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288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按照污水的流向依次包括过滤单元、加压泵和换热单元,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箱体和过滤转筒,所述的过滤转筒设置于所述的过滤箱体内,并与所述的过滤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的过滤转筒和过滤箱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过滤转筒的左端设置有污水进水口,且进水管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所述过滤转筒的内部,所述过滤转筒的右端开口,所述过滤转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成螺旋状的导料板。所述过滤箱体的右侧壁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箱。该换热设备通过在换热器的前侧设置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污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到换热器内,对换热器造成影响。

A heat exchanger applied to heat transfer in sewag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 device applied to the heat transfer of sewage. According to the flow direction of the sewage, the filter unit, the pressure pump and the heat exchange unit are in turn. The filter unit includes a filter box and a filter cylinder. The filter barrel is arranged in the filter box and is rotated and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box. . A driv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ltering drum and the filtering box. The left end of the filter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sewage inlet, and the inlet pipe is entered into the inner of the filter tube through the water intake, and the right end of the filter barrel is opened, and the inner wall of the filter barrel is provided with a spiral shaped guide plate. The right wall of the filter box is position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filter drum and is provided with a waste bin. By setting the filter on the front side of the heat exchanger, the heat exchanger filters the sewage, thus avoiding the impurities in the sewage directly into the heat exchanger and affecting the heat exchang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能源消耗大国,在工业产业中传统产业占了较大的比重。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有许多的能量最终以热传递的方式转移到了污水当中去。例如我国的工业污水年排放量约400亿吨,其中有20%-30%为中高温污水,排放温度分别在50℃和80℃以上,如不对这部分能量进行充分的回收与利用,势必会造成能源的浪费,并且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是由于污水中普遍含有大量的纤维、毛絮等杂质,无法直接进入换热设备,若直接进行换热,会造成换热设备的清理频率极高,且不利于后续污水处理流程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该设备通过在换热器的前侧设置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污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到换热器内,对换热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按照污水的流向依次包括过滤单元、加压泵和换热单元,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箱体和过滤转筒,所述的过滤转筒设置于所述的过滤箱体内,并与所述的过滤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的过滤转筒和过滤箱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过滤转筒的左端设置有污水进水口,且进水管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所述过滤转筒的内部,所述过滤转筒的右端开口,所述过滤转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成螺旋状的导料板;所述过滤箱体的右侧壁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箱。所述过滤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进一步地,所述过滤转筒的左端位于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筒,且所述的驱动筒向外侧延伸突出于所述过滤箱体的外部,所述的驱动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上的电机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转筒同轴布置的左安装筒和右安装筒,所述的左安装筒和右安装筒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过滤转筒相配合的滚轮,所述右安装筒的下部设置有落料孔。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箱体的左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转筒同轴布置的左安装筒,所述的左安装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过滤转筒相配合的滚轮,所述废料箱的左侧壁的上侧面呈弧形,所述废料箱的左侧壁的左侧面上设置有截面呈L型的弧形安装板,且所述的弧形安装板和废料箱左侧壁共同形成了U型槽,所述的U型槽内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转筒相配合的滚轮。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的出水口朝下。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箱体上固定设置有光源,所述过滤转筒的内部设置有与光敏电阻。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箱体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的外侧设置有若干个喷射管。进一步地,所述的过滤箱体内设置有液位计。