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59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包括下底座、支撑臂、横梁以及夹具,所述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腔,下底座上设置有铣面工位,在铣面工位处设置有铣轴承机构,所所述支撑臂上安装有一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安装有清洗装置,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抓取机构;通过带动杆、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和第三支撑座将安装盘固定在竖直平面上,在通过第二电机上的第三齿轮与带动杆上的外齿环啮合,用电机带动安装盘转动使得位于安装盘上夹持部内的轴承都能得到铣面,在铣面的过程中清洗装置可以轴承进行清洗。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简单合理,成本低,大大提高了铣外圈的效率,减少因为一些肥料留在轴承上,在摩擦过程中损坏轴承从而减小废品率。

A processing device for bearing outer r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rocessing device for a bearing outer ring, which includes a lower base, a support arm, a crossbeam and a fixture. The lower bas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avity, a milling face is set on the lower base, a milling bear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at the milling surface work position, and a mounting bar is installed on the support arm. The mounting bar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bar. The mounting bar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bar. The mounting bar is installed on the mounting bar. There is a cleaning device, and a grab mechanism is installed on the beam. The mounting plate is fixed on the vertical plane by the driving rod, the first support seat, the second support seat and the third support seat, and the third gear on the second motor is meshed with the outer ring gear ring on the driving rod, and the motor drives the mounting plate to rotate on the mounting plate. Bearings in the bearing part can be milled. During the milling process, the cleaning device can be used for bearing cleaning. The design of the invention is simple and reasonable and the cost is low. The efficiency of the milling outer ring is greatly improved, because some fertilizer is left on the bearing, and the bearing is damaged during the friction process to reduce the waste product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轴承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轴承在机械传动过程中起固定和减少载荷摩擦系数的部件,对尺寸和机械性能要求精度比较高。轴承一般由内圈、外圈、保持架、滚动体、和密封圈等构成,内圈一般与轴固定,外圈一般与转轮固定。在轴承的制造过程中,各零部件分别加工成型,最后装配一体,轴承外圈的加工工艺主要分为以下步骤:外圈热处理、磨削双端面、精磨外圈外圆、精磨外圈沟道、修磨外圈外径,这种工艺比较成熟,大部分厂家都采用此工艺,其中在进行车外圆时,需要先将物料夹紧进行固定,然后车刀进行车销,其中送料、放料人工操作劳度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提供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铣轴的效率不高,并且操作复杂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包括下底座、支撑臂、横梁以及夹具,所述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腔,下底座上设置有铣面工位,在铣面工位处设置有铣轴承机构,所所述支撑臂上安装有一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安装有清洗装置,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铣轴承机构包括转动机构、铣刀、支撑组件以及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支撑臂、横梁以及夹具,所述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腔,下底座上设置有铣面工位,在铣面工位处设置有铣轴承机构,所所述支撑臂上安装有一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安装有清洗装置,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铣轴承机构包括转动机构、铣刀、支撑组件以及旋转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第一旋转轴和第一齿轮,在下底座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穿过有一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旋转轴能相对安装座旋转,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位于安装座外的一端且靠近离心机构,所述第一旋转轴安装有位于第二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轴承外圈加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底座、支撑臂、横梁以及夹具,所述下底座上开设有安装腔,下底座上设置有铣面工位,在铣面工位处设置有铣轴承机构,所所述支撑臂上安装有一安装条,所述安装条上安装有清洗装置,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抓取机构;所述铣轴承机构包括转动机构、铣刀、支撑组件以及旋转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安装座、第一安装臂、第二安装臂、第一旋转轴和第一齿轮,在下底座上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内开设有第二空腔,第二空腔穿过有一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中心线与水平方向平行,第一旋转轴能相对安装座旋转,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第一旋转轴位于安装座外的一端且靠近离心机构,所述第一旋转轴安装有位于第二空腔内的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旋转轴伸出安装座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伞齿轮,所述第一安装臂从安装座顶部穿入至第二空腔内,在第一安装臂穿过且固定有由安装座顶面支撑的第一支撑环,在所述第一安装臂伸入第二空腔的端部安装有位于竖直方向上的第一条形柱,第一安装臂能相对安装座围绕第一条形柱的中心线旋转,在第一条形柱上安装有第三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与第三伞齿轮啮合,所述下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一条形柱平行的第二条形柱,并且第二条形柱能相对底座转动,所述第二条形柱远离下底座的端部固接在第二安装臂上,所述第二条形柱上安装有第四伞齿轮,所述第四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安装臂上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安装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杆与铣刀相连,第一气缸的伸缩方向位于竖直方向上;在下底座上安装有位于铣面工位处的第一支撑组件,第一支撑组件包括:第二安装臂、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以及第三支撑座,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以及第三支撑座均立于铣刀下方且位于铣面工位处,第二支撑座位于第一支撑座与第三支撑座之间,第一支撑座位于第二支撑座靠近第二安装臂一侧;旋转驱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以及第三齿轮,夹具包括:安装盘、带动轴、外齿环以及至少两夹持部,带动轴穿过且固定有安装盘,每一夹持部到带动轴中心线的距离均相等,带动轴第一端的端面凹陷形成插入孔,第二安装臂远离第二条形柱的端部安装有能插入至插入孔内的插入轴,且插入轴插入插入孔内后带动轴能相对插入轴旋转,带动轴第一端由第一支撑座支撑,带动轴第二端穿过且固定有外齿环,带动轴第二端由第二支撑座支撑,在外齿环下方与外齿环啮合有第三齿轮,在第三支撑座上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转轴穿过第三支撑座且与第三齿轮的中心固定;第二安装臂能将带动轴第二端端面压紧在第三支撑座上;每一夹持臂均用于夹持轴承,轴承被夹持后轴承的一端面冒出夹持部且位于竖直方向上,当安装盘将一夹持部上的轴承旋转到顶部后铣刀能对轴承冒出所述夹持臂的端面进行铣面;所述横梁上开设有供抓取机构滑动的滑动槽,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一端连接到横梁上,液压杆另一端连接外壳体,液压杆的伸缩方向在竖直方向上,所述外壳体下方连接有伸缩杆下方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下方安装有用于吸附轴承的吸盘,所述吸盘两侧有两组机械抱爪,机械抱爪均能转动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江津区津星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