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46666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涉及光伏制造,包括铜电极、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和电联组件,电联组件将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分别与铜电极电连接,侧加热器包括侧前加热板、侧左加热板、侧后加热板和侧右加热板、侧连接板,顶加热器包括U型加热板、两块顶部小加热板、两块顶部大加热板和连接块组件,两块顶部小加热板对称设置且其一端分别连接U型加热板的两开口端,两块顶部大加热板对称设置且其一端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分别连接顶部小加热板的另一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彻底打破了GTSolar的G4和G5多晶炉无法改造G7的局面。

Graphite heater device for casting chamfered G7 polysilic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aphite heater device for casting chamfered G7 polysilicon, which involves a photovoltaic manufacturing, including a copper electrode, a side heater, a top heater and an electric couplet. A side heater and a top heater ar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a copper electrode, and the side heater comprises a side heating plate, a side left heating plate and a side side. The post heating plate and side right heating plate and side connection plate are composed of U type heating plate, two top small heating plates, two top heating plates and connection block components. The two top small heating plates are symmetrically arranged and one end of the two open ends of the U type heating plate are connec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two top heating plates are arranged symmetrically and one end of each one is mutually mutually.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to the other end of the small heating plate at the top. The utility model thoroughly breaks the situation that GTSolar's G4 and G5 polycrystalline furnace can't transform G7.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伏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国内装机容量的增加,硅片出现扩产。以现有G6隔热笼为例,G6加热器的内壁对边空间间距1200毫米,对边内间距为1615毫米。在这样的尺寸下,能容纳坩埚的尺寸在960-1060毫米,铸造的多晶为6×6,即开方后有36块小晶砖的G6多晶硅锭。长期以来对于GTSolar生产的G4和G5多晶炉无法改造为G7(即开方后有49块小晶砖的多晶硅锭),如何打破这个局面成为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彻底打破了GTSolar的G4和G5多晶炉无法改造G7的局面。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包括铜电极,还包括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和电联组件,电联组件将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分别与铜电极电连接并形成两条电流回路,侧加热器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侧前加热板、侧左加热板、侧后加热板和侧右加热板,还包括设于矩形四角位置并将侧前加热板、侧左加热板、侧后加热板和侧右加热板两两连接的侧连接板,顶加热器包括U型加热板、两块顶部小加热板和两块顶部大加热板,还包括将U型加热板、顶部小加热板和顶部大加热板两两连接的连接块组件,两块顶部小加热板对称设置且其一端分别连接U型加热板的两开口端,两块顶部大加热板对称设置且其一端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分别连接顶部小加热板的另一端。技术效果:本技术与原有加热器相比,组装后侧加热板的内对边距拓展,对角内间距缩短,内部空间得到了拓宽,可以容纳更大尺寸的石英坩埚,从而彻底打破了GTSolar的G4和G5多晶炉无法改造G7的局面。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进一步的,侧前加热板、侧左加热板、侧后加热板、侧右加热板和侧连接板均采用蛇形板,侧连接板与侧前加热板、侧左加热板、侧后加热板、侧右加热板之间通过螺母和螺杆固定。前所述的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顶部小加热板、顶部大加热板均具有U型部,连接块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第一连接块连接U型加热板和顶部小加热板,第二连接块连接顶部小加热板和顶部大加热板以及顶部大加热板彼此相连部位。前所述的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电联组件包括若干石墨电极和若干直角型的石墨吊臂,石墨吊臂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下方且竖直段的底端与侧加热器固定,石墨吊臂的水平段的前端均设置石墨电极,剩余的石墨电极设于顶部小加热板与顶部大加热板以及顶部大加热板彼此相连部位。