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825073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1: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细沙系统,所述细沙系统包括第三水池、第六水池、第一旋流分离器、第二旋流分离器和细沙脱水机,所述第三水池中储存有泥浆,所述第三水池设有第一泥浆泵,所述第一泥浆泵将所述第三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输送至所述第六水池,所述第六水池设有第二泥浆泵,所述第二泥浆泵将所述第六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经所述细沙脱水机脱水后得到细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细沙系统,并对细沙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有机结合,能分离得到细沙,有效了回收了建筑垃圾。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syste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building waste treatment system, including a fine sand system, which includes a third pool, a sixth pool, a first cyclone separator, a second swirling separator and a fine sand dehydrator. The third pool is stored with mud, and the third pool has a first mud pump. The first mud pump will be the first slurry pump. The mud in the third pool is transported to the first cyclone separator, the fine sand separated by the first cyclone separator is transported to the sixth pool, and the sixth pool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ud pump, and the second mud pump conveyed the mud in the sixth pool to the second cyclone separator, the second cyclone. The fine sand separated from the separator is fine after being dehydrated by the fine sand dehydrator. The construction waste treatment system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provides the fine sand system by setting the fine sand system, and can separate the fine sand and effectively recover the building garbag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垃圾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进行建设、铺设或拆除、修缮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土、弃料、淤泥及其他废弃物。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业也同时快速发展,相伴而产生的建筑垃圾日益增多,中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1/3以上。以500-6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推算,到2020年,我国还将新增建筑面积约300亿平方米,新产生的建筑垃圾将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数字。然而,绝大部分建筑垃圾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露天堆放或填埋,耗用大量的征用土地费、垃圾清运费等建设经费,同时,清运和堆放过程中的遗撒和粉尘、灰砂飞扬等问题又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建筑垃圾的处理方式目前主要是采用分拣、破碎等技术进行有限的回收利用,且回收的建筑垃圾中包含成分复杂,不能用作新建工程的主料,只能作为辅料利用,对建筑垃圾的消化量小。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能有效的回收建筑垃圾。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细沙系统,所述细沙系统包括第三水池、第六水池、第一旋流分离器、第二旋流分离器和细沙脱水机,所述第三水池中储存有泥浆,所述第三水池设有第一泥浆泵,所述第一泥浆泵将所述第三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输送至所述第六水池,所述第六水池设有第二泥浆泵,所述第二泥浆泵将所述第六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经所述细沙脱水机脱水后得到细沙。其中,还包括第一水池,所述第三水池与所述第一水池通过第一水渠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水池中进行洗沙,悬浮于水中的细沙和泥浆经所述第一水渠流入所述第三水池中。其中,所述细沙系统还包括第四水池、第五水池、第三旋流分离器、第四旋流分离器和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水池设有第三泥浆泵,所述第三泥浆泵将所述第四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五水池设有第四泥浆泵,所述第四泥浆泵将所述第五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和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经所述第四输送带输送至所述第六水池。其中,还包括用于洗沙的第二水池和洗沙机,所述第四水池与所述第二水池通过第二水渠相连,所述第五水池与所述洗沙机通过第三水渠相连,所述第二水池中悬浮于水中的细沙和泥浆经所述第二水渠流入所述第四水池中,所述洗沙机中悬浮于水中的细沙和泥浆经所述第三水渠流入所述第五水池中。其中,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和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布置呈一直线,所述第四输送带布置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和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的出口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和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布置呈一直线,所述第四输送带布置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和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的出口位置。其中,所述第一水渠设有分筛设备,以用于捞起所述第一水渠中的杂物。其中,还包括第五输送带,所述第五输送带与所述细沙脱水机连接,所述细沙脱水机脱水后的细沙由所述第五输送带运走。