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背压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33733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6: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背压压缩机,低背压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排气管和油气分离装置,压缩机构设置在壳体内,压缩机构内具有压缩腔和高压排气腔,排气管连通高压排气腔,油气分离装置用于对排气进行油气分离,其中由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所得到的润滑油输送至压缩机构的运动部件,从而润滑运动部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低背压压缩机,可以将高压排气腔内的排气进行油气分离,并将分离的润滑油输送至低压侧的运动部件,保证润滑油顺利循环,保证低背压压缩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

Low back pressure compress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low back pressure compressor. The low back pressure compressor includes a shell, a compression mechanism, an exhaust pipe and an oil gas separation device. The compression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shell, the compression mechanism has a compression chamber and a high-pressure exhaust chamber, the exhaust pipe is connected to a high-pressure exhaust chamber, and the oil gas separation device is used for separating the oil and gas from the exhaust. The lubricating oil which is separated by the oil and gas separation device is transported to the moving parts of the compression mechanism, thereby lubricating the moving parts. According to the low back pressure compressor of the invention, the exhaust gas in the high pressure exhaust chamber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oil and gas, and the separated lubricating oil is transported to the moving parts of the low pressure side to ensure the smooth circulation of the lubricating oil and ensure the reliabi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low back pressure compress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背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低背压压缩机。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低背压压缩机中,高压侧排气分离的润滑油较难流回低压侧的油池,从而造成低背压压缩机的润滑油循环较为困难。由此,一方面导致较多的油积聚在高压侧,使得主油池内的润滑油量不足,影响到供油效果,造成压缩机性能和可靠性的恶化。另一方面,高压侧的油量增加后,高压侧的润滑油会随压缩气体一并排入至循环系统,影响系统能效。此外,高压侧的润滑油中会溶解大量的制冷剂,从而造成系统的制冷性能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润滑油顺利循环的低背压压缩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包括壳体、压缩机构、排气管和油气分离装置,所述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内具有压缩腔和高压排气腔,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高压排气腔,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用于对排气进行油气分离,其中由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所得到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机构的运动部件,从而润滑所述运动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可以将高压排气腔内的排气进行油气分离,并将分离的润滑油输送至低压侧的运动部件,保证润滑油顺利循环,保证低背压压缩机的可靠性和工作性能。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气缸、副轴承、曲轴和盖板,所述气缸内具有所述压缩腔,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副轴承上并与所述副轴承之间形成所述高压排气腔。进一步地,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高压排气腔的表面形成有高压油槽,所述高压油槽用于收集所述高压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并且所述高压油槽内的润滑油可向所述运动部件输送。更进一步地,所述低背压压缩机还包括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的进油端伸入到所述高压油槽内,所述回油组件的出油端朝向所述运动部件敞开。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和形成在所述副轴承内的回油孔,所述回油管部分地插入所述回油孔中,所述回油管的下端为进油端且伸入到所述高压油槽内,所述回油孔的上端为出油端且朝向所述运动部件。更进一步地,所述曲轴具有副轴段,所述副轴承具有曲轴支撑部,所述曲轴支撑部与所述副轴段对应且用于支承所述副轴段,所述回油孔的出油端贯穿所述曲轴支撑部的内周面,并且所述曲轴支撑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副轴段的外周面之间间隔开以形成第一回油狭缝,所述第一回油狭缝连通所述回油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回油狭缝下方的低压油池。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孔以相对所述副轴承倾斜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副轴承的曲轴支撑部内,所述回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副轴承的夹角为20°-70°,所述回油管以相同的倾斜方式部分地嵌入固定在所述回油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油孔的出油端的最上沿不低于所述副轴承的中间位置。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高压油槽为环绕所述副轴承的环形油槽,所述高压油槽的内周沿与所述副轴承的曲轴支撑部的外周面大体平齐,所述高压油槽的外周沿靠近所述曲轴支撑部的外周面。