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keleton and an inductor which can be used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The first winding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baffle, a second baffle plate and a first winding line, and the first baffl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rossing slot on the surface of the first winding position from the side wall surface of the first baffle. An inductor suitable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is provided with the skeleton, which also includes a first coil winding, the first coil winding is entangled in the first winding groove, and one end of the first coil winding is fixed to the first pin through the first wire slo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no need to increase casing, reduce work intervention production, be suitable for automatic production, save material, provide work efficiency, reduce cost, ensure continuous production, improve product's good rate, improve product service life, and reduce the phenomenon of voltage breakdown enameled wi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骨架及一种可使用于自动化生产的电感
本技术涉及电子元器件
,特别是骨架及一种可使用于自动化生产的电感。
技术介绍
目前的的电感都是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生产,需要人工将套管安装在线圈绕组的线头处,然后在将线头焊接在引脚上,存在制造成本高,工作效率低,不能够自动化生产,生产质量不稳定,不能够连续生产的问题,材料成本比较高,工序复杂。由于线圈的漆包线是一圈圈缠绕在一起的,就形成一层层叠加的线圈,由于最里面一圈的线圈被很多漆包线受力挤压着,也就是说最里面一圈的线头部分很容易出现电压击穿的现象发生,导致使用寿命方面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骨架及一种可使用于自动化生产的电感,其结构简单,不需要增加套管,减少工作介入生产,适合自动化生产,节省材料,提供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保证连续生产,提高产品的良率,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减少电压击穿漆包线的现象发生。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骨架,其设有第一绕线槽,所述第一绕线槽的下端侧壁为第一挡板,所述第一绕线槽的上端侧壁为第二挡板,所述第一绕线槽的内底部为设于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的第一绕线部 ...
【技术保护点】
骨架(1),其设有第一绕线槽(11),所述第一绕线槽(11)的下端侧壁为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绕线槽(11)的上端侧壁为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绕线槽(11)的内底部为设于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3)之间的第一绕线部位(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2)设有自第一挡板(12)的侧壁表面往第一绕线部位(14)表面贯通的第一过线槽(15)。
【技术特征摘要】
1.骨架(1),其设有第一绕线槽(11),所述第一绕线槽(11)的下端侧壁为第一挡板(12),所述第一绕线槽(11)的上端侧壁为第二挡板(13),所述第一绕线槽(11)的内底部为设于第一挡板(12)与第二挡板(13)之间的第一绕线部位(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2)设有自第一挡板(12)的侧壁表面往第一绕线部位(14)表面贯通的第一过线槽(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2)的下端面设有第一引脚(16),所述第一挡板(12)的侧端设有自引脚旁往第一过线槽(15)的上端延伸的第一斜坡(1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线槽(15)左端的第一挡板(12)位置为第一部位(121),所述第一过线槽(15)右端的第一挡板(12)位置为第二部位(122),所述第二部位(122)的上端设有自第一过线槽(15)中间往第二部位(122)上端延伸的第二斜坡(1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斜坡(18)的深度自第一挡板(12)的侧端面延伸至第一绕线部位(14)的表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板(12)的下端面设有位于引脚与第二部位(122)之间的凸缘,所述凸缘往第一绕线部位(14)之间设有自所述凸缘的侧端面往第一绕线部位(14)表面方向之间倾斜的第三斜坡(19)。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位于第一过线槽(15)出的所述第一部位(121)表面设有弧形过渡面,所述第一过线槽(15)、第一斜坡(17)、第二斜坡(18)、第三斜坡(19)及弧形过渡面之间配合形成第一导线槽,所述第一导线槽自中间位置往第一挡板(12)下方逐渐放大,所述第一导线槽自中间位置往第一挡板(12)下方逐渐放大。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挡板(13)设有自侧端往第一绕线部位(14)方向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志慧,李成军,成烽,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科德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