前所述的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石墨电极包括连接小圆柱段和大圆柱段,小圆柱段设于大圆柱段上方且其长度比大圆柱段长度大,小圆柱段侧面包裹有大陶瓷垫片,大圆柱段顶部设有衔接大陶瓷垫片的小陶瓷垫片,大陶瓷垫片和小陶瓷垫片均为环形两半式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的侧前加热板、侧左加热板、侧后加热板、侧右加热板均缩短,配合侧连接板,实现扩大内对边间距、缩小对角内间距的目的;(2)本技术的U型加热板长度缩短,配合顶部小加热板和顶部大加热板实现均匀加热目的;(3)本技术大陶瓷垫片和小陶瓷垫片将石墨电极与外界绝缘;(4)本技术的内部空间得到拓宽,由原来的单锭产25块晶砖增加到单锭49块晶砖,使得铸锭产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侧前加热板;2、侧左加热板;3、侧后加热板;4、侧右加热板;5、侧连接板;6、U型加热板;7、顶部小加热板;8、顶部大加热板;9、第一连接块;10、第二连接块;11、石墨电极;1101、大圆柱段;1102、小圆柱段;12、石墨吊臂;13、小陶瓷垫片;14、大陶瓷垫片。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铜电极,还包括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和电联组件,电联组件将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分别与铜电极电连接并形成两条电流回路。侧加热器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和侧右加热板4,还包括设于矩形四角位置并将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和侧右加热板4两两连接的侧连接板5。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侧右加热板4和侧连接板5均采用蛇形板,侧连接板5与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侧右加热板4之间通过螺母和螺杆固定。顶加热器包括U型加热板6、两块顶部小加热板7和两块顶部大加热板8,顶部小加热板7、顶部大加热板8均具有U型部。两块顶部小加热板7对称设置且其一端分别连接U型加热板6的两开口端,两块顶部大加热板8对称设置且其一端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分别连接顶部小加热板7的另一端。顶加热器还包括将U型加热板6、顶部小加热板7和顶部大加热板8两两连接的连接块组件,连接块组件包括第一连接块9和第二连接块10,第一连接块9连接U型加热板6和顶部小加热板7,第二连接块10连接顶部小加热板7和顶部大加热板8以及顶部大加热板8彼此相连部位。电联组件包括若干石墨电极11和若干直角型的石墨吊臂12。石墨吊臂12的竖直段位于水平段下方且竖直段的底端与侧加热器固定,石墨吊臂12的水平段的前端均设置石墨电极11,剩余的石墨电极11设于顶部小加热板7与顶部大加热板8以及顶部大加热板8彼此相连部位。石墨电极11包括连接小圆柱段1102和大圆柱段1101,小圆柱段1102设于大圆柱段1101上方且其长度比大圆柱段1101长度大,小圆柱段1102侧面包裹有大陶瓷垫片14,大圆柱段1101顶部设有衔接大陶瓷垫片14的小陶瓷垫片13,大陶瓷垫片14和小陶瓷垫片13均为环形两半式结构。上述装置安装方式如下:首先将U型加热板6、顶部小加热板7、顶部大加热板8和连接块组件组装成顶加热器;然后将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侧右加热板4和侧连接板5组装成侧加热器;将石墨吊臂12和石墨电极11分别安装好,构成电联组件;侧加热器通过石墨吊臂12、石墨电极11与铜电极连接,形成一个电流回路;顶加热器通过石墨电极11与铜电极连接,形成另一个电流回路;在石墨电极11上安装大陶瓷垫片14和小陶瓷垫片13。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包括铜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和电联组件,所述电联组件将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分别与铜电极电连接并形成两条电流回路,所述侧加热器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和侧右加热板(4),还包括设于矩形四角位置并将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和侧右加热板(4)两两连接的侧连接板(5),所述顶加热器包括U型加热板(6)、两块顶部小加热板(7)和两块顶部大加热板(8),还包括将U型加热板(6)、顶部小加热板(7)和顶部大加热板(8)两两连接的连接块组件,两块所述顶部小加热板(7)对称设置且其一端分别连接U型加热板(6)的两开口端,两块所述顶部大加热板(8)对称设置且其一端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分别连接顶部小加热板(7)的另一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包括铜电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和电联组件,所述电联组件将侧加热器、顶加热器分别与铜电极电连接并形成两条电流回路,所述侧加热器包括呈矩形分布的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和侧右加热板(4),还包括设于矩形四角位置并将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和侧右加热板(4)两两连接的侧连接板(5),所述顶加热器包括U型加热板(6)、两块顶部小加热板(7)和两块顶部大加热板(8),还包括将U型加热板(6)、顶部小加热板(7)和顶部大加热板(8)两两连接的连接块组件,两块所述顶部小加热板(7)对称设置且其一端分别连接U型加热板(6)的两开口端,两块所述顶部大加热板(8)对称设置且其一端相互连接,其另一端分别连接顶部小加热板(7)的另一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侧右加热板(4)和侧连接板(5)均采用蛇形板,所述侧连接板(5)与侧前加热板(1)、侧左加热板(2)、侧后加热板(3)、侧右加热板(4)之间通过螺母和螺杆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铸造倒角G7多晶硅的石墨加热器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司荣进路景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美科硅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