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665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3: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结构相同,且都由多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分别通过加热连接板依次连接组成矩形框体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加热均匀,能够解决角落偏冷的情况,使之多晶晶锭角部晶砖晶柱不再向内斜向生长,提高角落晶砖的质量。

A side heater for improving the side temperature of ingot furna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ide heater for improving the side temperature of a ingot furnace, which comprises a first heating part, a second heating part, a third heating part and a fourth heating part. The first heating part, the second heating part, the third heating part and the fourth heating part have the same structure, and all are combined into an integral structure by a plurality of heaters in series. The first heating part, the second heating part, the third heating part and the fourth heating part are connected in order to form a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by the heating connection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uniform heating, and can solve the cold situation in the corner, so that the crystal brick column in the corner of the polycrystalline ingot is no longer inwardly inclined to grow and improves the corner crystal. The quality of the bri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多晶硅生产
,具体是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
技术介绍
铸锭炉为太阳能工业设计的专用设备,是多晶硅铸锭的必需设备,现有的铸锭炉加热装置一般在侧部添加加热器,但是各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为大,加热不均匀,并且侧加热器连接板较窄,导致侧部角落没有加热器源,温度偏低,而且现有的侧加热器结构所铸造出来的晶锭,四个角落比较冷,角落晶砖的晶柱向内侧斜向生长,致使角部晶砖的质量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加热均匀,能够解决角落偏冷的情况,使之多晶晶锭角部晶砖晶柱不再向内斜向生长,提高角落晶砖的质量。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所述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结构相同,且都由多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所述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分别通过加热连接板依次连接组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加热连接板包括加热器、角板和滚柱,所述加热器两侧上端分别设有滚柱,在所述滚柱与所述角板活动连接,所述角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两侧都各自分别设置有与角板相配合的竖向安装板,且所述竖向安装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位置与角板上的连接孔位置在重合,并且先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和连接孔,然后通过与螺栓相适配的螺母锁紧,将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依次连接起来。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为:前述的在靠近第二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两侧的竖向安装板的加热器上设置有横向安装板,且所述第一加热部和第三加热部中部上设置有相同的横向安装板前述的横向安装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且与所述竖向安装板上的第一安装孔相同。前述的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都6-8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且各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为40-50mm。前述的加热连接板为T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结构简单,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都6-8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且各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为40-50mm,不仅增加热量传播距离,也使得多晶炉的侧部温度更加的均匀,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侧部加热器热量传播距离短的弱点;每个加热部之间通过加热连接板固定连接的,而加热连接板由加热器、角板和滚柱组成,角板和滚柱的活动连接,能够调整连接角度,加热器的设置则有效的改善了热场角落偏冷的情况,使之多晶晶锭角部晶砖晶柱不再向内斜向生长,提高角落晶砖的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加热连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加热部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结构如图1-4所示,包括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结构相同,且都8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且各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为40mm,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分别通过加热连接板5依次连接组成矩形框体结构,加热连接板5为T型结构,包括加热器6、角板7和滚柱8,加热器6两侧上端分别设有滚柱8,滚柱8与所述角板7活动连接,角板7上设有连接孔12;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两侧都各自分别设置有与角板7相配合的竖向安装板9,且竖向安装板9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第一安装孔10位置与角板上的连接孔12位置在重合,并且先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10和连接孔12,然后通过与螺栓相适配的螺母锁紧,将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依次连接起来,在靠近第二加热部2和第四加热部4两侧的竖向安装板9的加热器上设置有横向安装板11,且在第一加热部1和第三加热部3中部上设置有相同的横向安装板11,在横向安装板11上设有第二安装孔13。本实施例结构简单,第一加热部、第二加热部、第三加热部和第四加热部都8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且各加热器之间的间隙为40mm,不仅增加热量传播距离,也使得多晶炉的侧部温度更加的均匀,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侧部加热器热量传播距离短的弱点;每个加热部之间通过加热连接板固定连接的,而加热连接板由加热器、角板和滚柱组成,角板和滚柱的活动连接,能够调整连接角度,加热器的设置则有效的改善了热场角落偏冷的情况,使之多晶晶锭角部晶砖晶柱不再向内斜向生长,提高角落晶砖的质量。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所述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结构相同,且都由多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分别通过加热连接板(5)依次连接组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加热连接板(5)包括加热器(6)、角板(7)和滚柱(8),所述加热器(6)两侧上端分别设有滚柱(8),所述滚柱(8)与所述角板(7)活动连接,所述角板(7)上设有连接孔(12);所述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两侧都各自分别设置有与角板(7)相配合的竖向安装板(9),且所述竖向安装板(9)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所述第一安装孔(10)位置与角板上的连接孔(12)位置在重合,并且先通过螺栓穿过第一安装孔(10)和连接孔(12),然后通过与螺栓相适配的螺母锁紧,将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依次连接起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善铸锭炉侧部温度的侧加热器,包括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所述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结构相同,且都由多个加热器串联组合成一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分别通过加热连接板(5)依次连接组成矩形框体结构,所述加热连接板(5)包括加热器(6)、角板(7)和滚柱(8),所述加热器(6)两侧上端分别设有滚柱(8),所述滚柱(8)与所述角板(7)活动连接,所述角板(7)上设有连接孔(12);所述第一加热部(1)、第二加热部(2)、第三加热部(3)和第四加热部(4)两侧都各自分别设置有与角板(7)相配合的竖向安装板(9),且所述竖向安装板(9)上设有第一安装孔(10),所述第一安装孔(10)位置与角板上的连接孔(12)位置在重合,并且先通过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明权路景刚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高照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