其中,所述细沙脱水机包括筛箱和支撑件,所述筛箱由所述支撑件支撑,所述支撑件具有减震功能,所述筛箱包括筛面、第一侧框和第二侧框,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相对设于所述筛面两侧,所述第一侧框和所述第二侧框之间设有第一横梁,所述第一横梁上固接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分别连接有偏心块(未图示),且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反方向同步旋转,所述偏心块形成两个振动器,所述两个振动器产生的离心力沿振动方向的分力叠加,反向离心力抵消,以使所述筛箱沿直线方向做周期性往复运动,所述筛面开设筛孔,所述筛孔的尺寸小于细沙的尺寸。其中,所述筛孔601的尺寸为0.005~0.035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通过设置细沙系统,并对细沙系统中的各个设备进行有机结合,能分离得到细沙,有效了回收了建筑垃圾。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水循环系统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的第一旋流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一种实施方式中的进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4a中的进料机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分离机的结构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分离机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分离机的第一圆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d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废料分离机的筛网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捞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捞沙机的翻斗的结构示意图;图7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筛沙机的结构示意图;图7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筛沙机的第一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筛沙机的第二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a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洗沙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8a中的洗沙机的转轮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8c是图8a中的洗沙机的筛板结构示意图;图8d是图8a中的洗沙机的平板结构示意图;图8e是图8a的洗沙机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9a是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振动脱水筛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b是图9a中的振动脱水筛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9c是图9a中的振动脱水筛的筛面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0a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泥浆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0b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泥浆分离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10c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泥浆分离装置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一种较佳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包括粗沙系统100、细沙系统200、泥系统300和水循环系统400,所述粗沙系统100与所述细沙系统200连接,所述细沙系统200与所述泥系统300连接,所述水循环系统40分别对所述粗沙系统100、所述细沙系统200和所述泥系统300供水,所述粗沙系统100进料,在制得粗沙过程中产生的泥浆进入所述细沙系统200,所述细沙系统200在制得细沙过程中产生的泥浆进入所述泥处理系统300,所述泥处理系统300制得泥饼过程中产生的水进入所述水循环系统400。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粗沙系统100、细沙系统200、泥系统300和水循环系统400,并对各个系统进行有机结合,能分离得到粗沙、细沙和泥,并能实现水的循环利用,有效了回收了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建筑垃圾处理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细沙系统,所述细沙系统包括第三水池、第六水池、第一旋流分离器、第二旋流分离器和细沙脱水机,所述第三水池中储存有泥浆,所述第三水池设有第一泥浆泵,所述第一泥浆泵将所述第三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输送至所述第六水池,所述第六水池设有第二泥浆泵,所述第二泥浆泵将所述第六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经所述细沙脱水机脱水后得到细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细沙系统,所述细沙系统包括第三水池、第六水池、第一旋流分离器、第二旋流分离器和细沙脱水机,所述第三水池中储存有泥浆,所述第三水池设有第一泥浆泵,所述第一泥浆泵将所述第三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输送至所述第六水池,所述第六水池设有第二泥浆泵,所述第二泥浆泵将所述第六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二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经所述细沙脱水机脱水后得到细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水池,所述第三水池与所述第一水池通过第一水渠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水池中进行洗沙,悬浮于水中的细沙和泥浆经所述第一水渠流入所述第三水池中。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沙系统还包括第四水池、第五水池、第三旋流分离器、第四旋流分离器和第四输送带,所述第四水池设有第三泥浆泵,所述第三泥浆泵将所述第四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五水池设有第四泥浆泵,所述第四泥浆泵将所述第五水池内的泥浆输送至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一旋流分离器、所述第三旋流分离器和所述第四旋流分离器分离出的细沙经所述第四输送带输送至所述第六水池。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筑垃圾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洗沙的第二水池和洗沙机,所述第四水池与所述第二水池通过第二水渠相连,所述第五水池与所述洗沙机通过第三水渠相连,所述第二水池中悬浮于水中的细沙和泥浆经所述第二水渠流入所述第四水池中,所述洗沙机中悬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晓丹林秋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万佳晟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