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9963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其被构造成使得一部分或多个部分能够弯曲以减小明显较大的尺寸并且/或者使用组装柔性显示器的侧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装置本申请是名为“柔性显示装置”、申请号为201580052508.9的中国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专利申请201580052508.9是根据专利合作条约于2015年9月11日提交的国际申请(PCT/KR2015/009582)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国家申请。
本专利技术一般地涉及电子装置,更具体地,涉及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电子装置通常包括显示器。例如,移动电话和便携式计算机包括用于向用户呈现信息的显示器。用于电子装置的部件,包括但不限于显示器,可以安装在由塑料或金属制成的壳体中。组装的显示器可以包括显示面板和用于提供各种功能的许多部件。例如,用于控制显示面板的一个或更多个显示器驱动电路可以包括在显示组件中。驱动电路的示例包括栅极驱动器、发射(源极)驱动器、电源(VDD)布线、静电放电(ESD)电路、多路复用(mux)电路、数据信号线、阴极接触部和其他功能元件。可以存在包括在显示组合件中的用于提供各种不同类型的额外功能(例如触摸感测或指纹识别功能)的多个外围电路。一些部件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自身上,通常在显示区域周围的区域中,在本公开中其被称为非显示区域和/或非有源区域。当这样的部件设置在显示面板中时,它们占据显示面板的很大一部分。大的非有源区域趋向于使显示面板庞大,使得难以将其合并到电子装置的壳体中。大的非有源区域还可能需要显示面板的很大一部分被过大的遮蔽物(例如,框、边界、覆盖材料)覆盖,导致装置缺乏美感。尺寸和重量在设计现代电子装置中至关重要。此外,有源区域尺寸与非有源区域尺寸相比的高比例(其有时被称为屏幕与边框比例)是最期望的特征之一。在以下方面存在限制:仅仅使用用于将部件连接到显示面板的单独的柔性印刷电路(FPC),对于更高的屏幕与边框比例非有源区域的尺寸可以减少多少。用于可靠地附接信号线和沿着显示面板的边缘扇出导线所需的空间仍然需要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有源区域中。非常期望使其上形成有非有源区域和具有像素的有源区域的基底基板弯曲。这将真正地使显示面板的需要隐藏在遮蔽物或装置壳体下方的非有源区域最小化。不仅基底基板的弯曲将使需要从视野中隐藏的非有源区域的尺寸最小化,而且还将开启各种不同的新的显示装置设计的可能性。然而,在提供这样的柔性显示器时存在各种不同的需要解决的新挑战。与显示像素一起直接形成在基底基板上的部件倾向于具有不能宽限的误差容许的非常小的尺寸。此外,这些部件需要形成在极薄的片上以提供柔性,使得这些部件对于在制造和/或使用显示器期间产生的各种机械和环境应力极其脆弱。进一步的复杂性产生于直接在具有显示像素的基底基板上制造的部件常常与那些像素的操作紧密相关的事实。如果不小心,来自柔性显示器的弯曲的机械应力可能不利地影响可靠性或甚至导致部件完全失效。即使其部件中的微小缺陷也可能对显示像素的性能和/或可靠性具有破坏性影响,结果废弃整个显示面板而无法修复。例如,电线中的几微米尺度的裂纹可能导致各种异常显示问题,并且甚至可能使显示面板的部分或若干行中的像素完全不激活。因此,当设计要在柔性基底基板上与显示像素一起制造的电导线方案时,必须考虑各种不同的特殊参数。简单地增加弯曲半径可能使得难以在使显示面板的基底基板弯折时获得任何显著的益处。因此,期望提供一种即使在来自极端弯曲半径的弯曲应力下也可以可靠地操作的柔性显示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涉及柔性显示器,其包括配线迹线的构造以承受弯曲应力来用于柔性显示器的可靠操作。在一个实施方案中,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基底层具有第一部、从第一部延伸的弯曲部、以及从弯曲部延伸的第二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单元,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单元设置在基底层的第一部的外表面上;在OLED显示单元上方的封装部;附接至基底层的第二部的印刷电路膜;以及微盖层,微盖层设置在基底层的弯曲部上方,其中微盖层布置成覆盖封装膜的设置在基底层的第一部上的一部分。微盖层可以布置成覆盖印刷电路膜的附接在基底层的第二部上的一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封装部包括聚合物膜,并且其中封装部的所述聚合物膜还设置在基底层的位于微盖层下方的弯曲部中。在一实施方案中,基底层包括阻止光穿过的阻光材料。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承膜附接在基底层的第一部的内表面上,并且第二支承膜附接在基底层的第二部的内表面上。第一支承膜和封装部布置成使得第一支承膜与封装膜相比朝向基底层的弯曲部进一步延伸出去。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支承膜和第二支承膜中的一者或二者具有朝向基底层的弯曲部延伸的凸缘。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第一支承膜与第二支承膜之间插入有支承构件。该支承构件具有平面主体部和圆化端部,其中圆化端部布置成朝向基底层的弯曲部。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在主体部的面对基底层的第一部的表面上的第一粘合剂层,和在主体部的面对基底层的第二部的表面上的第二粘合剂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承构件由塑料材料制成。支承构件的圆化端部的厚度可以大于支承构件的平面主体部的厚度。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承构件的圆化端部具有半球形形状,该半球形形状具有从主体部的中心轴朝向基底层的第一部偏移的中心。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承构件的圆化端部具有圆化端部的一部分位于主体部的中心轴上方并且圆化端部的另一部分位于主体部的中心轴下方的半球形形状。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圆化端部的位于支承构件的主体部的中心轴上方的部分大于圆化端部的位于支承构件的主体部的中心轴下方的部分。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粘合剂层比第二粘合剂膜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第一粘合剂层包括插入在两个粘合剂层之间的垫层。