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及耐高温高容量高安全的锂电池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40298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及耐高温高容量高安全的锂电池电芯,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锂电池电芯中:采用新型锂盐导电锂盐LiBOB(二草酸硼酸锂)和锂盐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添加适量FEC(氟代碳酸乙烯酯)+MMDS(甲烷二磺酸亚甲酯)+TMP(三甲基磷酸酯)的添加剂制备而成的耐高温高安全电解液。正极使用纳米二氧化钛和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的混合包覆后的新型三元正极材料,负极使用中间相碳微球MCMB和纳米碳管的混合制备新型的耐高温高容量锂离子动力汽车电芯,按照此方式制备的电芯提升循环性能,同时很好的解决高温气涨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及耐高温高容量高安全的锂电池电芯
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及耐高温高容量高安全的锂电池电芯。
技术介绍
随着动力电池使用的多样化,消费者对设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要求也越来越高。要发展高容量型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主要是通过发展高容量正极,提升正极充电电压和高容量负极来实现。三元材料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密度,一方面,通过(镍钴锰酸锂体系)提高镍含量能大大提升材料的比容量;另一方面,通过提升充电电压可以进一步提升能量密度。但是高镍三元材料的充电电压较高(一般需要充到4.6V以上),而常规碳酸酯溶剂与六氟磷酸锂组成的电解液体系在4.5V(vs.Li/Li+)以上时便会发生分解,从而造成整个电池体系性能的下降,特别是容量迅速衰减,因此研究适用于高镍三元正极材料体系锂离子电池的高压电解液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正极材料充电电压提高的同时,电解液的氧化分解现象会加剧,导致电池性能的劣化。另外,对于高电压电池,在使用过程中,普遍存在正极金属离子溶出的现象,特别是电池在经过长时间的高温存储后,正极金属离子的溶出进一步加剧,导致电池的保持容量偏低。动力汽车电池对电芯的安全和高温问题要求较高,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三元动力电池将主导市场,随之而来现有的三元体系的安全性能和高温性能不能满足整车需求,本专利技术正是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及耐高温高容量高安全的锂电池电芯。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其为以锂盐为溶质、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溶液,其浓度为1.0-1.3mol/L;该电解液还包括以锂盐与有机溶剂之质量和为基计的0.01%~10%添加剂;其中,有机溶剂为EC、EMC、DEC的混合液;锂盐选择LiBOB、LiFSI的混合物;添加剂选自FEC、MMDS、TMP的混合液。优选地,该三元锂电池电解液中:有机溶剂中的配比为EC∶EMC∶DEC=(2-3)∶(4-5)∶3;锂盐中的配比为LiBOB∶LiFSI=(1∶9)~(5∶5);添加剂中的配比为FEC∶MMDS∶TMP=(2-3)∶(4-5)∶3。优选地,该三元锂电池电解液中:以锂盐与有机溶剂之质量和为基计,添加剂的含量为0.5%~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耐高温高容量高安全的锂离子电芯,包括:上述的电解液;正极材料:使用纳米TiO2包覆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负极材料:采用中间相碳微球MCMB和纳米碳管CNT的混合物。优选地,所述正极材料中包覆层纳米TiO2的质量占比为2%。优选地,所述负极材料中的配比为MCMB∶CNT=(8∶2)~(9∶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三元锂电池电解液的制备以及使用大大的提高了高温性能,解决高温涨气问题,提高循环性能。FEC(氟代碳酸乙烯酯)+MMDS(甲烷二磺酸亚甲酯)+TMP(三甲基磷酸酯)的添加剂的使用,提高了电芯的安全性能以及耐高温性能;导电锂盐LiBOB(二草酸硼酸锂)和锂盐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混合,提高电解液的电导率以及电芯的大倍率性能;(2)、纳米二氧化钛和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的混合包覆制备正极三元材料,其作用主要是纳米二氧化钛包覆锂电池材料可抑制表面的氧化活性,减少电极与电解液的界面反应,提高锂电池充放电过程的循环稳定性,改善电池材料电化学性能,延长锂电池的寿命;(3)、用中间相碳微球(MCMB)和纳米碳管(CNT)的混合物作为负极,球形石墨颗粒与线性纳米碳管结合,便于提高粘结性和极片的导电性,有利于大倍率充放电;(4)、整个电芯相对于常规电芯,耐高温、容量以及安全性能提升较大,对低温和倍率放电性能也有所提高。