子和定子两部分组成,电机转子是电机中的旋转部件,它是用来实现电能与机械能和机械能与电能的转换装置。人类即将面临着石油、煤炭、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面对保护地球环境、节能减排全球难题,高超高效大扭矩直驱电机的研究应用成为了热点。在这种背景下,超高效大扭矩直驱电机以其高效节能、高重量比功率、高过载能力、高可靠性、调速简便、免维护、长寿命等优点引起国内外专家高度重视,取得了丰硕研究和应用成果。但现有技术的稀土永磁力矩电机在大功率、大转矩应用上还没有充分挖掘潜力,出现电机转子材料利用率低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子结构,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支架和极靴,所述极靴设置有若干个,转子支架与每个极靴之间设置有插嵌组件,相邻的极靴与转子支架外壁形成有极穴,极穴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永磁体。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架和极靴之间通过插嵌组件进行连接,安装较为方便,极靴的体积较小,便于极靴的生产和加工,提高对极靴原材料的利用率;永磁体嵌入至极穴内,磁体的利用率高,漏磁小,提高磁体材料的利用率,整体上达到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效果。较佳的,所述插嵌组件包括开设在转子支架上的T型槽,极靴固设有与T型槽相适配的T型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装配极靴时,只需沿着T型槽的长度方向,将T型脚插嵌滑入T型槽内即可,T型槽与T型脚的配合稳定,便于加工,能够防止极靴沿着转子的径向脱落,连接稳定,保证极靴的稳定。较佳的,所述极靴和T型脚一体成型为截面呈工字的扇形机构,所述极靴远离转子支架的表面呈圆弧形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型脚和极靴一体成型,加工简单,且能够加强极靴和T型脚之间的稳定连接,避免T型脚和极靴脱落,从而使得极靴从转结构上脱落。永磁体正好嵌入两个工字型的极靴之间,较为稳定。极靴的圆弧状外壁使得转子结构的外壁为圆弧状,使得转子结构的外形较为圆滑,减少使用阻力,便于使用。较佳的,所述转子支架一侧有与永磁体端面抵接的台肩。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嵌装永磁体时,将永磁体从没有设置台肩的一侧滑入极穴,直至将永磁体移动至永磁体的端面与台肩抵接时,永磁体在轴向的位置限定,台肩在嵌装永磁体时起到定位作用,提高永磁体的装配精度。较佳的,所述转子支架远离台肩的一侧设置有带有上端孔的上端板,上端板与永磁体的端面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上端孔供转轴穿过,上端板将永磁体压在台肩上,永磁体在转子结构的轴向上,一端被台肩限位,另一端被上端板限位,将永磁体在转子结构的轴向上进行定位,提高永磁体位置的稳定性,提高整个转子结构的稳定性。较佳的,所述上端板与转子支架之间设置有螺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对上端板与转子支架固接,螺钉的螺纹连接稳定可靠,保证上端板在转子支架上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上端板的脱落,提高转子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较佳的,所述转子支架设置台肩的一侧设有带有下端孔的下端板,下端板开设有与台肩和支架相适配的卡槽,下端板与永磁体的端面抵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端孔供转轴穿过,下端板将永磁体的端面封闭,将永磁体封闭在上端板、下端板、转子支架以及两个相邻的极靴形成的空间内,将永磁体隐藏,进一步的提高永磁体的稳定性,提高使用寿命。较佳的,所述下端板与转子支架之间设置有螺钉。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钉对下端板与转子支架固接,螺钉的螺纹连接稳定可靠,保证下端板在转子支架上的稳定性,避免在使用过程中下端板的脱落,进一步的提高转子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较佳的,所述上端板和/或下端板的周向外壁不突出极靴的外壁表面。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极靴的外壁直径即为转子结构的外壁直径,上端板和/或下端板不会干涉极靴外的空间,使得转子结构的结构紧凑,便于后期转子结构的装配与使用。较佳的,所述上端板和/或下端板的周向外壁与极靴的外壁表面留有距离。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若上端板和/或下端板的周向外壁与极靴的外壁表面齐平时,需要在装配上端板和/或下端板时,保证上、下端板与转子支架之间严格的同心度,若出现轻微的误差都会导致上端板和/或下端板突出表面,影响后期转子结构的转配与使用。