插入在两个粘合剂层之间的焊垫层可以是聚烯烃泡沫层。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支承构件可以由不锈钢片形成。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示例性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基本平坦部和弯曲部的示例性布置。图3A至3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的有源区域的示例性布置。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示例性显示装置中的部件的简化堆叠结构。图5示出了适用于便于显示装置的弯曲的弯曲图案的各种不同示例。图6A至6C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显示装置中的部件的示意性布置的截面图。图7A至7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多层导线和绝缘层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可以用于显示装置中的导线的示例性非分裂的应变减小迹线设计的示意图。图9A至9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具有以一定间隔分裂和合并的多条子迹线的示例性应变减小配线迹线设计的示意图。图10A至10B是围绕导线迹线的绝缘层的示例性构造的截面图。图11A至11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具有适合于使柔性显示器的穿过凹陷区域的修改部分的示例性应变减小配线迹线设计的示意图。图1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凹陷通道和裂纹偏转金属/绝缘迹线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12B至12C示出了设置在缺口线与弯曲容许部之间的缓冲蚀刻区域的示例性构造的示意图。图13A至13C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设置有微涂层的柔性显示器的示意图。图14A至14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的设置有微涂层的在弯曲状态下的柔性显示器的实施方案的示意图。图15示出了设置有用于改进微涂层的分散动力学的伸长的凹陷通道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柔性显示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包括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弯曲容许部;在所述第一部以及弯曲至所述第一部的后侧的所述第二部之间的支承构件;第一粘合剂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位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上表面上并定位于所述第一部;第二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位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上并定位于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相比所述第二粘合剂层进一步朝向所述弯曲容许部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2014.09.30 US 14/503,278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包括在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弯曲容许部;在所述第一部以及弯曲至所述第一部的后侧的所述第二部之间的支承构件;第一粘合剂层,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位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上表面上并定位于所述第一部;第二粘合剂层,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位于所述支承构件的下表面上并定位于所述第二部;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相比所述第二粘合剂层进一步朝向所述弯曲容许部延伸。2.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与所述支承构件接触,并且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与所述支承构件接触。3.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多层。4.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中的至少一者包括压敏粘合剂、泡沫型粘合剂、液体粘合剂、光固化粘合剂,或者衬垫材料。5.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还包括: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一粘合剂层之间的第一支承层;以及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二部和所述第二粘合剂层之间的第二支承层,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层相比所述第二粘合剂层进一步朝向所述弯曲容许部延伸。6.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支承层比所述第二支承层更长。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基底层,所述基底层具有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具有形成在其上的显示像素的有源区域,所述第二部在所述第一部和第二部之间的弯曲容许部处朝向所述基底层的下侧弯曲;在所述第一部之下在所述基底层的下侧的支承构件;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一部以及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第一支承层;以及在所述基底层的所述第二部和所述支承构件之间的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相天梁熙皙金成祐赵允东权世烈李塞里努里
申请(专利权)人: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