进一步地,所述的换热单元采用板式换热器,且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污水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采暖水侧的换热面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在换热器的前侧设置过滤装置,对污水进行过滤,从而避免了污水中的杂质直接进入到换热器内,对换热器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2、具有自动排污功能,通过在过滤转筒内设置螺旋状的导料板,这样在污水下落的同时,杂质也会随着导料板的转动向后运动,并最终从过滤转筒的右端排出,落入到废料箱内。3、通过在过滤转筒内设置光敏电阻,在过滤转筒外设置光源,从而检测附着在过滤转筒内的污垢的厚度,并通过喷射管进行及时的冲洗,一方面保证了过滤转筒的正常运行,另一方面省去了反复拆卸进行清洗的麻烦,提高了工作效率。4、通过将进水管的出水口设置成朝下的方式,避免从进水管进入到过滤转筒内的污水直接冲到过滤转筒的右端,即出口处,保证对污水的充分过滤。附图说明图1为污水换热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过滤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中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过滤转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过滤箱体右侧壁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二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C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过滤单元,11-过滤箱体,111-出水口,112-上部侧板,113-下部侧板,114-台阶板,115-通孔,12-过滤转筒,121-驱动筒,122-从动齿轮,123-导料板,124-光敏电阻,131-左安装筒,132-右安装筒,133-滚轮,14-电机,141-主动齿轮,15-进水管,16-废料箱,161-安装板,17-光源,18-喷射管,19-液位计,2-加压泵,3-换热单元。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按照污水的流向依次包括过滤单元1、加压泵2和换热单元3。如图2所示,所述的过滤单元1包括一过滤箱体11,所述的过滤箱体11内位于所述过滤箱体11的上部设置有过滤转筒12。所述过滤箱体11的下部设置有与所述过滤箱体11内部空间相连通的出水口111。所述的出水口111与加压泵2的进水口相连,加压泵2的出水口111与所述换热单元3的进水口相连。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换热单元3采用板式换热器。进一步地,为了适应污水换热,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污水侧横截面积大于所述板式换热器采暖水侧的换热面积,优选的,所述板式换热器的污水侧横截面积为所述板式换热器采暖水侧的换热面积3.5倍。这样较宽的流道能够使固体颗粒流通顺畅不易积存。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箱体11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12的外侧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转筒12同轴布置的左安装筒131和右安装筒132,所述的左安装筒131和右安装筒132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过滤转筒12相配合的滚轮133,且多个所述的滚轮133沿圆周方向均布。所述的过滤转筒12可以通过滚轮133进行自转。优选的,设置于所述左安装筒131和右安装筒132上的滚轮133数量均至少为三个。如图5所示,所述的过滤转筒12为左端封闭右端开口的筒状结构,且所述过滤转筒12的左端(即封闭端)设置有污水进水口。所述过滤转筒12的圆柱侧壁上布满有漏水孔。所述过滤转筒12的内侧圆柱侧壁上设置有成螺旋状的导料板123。如图2所示,所述过滤箱体11的右侧壁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12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箱16,所述的废料箱16用于接受来自过滤转筒12的过滤杂质。所述右安装筒132的下部设置有允许杂质通过的落料孔。如图3所示,所述过滤转筒12的左端位于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驱动筒121,且所述的驱动筒121向外侧延伸突出于所述过滤箱体11的外部,进水管15通过驱动筒121进入到所述过滤转筒12的内部。进一步地,由于污水进入到过滤转筒12内时具有一定的压力,为了避免具有一定压力的污水直接冲向过滤转筒12的右端,即开口端,未经过过滤就进入到过滤箱体11的下部。如图3所示,所述进水管15的出水口111朝下。作为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所述的进水管15的出水端为向下弯折的直角弯管。如图3所示,所述的驱动筒121上位于所述过滤箱体11的外部设置有从动齿轮122,与所述的从动齿轮122相啮合的主动齿轮141设置于电机14的输出轴上,所述的电机14通过电机14安装架与所述的过滤箱体11固定连接。在这里所述的电机14和驱动筒121之间通过齿轮传统只是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所述的电机14和驱动筒121之间还可以通过链传动或是皮带传动实现对驱动筒121的驱动。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按照污水的流向依次包括过滤单元、加压泵和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箱体和过滤转筒,所述的过滤转筒设置于所述的过滤箱体内,并与所述的过滤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的过滤转筒和过滤箱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过滤转筒的左端设置有污水进水口,且进水管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所述过滤转筒的内部,所述过滤转筒的右端开口,所述过滤转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成螺旋状的导料板;所述过滤箱体的右侧壁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箱;所述过滤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按照污水的流向依次包括过滤单元、加压泵和换热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过滤单元包括过滤箱体和过滤转筒,所述的过滤转筒设置于所述的过滤箱体内,并与所述的过滤箱体转动连接;所述的过滤转筒和过滤箱体之间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过滤转筒的左端设置有污水进水口,且进水管通过进水口进入到所述过滤转筒的内部,所述过滤转筒的右端开口,所述过滤转筒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成螺旋状的导料板;所述过滤箱体的右侧壁上位于所述过滤转筒的下方设置有废料箱;所述过滤箱体的下部设置有出水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转筒的左端位于所述进水口的外侧设置有驱动筒,且所述的驱动筒向外侧延伸突出于所述过滤箱体的外部,所述的驱动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固定设置于所述过滤箱体上的电机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污水换热的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箱体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的过滤转筒同轴布置的左安装筒和右安装筒,所述的左安装筒和右安装筒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多个与所述的过滤转筒相配合的滚轮,所述右安装筒的下部设置有落料孔。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良杨朋王超王正刚郝连杰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国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