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8951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2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包括后视镜、后框和后视镜头,所述后视镜的内部设置有前框,所述前框的内部设置有镜面,所述镜面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在车尾驾驶位方位安装了后视镜头,拍摄的后车信息为模拟驾驶者观察视角,镜头为广角设计可以观察汽车后方三条车道的行车情况,镜片与显示屏双重模式切换使用,当路面上车辆较多不方便观察外侧后视镜时,或车内有乘客遮挡住后车玻璃时,可以打开模式按钮将后视镜镜面切换为显示屏,显示屏实时显示后车行驶状态,方便驾驶者了解路面信息,后视镜镜面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可以调节镜面倾斜角度,防止后车照射强光导致后视镜折射光线造成驾驶员出现眩光。

A rear view lens that can be used for the whole body

A rear view lens, including a rear view mirror, a rear frame and a rear view lens, is disclosed in the utility model. The interior of the rearview mirror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frame. The interior of the front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irror. The interior of the mirror is provided with a display screen; the rear view lens is installed at the rear driving position of the car and the post car letter is taken. The lens is a wide-angle design that can be used to observe the driving condition of the three lanes in the rear of the car. The lens and the display screen switch in double mode. When the vehicle is more inconvenient to observe the outer rear view mirror on the road, or when the passenger covers the rear car glass in the car, the mode button can be opened to the rear view mirror. The mirror surface switches to the display screen, the display of the vehicle is displayed in real time, the driver can understand the road information, and the light sensor is set on the mirror surface of the rearview mirror, which can adjust the angle of the mirror surface and prevent the rear view mirror from refraction of the rear view mirror to cause the driver to appear gl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
本技术属于车载后视镜
,具体涉及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
技术介绍
后视镜是驾驶员坐在驾驶室座位上直接获取汽车后方、侧方和下方等外部信息的工具。为了驾驶员操作方便,防止行车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人身安全,各国均规定了汽车上必须安装后视镜,且所有后视镜都必须能调整方向。内后视镜是为不用太大地变换驾驶中向前的视线即可确认后方情景的镜子。原有的车载后视镜在行车过程中用于驾驶员观察后方车辆情况时,由于在车内后视镜上只能观察到后车的四分之一,无法让驾驶员做出最佳的行车处理,当后驾驶位置上座有乘客时可能会遮挡后车窗,导致后视镜无法显示后车行驶情况,频繁的观看外侧后视镜会有视野的盲区,无法判断后车的驾驶情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原有的车载后视镜在行车过程中用于驾驶员观察后方车辆情况时,由于在车内后视镜上只能观察到后车的四分之一,无法让驾驶员做出最佳的行车处理,当后驾驶位置上座有乘客时可能会遮挡后车窗,导致后视镜无法显示后车行驶情况,频繁的观看外侧后视镜会有视野的盲区,无法判断后车的驾驶情况,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给驾驶员和乘客带来安全隐患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包括后视镜、后框和后视镜头,所述后视镜的内部设置有前框,所述前框的内部设置有镜面,所述镜面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的下方设置有模式按钮,所述模式按钮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且模式按钮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所述后框安装在后视镜的背面内部,且后框的左端下方设置有光敏传感器,所述光敏传感器的右侧设置有后盖,所述后盖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器,所述连接器的内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左侧设置有磁铁,且卡槽的下方设置有信号接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槽,且信号接收器的下方设置有电池槽,所述电池槽的顶部设置有合页,且电池槽上设置有铭牌,所述后视镜头的左端上方设置有信号发射器,且后视镜头的内部设置有后盖,所述镜头罩的后方设置有镜头,所述镜头的上方设置有补光灯,所述显示屏、指示灯、信号接收器、光敏传感器、信号发射器和补光灯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镜面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且镜面与显示屏的显示模式切换通过模式按钮控制。