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高压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滤网。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高压排气腔的表面以小角度倾斜的方式向所述高压油槽延伸,从而由该表面对分离至该表面上的润滑油导流至所述高压油槽。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高压排气腔为环形,所述副轴承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高压排气腔和所述压缩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由排气阀片开闭,所述排气阀片和所述排气管分别位于所述曲轴的径向两侧。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高压排气腔内。可选地,所述运动部件为曲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回油孔以垂直于所述曲轴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副轴承内,所述回油管嵌入固定在所述回油孔内。更进一步地,所述回油管的外端穿出所述壳体外并与外置在所述壳体外的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高压排气腔为非环形,所述副轴承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高压排气腔和所述压缩腔的排气口,所述排气口由排气阀片开闭,所述排气阀片和所述排气管位于所述曲轴的同一侧,所述回油组件位于所述曲轴的另一侧。进一步地,所述油气分离装置设置在所述壳体之外。可选地,所述运动部件为曲轴。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所述低背压压缩机还包括回油通道,所述回油通道连通所述高压油槽和所述气缸内的滑片槽,所述滑片槽内的滑片通过往复运动而形成抽吸所述高压油槽内润滑油的抽吸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滑片槽的尾部形成有尾部储油槽,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尾部储油槽且下端连通所述高压油槽。更进一步地,所述滑片与所述滑片槽内形成有第二回油狭缝,所述第二回油狭缝的一端连通所述尾部储油槽且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气缸的内周面。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储油槽连通排气压力,且所述滑片槽的外端密封。进一步地,所述回油通道以平行于所述曲轴的方向形成在所述副轴承内,所述回油通道、所述尾部储油槽和所述高压油槽三者中油液流动截面最小的是回油通道。可选地,所述运动部件为滑片。可选地,所述回油通道的上端连通所述滑片槽的中部位置且下端连通所述高压油槽。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低背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低背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低背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4的低背压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低背压压缩机100,第一回油狭缝101,第二回油狭缝102,壳体1,压缩机构2,压缩腔201,高压排气腔202,高压油槽203,滤网204,排气口205,排气阀片206,回油通道207,滑片槽208,尾部储油槽209,主轴承21,气缸22,副轴承23,曲轴支撑部231,曲轴24,副轴段241,盖板25,滑片26,支撑弹簧27,排气管3,油气分离器4,回油组件5,回油管51,回油孔52,低压油池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低背压压缩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内具有压缩腔和高压排气腔;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高压排气腔;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用于对排气进行油气分离;其中由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所得到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机构的运动部件,从而润滑所述运动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压缩机构内具有压缩腔和高压排气腔;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高压排气腔;油气分离装置,所述油气分离装置用于对排气进行油气分离;其中由所述油气分离装置分离所得到的润滑油输送至所述压缩机构的运动部件,从而润滑所述运动部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构包括:主轴承、气缸、副轴承、曲轴和盖板,所述气缸内具有所述压缩腔,所述盖板设置在所述副轴承上并与所述副轴承之间形成所述高压排气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高压排气腔的表面形成有高压油槽,所述高压油槽用于收集所述高压排气腔内的润滑油,并且所述高压油槽内的润滑油可向所述运动部件输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油组件,所述回油组件的进油端伸入到所述高压油槽内,所述回油组件的出油端朝向所述运动部件敞开。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组件包括:回油管和形成在所述副轴承内的回油孔,所述回油管部分地插入所述回油孔中,所述回油管的下端为进油端且伸入到所述高压油槽内,所述回油孔的上端为出油端且朝向所述运动部件。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具有副轴段,所述副轴承具有曲轴支撑部,所述曲轴支撑部与所述副轴段对应且用于支承所述副轴段,所述回油孔的出油端贯穿所述曲轴支撑部的内周面,并且所述曲轴支撑部的内周面与所述副轴段的外周面之间间隔开以形成第一回油狭缝,所述第一回油狭缝连通所述回油孔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回油狭缝下方的低压油池。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以相对所述副轴承倾斜的方式形成在所述副轴承的曲轴支撑部内,所述回油孔的中心线与所述副轴承的夹角为20°-70°,所述回油管以相同的倾斜方式部分地嵌入固定在所述回油孔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孔的出油端的最上沿不低于所述副轴承的中间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槽为环绕所述副轴承的环形油槽,所述高压油槽的内周沿与所述副轴承的曲轴支撑部的外周面大体平齐,所述高压油槽的外周沿靠近所述曲轴支撑部的外周面。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油槽的上表面设置有滤网。11.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背压压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的朝向所述高压排气腔的表面以小角度倾斜的方式向所述高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斌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