设置距离之后,允许上、下端板的装配误差,减轻装配的工作量,提高装配效率,保证产品质量。上、下端板的直径变小后,能够减轻上、下端板的质量,减轻转子结构的重量,减轻永磁电机的重量。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使得新系统设计选型、老系统更新更经济、更方便;2、减轻永磁电机的重量,提高重量比功率;3、结构简单,提高制造装配工艺性、显著提高结构安全和可靠性,并可以方便地实现多极结构电机的制造;4、永磁体采用切向式嵌入结构,磁体利用率高、漏磁小。附图说明图1是转子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转子结构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5是转子结构的局部剖视图;图6是图5中C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中,1、转子支架;11、转子片;12、安装孔;13、转轴;131、卡簧;132、键体;14、台肩;3、极靴;4、插嵌组件;41、T型槽;42、T型脚;5、极穴;6、永磁体;7、上端板;71、上端孔;8、下端板;81、下端孔;82、卡槽;9、螺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一种转子结构,如图1和图3所示,包括转子支架1,采用铸铝制成。转子支架1由若干个转子片11复合呈圆柱形,转子支架1的外壁上固设有圆环状的台肩14(参考图6),台肩14的端面与转子支架1的一侧端面齐平。转子支架1设置有贯穿的安装孔12,安装孔12内设置有相适配的转轴13,转轴13与转子支架1之间设置有键体132,转轴13上设置有卡簧131(参考图5)。如图2所示,转子支架1的外壁设置有若干极靴3,每个极靴3之间留有间隙。极靴3采用导磁材料制成,也可以用0.5mm硅钢片材料叠成。如图4所示,极靴3与转子支架1之间设置有插嵌组件4,插嵌组件4包括开设在转子支架1外壁的若干T型槽41,每个T型槽41的数量与极靴3相对,本实施例中设置有二十四个T型槽41,当然不限制于二十四个,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改变数量。T型槽41均匀的间隔设置,T型槽41的长度方向与转子支架1的轴向平行。插嵌组件4还包括与极靴3一体成型的T型脚42,T型脚42的截面与T型槽41的截面相适配,T型脚42从T型槽41的端头插入T型槽41内,直至极靴3的轴向端面与台肩14抵接,极靴3与转子支架1插嵌连接。与T型脚42与极靴3为整体的剖面呈工字状的扇形结构,极靴3远离T型脚42的表面呈圆弧形状,即极靴3远离转子支架1的表面呈圆弧形状。转子支架1以及相隔相邻的极靴3之间形成有极穴5,极穴5内设置有矩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转子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支架(1)和极靴(3),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靴(3)设置有若干个,转子支架(1)与每个极靴(3)之间设置有插嵌组件(4),相邻的极靴(3)与转子支架(1)外壁形成有极穴(5),极穴(5)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永磁体(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结构,包括转子支架(1)和极靴(3),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靴(3)设置有若干个,转子支架(1)与每个极靴(3)之间设置有插嵌组件(4),相邻的极靴(3)与转子支架(1)外壁形成有极穴(5),极穴(5)内设置有相适配的永磁体(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嵌组件(4)包括开设在转子支架(1)上的T型槽(41),极靴(3)固设有与T型槽(41)相适配的T型脚(4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极靴(3)和T型脚(42)一体成型为截面呈工字的扇形机构,所述极靴(3)远离转子支架(1)的表面呈圆弧形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1)一侧有与永磁体(6)端面抵接的台肩(1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支架(1)远离台肩(1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杨孙德海李鹏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创远亿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