优选的,所述后盖与电池槽之间通过合页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前框与后框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补光灯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补光灯均安装在后视镜头的内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在车尾驾驶位方位安装了后视镜头,拍摄的后车信息为模拟驾驶者观察视角,镜头为广角设计可以观察汽车后方三条车道的行车情况,在车内后视镜上设置了显示屏,镜片与显示屏双重模式切换使用,当路面上车辆较多不方便观察外侧后视镜时,或车内有乘客遮挡住后车玻璃时,可以打开模式按钮将后视镜镜面切换为显示屏,显示屏实时显示后车行驶状态,方便驾驶者了解路面信息,减少了因后视镜观察范围小而导致交通事故的可能,后视镜镜面上设置有光敏传感器,可以调节镜面倾斜角度,防止后车照射强光导致后视镜折射光线造成驾驶员出现眩光,保障驾驶安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后视图图;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镜头结构示意图;图中:1-后视镜、2-前框、3-镜面、4-显示屏、5-调节按钮、6-指示灯、7-模式按钮、8-菜单按钮、9-后框、10-磁铁、11-卡槽、12-连接器、13-信号接收器、14-后盖、15-电池槽、16-铭牌、17-合页、18-光敏传感器、19-散热槽、20-后视镜头、21-镜头、22-信号发射器、23-补光灯、24-镜头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包括后视镜1、后框9和后视镜头20,后视镜1的内部设置有前框2,前框2的内部设置有镜面3,镜面3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4,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6,指示灯6的下方设置有模式按钮7,模式按钮7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8,且模式按钮7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8,后框9安装在后视镜1的背面内部,且后框9的左端下方设置有光敏传感器18,光敏传感器18的右侧设置有后盖14,后盖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器12,连接器12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1,卡槽11的左侧设置有磁铁10,且卡槽11的下方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3,信号接收器13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槽19,且信号接收器13的下方设置有电池槽15,电池槽15的顶部设置有合页17,且电池槽15上设置有铭牌16,后视镜头20的左端上方设置有信号发射器22,且后视镜头20的内部设置有后盖14,镜头罩24的后方设置有镜头21,镜头21的上方设置有补光灯23,显示屏4、指示灯6、信号接收器13、光敏传感器18、信号发射器22和补光灯2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为了使得驾驶者方便调节后视镜1为镜面3显示模式或显示屏4显示模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镜面3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4,且镜面3与显示屏4的显示模式切换通过模式按钮7控制。为了使得后盖14与电池槽15之间更好的转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后盖14与电池槽15之间通过合页17固定连接。为了使得后视镜1的前框2与后框9连接更加稳定,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前框2与后框9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为了使得后视镜头2在夜间拍摄时有清晰的图像,本实施例中,优选的,补光灯23共设置有六个,且六个补光灯23均安装在后视镜头20的内部。本技术中的光敏传感器18是利用光敏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传感器,它的敏感波长在可见光波长附近,包括红外线波长和紫外线波长,光传感器不只局限于对光的探测,它还可以作为探测元件组成其他传感器,对许多非电量进行检测,只要将这些非电量转换为光信号的变化即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接通外部电源,将后视镜1通过连接器12与汽车连接,光敏传感器18可以检测后窗入射光线,通过调节按钮5调整后视镜1的角度,防止驾驶员出现眩目,当路况较好时,直接使用后视镜1上的镜面3用来观察后车行驶情况,当路况较为拥挤或后排座位上有乘客遮挡后车窗时,按动模式按钮7,将后视镜1的显示方式调整为显示屏4显示,安装在汽车尾部驾驶员一侧的后视镜头21拍摄后车行驶情况,后视镜头20内设置有补光灯23可以使镜头21在夜间拍摄出较清晰的视频,视频信号通过信号发射器22实时传输至后视镜1上的信号接收器13上,在显示屏1上显示为后车行驶图像,方便驾驶者了解路面信息,减少因左右观察导致出现交通事故的可能,提高驾驶的安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包括后视镜(1)、后框(9)和后视镜头(2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1)的内部设置有前框(2),所述前框(2)的内部设置有镜面(3),所述镜面(3)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6),所述指示灯(6)的下方设置有模式按钮(7),所述模式按钮(7)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8),且模式按钮(7)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8),所述后框(9)安装在后视镜(1)的背面内部,且后框(9)的左端下方设置有光敏传感器(18),所述光敏传感器(18)的右侧设置有后盖(14),所述后盖(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器(12),所述连接器(12)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左侧设置有磁铁(10),且卡槽(11)的下方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3),所述信号接收器(13)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槽(19),且信号接收器(13)的下方设置有电池槽(15),所述电池槽(15)的顶部设置有合页(17),且电池槽(15)上设置有铭牌(16),所述后视镜头(20)的左端上方设置有信号发射器(22),且后视镜头(20)的内部设置有后盖(14),所述镜头罩(24)的后方设置有镜头(21),所述镜头(21)的上方设置有补光灯(23),所述显示屏(4)、指示灯(6)、信号接收器(13)、光敏传感器(18)、信号发射器(22)和补光灯(23)均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照全部车身的后视镜头,包括后视镜(1)、后框(9)和后视镜头(20),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视镜(1)的内部设置有前框(2),所述前框(2)的内部设置有镜面(3),所述镜面(3)的内部设置有显示屏(4),所述显示屏(4)的下方设置有指示灯(6),所述指示灯(6)的下方设置有模式按钮(7),所述模式按钮(7)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8),且模式按钮(7)的左侧设置有菜单按钮(8),所述后框(9)安装在后视镜(1)的背面内部,且后框(9)的左端下方设置有光敏传感器(18),所述光敏传感器(18)的右侧设置有后盖(14),所述后盖(14)的顶部设置有连接器(12),所述连接器(12)的内部设置有卡槽(11),所述卡槽(11)的左侧设置有磁铁(10),且卡槽(11)的下方设置有信号接收器(13),所述信号接收器(13)的左侧设置有散热槽(19),且信号接收器(13)的下方设置有电池槽(15),所述电池槽(15)的顶部设置有合页(17),且电池槽(15)上设置有铭牌(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任重陈永欢
申请(专利权)人:鹰潭市永威光电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