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一、制作方法1、三元锂电池电解液的配制(1)精制有机溶剂:在专门设计的精馏装置内,分别对EC(碳酸乙烯酯)、EMC(碳酸甲乙酯)以及DEC(碳酸二乙酯)等有机溶剂进行精制,控制精馏的温度和压力,温度50~200℃,压力-0.05~-0.10MPa,调节回流比为10~15∶1,至有机溶剂纯度>99.9%备用;(2)有机溶剂脱水:将精制后的有机溶剂EC、EMC和DEC分别导入专门设计的内置脱水剂的管状脱水装置,由其一端流入,从其另一端流出,控制有机溶剂流动的线速度,线速度0.5~50m/min,至有机溶剂含水量<30ppm;(3)调制电解液将已脱水的EC、EMC和DEC有机溶剂按照(2-3)∶(4-5):3(优选3∶4∶3)比例混合均匀,再将导电锂盐LiBOB(二草酸硼酸锂)和锂盐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混合物(1∶9~5∶5,优选2∶8)溶入混合溶剂中,并搅拌均匀,配制1.0-1.3mol/1的电解液,然后,置入适量FEC(氟代碳酸乙烯酯)+MMDS(甲烷二磺酸亚甲酯)+TMP(三甲基磷酸酯)的添加剂,搅拌均匀即调制得电解液成品,添加剂与电解液的重量比,是0.01~10∶100,最好是0.5~5∶100。2、电芯的制备: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锂离子电芯时,所使用的正极材料,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和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的混合(2∶98),研磨12h,在800-1000℃下煅烧10h,使二氧化钛在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表面形成完整的包覆。包覆后的新型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正极材料,减少电极与界面的反应,提高锂电池材料的充放电过程中循环。此高镍的三元材料其克比容量可以按照187mAh/g,压实3.5g/cm3,提高电芯的质量和体积能量密度。下述实施例中,将正极活性物质三元材料(LiNi0.8Co0.1Mn0.1O2)与超导炭黑SP导电剂混合,以PVDF作为粘结剂配制成正极浆料。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锂离子电芯时,所使用的电解液材料为自制的耐高温高安全电解液。使用精制,脱水EC(碳酸乙烯酯)、EMC(碳酸甲乙酯)以及DEC(碳酸二乙酯)等有机溶剂,新型的导电锂盐LiBOB(二草酸硼酸锂)和锂盐LiFSI(双氟磺酰亚胺锂)混合物(2∶8),配制1.3mol/l的电解液,同时添加适量FEC(氟代碳酸乙烯酯)+MMDS(甲烷二磺酸亚甲酯)+TMP(三甲基磷酸酯)的添加剂,搅拌均匀即调制得电解液成品。使用的此耐高温电解液起到增加电芯的高温稳定性,增强高温循环性能。使用本专利技术制备锂离子电芯时,所使用的负极材料,采用中间相碳微球(MCMB)和纳米碳管(CNT)的混合物,其混合比范围为8∶2~9∶1,球形石墨颗粒与线性纳米碳管结合,便于提高粘结性和极片的导电性,有利于大倍率充放电。下述实施例中,将负极活性物质MCMB和纳米碳管的混合(9∶1),CMC为增稠剂,以SBR作为粘结剂配制成负极浆料。使用本专利技术隔膜采用聚乙烯(PE)、聚丙烯(PP)组成的PP-PE-PP三层复合膜,正负极集体分别采用铝箔和铜箔。聚偏氟乙烯(PVDF)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分别用作正负极的粘结剂。将正、负极浆料分别涂于铝箔和铜箔上面,经高温烘烤,辊压,制成超薄、多孔隙的正极片和负极片。按常规锂离子电芯的制备方法,将正、负极极片采用叠片结构与陶瓷隔膜制备成裸电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其为以锂盐为溶质、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溶液,其浓度为1.0‑1.3mol/L;该电解液还包括以锂盐与有机溶剂之质量和为基计的0.01%~10%添加剂;其中,有机溶剂为EC、EMC、DEC的混合液;锂盐选择LiBOB、LiFSI的混合物;添加剂选自FEC、MMDS、TMP的混合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其为以锂盐为溶质、以有机溶剂为溶剂的溶液,其浓度为1.0-1.3mol/L;该电解液还包括以锂盐与有机溶剂之质量和为基计的0.01%~10%添加剂;其中,有机溶剂为EC、EMC、DEC的混合液;锂盐选择LiBOB、LiFSI的混合物;添加剂选自FEC、MMDS、TMP的混合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元锂电池电解液,其特征在于,有机溶剂中的配比为EC∶EMC∶DEC=(2-3)∶(4-5)∶3;锂盐中的配比为LiBOB∶LiFSI=(1∶9)~(5∶5);添加剂中的配比为FEC∶MMDS∶TMP=(2-3)∶(4-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盼江船杨万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天劲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