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液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3011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4: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液仪装置,其包括分液装置、储液瓶、连接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储液瓶的加液管、加压装置、连接所述储液瓶与所述加压装置的增压管。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状的壳体、偏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的刻度调节装置与偏心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下部的推筒装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分液仪装置,设置了加压装置,与分液装置配合工作,能够保证分液仪的储液腔中液体的充满和保持一定压力,从而保证分液足量,分液量可控;加液管长度不限,可原地涉及所有试管,降低了漏加、重复加液现象;减少了分液仪移动次数,降低了分液仪移动过程中污染试管(主要是Mn、Pb污染)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分液人员的是适度。

A liquid separator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liquid separator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a liquid storage bottle, a liquid adding pipe connected with the liquid storage bottle, a pressurizing device, a pressurizing tube connected with the storage liquid bottle and the pressurizing device. The 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includes a cylindrical shell, a scale adjusting device which is eccentric to the upp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and a push tube device which is eccentric fixed to the lower part of the inner cavity of the shell. The beneficial effect produced by the above technical scheme lies in that the hydraulic separator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ets a pressurizing device to cooperate with the liquid separation device to ensure the liquid filling and maintain a certain pressure in the liquid storage chamber of the liquid separator, so as to guarantee the full volume of the liquid and the amount of the liquid to be controlled, and the length of the liquid pipe is not limited. It can be involved in all the test tubes, reducing the phenomenon of leakage and adding fluid, reducing the movement times of the liquid separator, reducing the pollution test tube (mainly Mn, Pb pollution) during the movement of the liquid separator,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ncreasing the personnel of the liqui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液仪装置
本技术涉及实验设备
,主要涉及一种分液仪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实验室现用分液仪导管臂固定且长度有限,不能原地涉及所有试管,需不断移动分液仪进行加液,经常出现漏加、重复加液现象;分液仪在移动过程中污染试管(主要是Mn、Pb污染)情况严重;长时间移动分液仪使分液人员臂力不支,降低了分液效率。因此,急需一种分液仪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连续分液、无污染、分液效率高、操作舒适的排液量可控分液仪装置。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液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液装置、储液瓶、连接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储液瓶的加液管、加压装置、连接所述储液瓶与所述加压装置的增压管;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状的壳体、偏心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的刻度调节装置与偏心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下部的推筒装置;所述刻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上部的导向板、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板上的滑杆、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杆上的刻度调节螺母与设置于所述刻度调节螺母内的调节螺杆,转动所述螺母使所述调节螺杆升降;所述推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内腔下部的推筒、与所述推筒配合的活塞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且与所述推筒连通的加液头,所述推筒与加液头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筒内的活塞头、设置在所述活塞头上的推杆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杆顶端的排液按钮,所述活塞头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所述排液按钮与所述调节螺杆接触,所述排液按钮与所述推筒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壳体侧壁设置有缝隙,所述排液按钮通过所述缝隙控制所述活塞头上下移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外侧设置有与所述按钮对应的刻度线。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筒装置顶部设置有与推杆相配合的密封塞。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管上设置有分流接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增压管上设置有压力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加压装置上设置有过滤棉。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所述的分液仪装置,设置了加压装置,与分液装置配合工作,能够保证分液仪的储液腔中液体的充满和保持一定压力,从而保证分液足量,分液量可控;加液管长度不限,可原地涉及所有试管,降低了漏加、重复加液现象;减少了分液仪移动次数,降低了分液仪移动过程中污染试管(主要是Mn、Pb污染)现象;降低了劳动强度,增加分液人员的是适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B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分液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刻度调节螺母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刻度调节螺母的俯视图。其中:1.壳体;2.调节螺杆;3.刻度调节螺母;4.排液按钮;5.复位弹簧;6.推杆;7.第一单向阀;8.加液头;9.第二单向阀;10.密封塞;11.加液管;12.分液接头;13.储液瓶;14.试验台;15.压力表;16.增压管;17.过滤棉;18.加压装置;19.刻度线;20.缝隙;21.导向板;22.滑杆;23.滑杆槽;24.孔;25.活塞头;26.推筒;27.加液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如图1所示,该分液仪装置包括分液装置、储液瓶13、连接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储液瓶13的加液管11、加压装置18、连接所述储液瓶13与所述加压装置18的增压管16。所述加液管11与加液接口27相连接,加液管11上可设置分液接头分液接头12,可以连接多个分液装置;所述储液瓶13放置在试验台14上,用于存放液体等;所述加压装置18可为储液瓶13提供压力,且所述增压管16上设置了压力表15,所述压力表15包含压力调节机构,可以调节输送压力的大小,并且所述增压装置18上的进气口处还设置了过滤棉17,可过滤空气,使纯净的空气进入加压装置。由于所述增压管16可以为储液瓶13提供恒压,因此所述分液接头12接若干个加液管时可同时工作,且分液距离不局限。如图1-4所示,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状的壳体1、偏心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的刻度调节装置与偏心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的推筒装置。如图1、图2、图4、图5和图6所示,所述刻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的导向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板21上的滑杆2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杆22上的刻度调节螺母3与设置于所述刻度调节螺母3内的调节螺杆2,转动所述螺母3使所述调节螺杆2升降。所述导向板21可保证调节螺杆2上下调动时位置不发生偏移。所述滑杆22上设置有凸起,与所述刻度调节螺母22上的滑杆槽23相配合,所述刻度调节螺母22可在滑杆上水平周向转动。转动所述刻度调节螺母22可带动调节螺杆2上下移动,从而推动排液按钮4和推杆6上下移动,达到调节刻度的目的;所述推杆6上的活塞头25也随之移动,改变推筒6下部内腔的大小。推筒6下部内腔的储液量多少与壳体1外部的刻度线19大小相对应;可转动所述刻度调节螺母3,以所述排液按钮4上的指针为参照,对照刻度线19调节排液量多少。所述推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的推筒26、与所述推筒26配合的活塞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部且与所述推筒26连通的加液头8,所述推筒26与加液头8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活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筒26内的活塞头25、设置在所述活塞头25上的推杆6和设置在所述推杆6顶端的排液按钮4,所述活塞头2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9。所述排液按钮4与所述调节螺杆2接触,所述排液按钮4与所述推筒26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所述壳体1侧壁设置有缝隙20,所述排液按钮4通过所述缝隙20控制所述活塞头25上下移动。所述推杆6与推筒26上部孔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塞10,可增加推筒6的密封性。所述活塞头25外侧与推筒26接触处设置有密封圈,排液时,可保证推筒26上下腔之间的密闭性,确保排液精准。所述第一单向阀7与第二单向阀9都只能单向向下排液,液体不发生回流现象。所述推杆6上部与排液按钮4固定连接,当按下所述排液按钮4并向下推动时,所述复位弹簧5被压缩,所述推杆6带动活塞头25向下运动,将推筒26下部空腔内的液体排出。松开排液按钮4,在复位弹簧5作用下,所述推杆6和活塞头25复位。刻度调节过程中及复位后,在所述复位弹簧5作用下,所述排液按钮4上部与调节螺杆2下端面始终接触。在排液过程中,由于加压装置18的作用,加液管11始终有液体不断输送至推筒26上部的内腔,复位过程中液体通过第二单向阀9将推筒26下部的内腔填满。复位过程中进入推筒26下部的内腔的液体量与排出的液体量相同。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液仪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液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液装置、储液瓶(13)、连接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储液瓶(13)的加液管(11)、加压装置(18)、连接所述储液瓶(13)与所述加压装置(18)的增压管(16);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状的壳体(1)、偏心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的刻度调节装置与偏心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的推筒装置;所述刻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的导向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板(21)上的滑杆(2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杆(22)上的刻度调节螺母(3)与设置于所述刻度调节螺母(3)内的调节螺杆(2),转动所述刻度调节螺母(3)可使所述调节螺杆(2)升降;所述推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的推筒(26)、与所述推筒(26)配合的活塞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部且与所述推筒(26)连通的加液头(8),所述推筒(26)与加液头(8)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活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筒(26)内的活塞头(25)、设置在所述活塞头(25)上的推杆(6)和固定设置在所述推杆(6)顶端的排液按钮(4),所述活塞头(25)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9);所述排液按钮(4)与所述调节螺杆(2)接触,所述排液按钮(4)与所述推筒(26)之间设置有复位弹簧(5),所述壳体(1)侧壁设置有缝隙(20),所述排液按钮(4)通过所述缝隙(20)控制所述活塞头(25)上下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仪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分液装置、储液瓶(13)、连接所述分液装置与所述储液瓶(13)的加液管(11)、加压装置(18)、连接所述储液瓶(13)与所述加压装置(18)的增压管(16);所述分液装置包括筒状的壳体(1)、偏心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的刻度调节装置与偏心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的推筒装置;所述刻度调节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上部的导向板(21)、固定设置于所述导向板(21)上的滑杆(22)、滑动设置于所述滑杆(22)上的刻度调节螺母(3)与设置于所述刻度调节螺母(3)内的调节螺杆(2),转动所述刻度调节螺母(3)可使所述调节螺杆(2)升降;所述推筒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腔下部的推筒(26)、与所述推筒(26)配合的活塞机构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底部且与所述推筒(26)连通的加液头(8),所述推筒(26)与加液头(8)之间设置有第一单向阀(7);所述活塞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推筒(26)内的活塞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娜张晔
申请(专利权)人:石家庄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