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爱国专利>正文

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23782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03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包括机架,且所述机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轮子,所述机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与出料斗相适配的出料口,且所述出料斗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机架的侧面依次设置有出渣口和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出渣口的上方,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支撑台的一端与所述机架侧面不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侧面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机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远离所述支撑台侧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上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有益效果为: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可对小麦进行多次脱粒,能够高效的完成小麦脱粒工作。

A screw type threshing device for whea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crew type wheat threshing device, including a fram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number of wheels. The bottom sid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material outlet suitable for the hopper, and the hopper is fixed on the outlet. The side of the frame is sequ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slag outlet and a slag outlet. The support table is located above the slag outlet, and the interior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and one end of the baffle is close to the side of the rac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partition is fixed on the side of the rack, and the septum and the top surface and bottom face of the frame are respectively respectively. A feeding hopper is arranged at the side of the upper chamber away from the supporting platform, and a spiral rod is arranged inside the upper cavity.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safety and reliability, multiple threshing of wheat, and efficient threshing of whea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农业脱粒机械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大型农用收割机也被普遍应用,但是其价格高,且针对小块林带农田无法进行作业,故常需要人们进行手工收割,但是其脱粒却成了问题,故小麦脱粒装置在此时发挥了它的便捷性和优越性。目前,市场上的小麦脱粒装置脱粒不彻底,工作效率底,且易抛洒粮食,耗时耗力,其间接地加强了人的劳动压力。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包括机架,且所述机架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轮子,所述机架的底面一侧设置有与出料斗相适配的出料口,且所述出料斗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上,所述机架的侧面依次设置有出渣口和支撑台,且所述支撑台位于所述出渣口的上方,所述机架的内部设置有隔板,且所述隔板靠近所述支撑台的一端与所述机架侧面不连接,所述隔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侧面上,且所述隔板与所述机架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上腔和下腔,所述上腔远离所述支撑台侧面设置有进料斗,所述上腔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且所述螺旋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所述螺旋杆一端贯穿所述上腔靠近所述支撑台一端的侧面,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台上的电机一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环,且所述固定环通过固定杆一与所述上腔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腔的顶部靠近所述支撑台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二,且所述固定杆二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二上依次贯穿转动环和带轮一,所述转动环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且所述转动叶片外侧分别设置有曲形板和筛网,且所述曲形板位于所述筛网的上方,所述曲形板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的侧壁上,所述曲形板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动叶片的下方,所述筛网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隔板中部和所述出渣口的底端,且所述筛网位于所述出料口的上方,所述带轮一通过传动带与固定连接在电机二上的带轮二相连接,且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远离所述出渣口的底面内壁上,所述电机二与所述下腔侧壁之间设置有风机,且所述风机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底面内壁上。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杆靠近所述进料斗的一侧为圆台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筛网的截面轮廓为曲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一和所述电机二均为伺服电机。进一步的,转动叶片为金属制片状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螺旋杆的设置,使得粮食能够被卷进整个装置中,并进行一次脱粒,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转动环、转动叶片和曲形板的设置,使得粮食能够被进行二次脱粒,进一步提高粮食的脱粒效率;通过筛网和风机的设置,使得小麦颗粒能够与壳体分离,并进行分开收集,提高了粮食的干净程度,减轻了人的劳动压力。另外,通过螺旋杆形状的设置,使得粮食能够被顺利进入到装置之中,方便后续流程进行脱粒。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轮子;3、出料斗;4、出料口;5、出渣口;6、支撑台;7、隔板;8、上腔;9、下腔;10、进料斗;11、螺旋杆;12、螺旋叶片;13、电机一;14、固定环;15、固定杆一;16、固定杆二;17、转动环;18、带轮一;19、转动叶片;20、曲形板;21、筛网;22、传动带;23、电机二;24、带轮二;25、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如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包括机架1,且所述机架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轮子2,所述机架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与出料斗3相适配的出料口4,且所述出料斗3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4上,所述机架1的侧面依次设置有出渣口5和支撑台6,且所述支撑台6位于所述出渣口5的上方,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7,且所述隔板7靠近所述支撑台6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侧面不连接,所述隔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侧面上,且所述隔板7与所述机架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上腔8和下腔9,所述上腔8远离所述支撑台6侧面设置有进料斗10,所述上腔8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11,且所述螺旋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2,所述螺旋杆11一端贯穿所述上腔8靠近所述支撑台6一端的侧面,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台6上的电机一13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环14,且所述固定环14通过固定杆一15与所述上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腔9的顶部靠近所述支撑台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二16,且所述固定杆二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二16上依次贯穿转动环17和带轮一18,所述转动环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19,且所述转动叶片19外侧分别设置有曲形板20和筛网21,且所述曲形板20位于所述筛网21的上方,所述曲形板2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的侧壁上,所述曲形板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动叶片19的下方,所述筛网21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隔板7中部和所述出渣口5的底端,且所述筛网21位于所述出料口4的上方,所述带轮一18通过传动带22与固定连接在电机二23上的带轮二24相连接,且所述电机二2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远离所述出渣口5的底面内壁上,所述电机二23与所述下腔9侧壁之间设置有风机25,且所述风机25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底面内壁上。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杆11靠近所述进料斗10的一侧为圆台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筛网21的截面轮廓为曲形结构。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机一13和所述电机二23均为伺服电机。在一个实施例中,转动叶片19为金属制片状结构。综上所述,借助于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螺旋杆11的设置,使得粮食能够被卷进整个装置中,并进行一次脱粒,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转动环17、转动叶片19和曲形板20的设置,使得粮食能够被进行二次脱粒,进一步提高粮食的脱粒效率;通过筛网21和风机25的设置,使得小麦颗粒能够与壳体分离,并进行分开收集,提高了粮食的干净程度,减轻了人的劳动压力。另外,通过螺旋杆11形状的设置,使得粮食能够被顺利进入到装置之中,方便后续流程进行脱粒。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且所述机架(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轮子(2),所述机架(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与出料斗(3)相适配的出料口(4),且所述出料斗(3)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4)上,所述机架(1)的侧面依次设置有出渣口(5)和支撑台(6),且所述支撑台(6)位于所述出渣口(5)的上方,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7),且所述隔板(7)靠近所述支撑台(6)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侧面不连接,所述隔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侧面上,且所述隔板(7)与所述机架(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上腔(8)和下腔(9),所述上腔(8)远离所述支撑台(6)侧面设置有进料斗(10),所述上腔(8)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11),且所述螺旋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2),所述螺旋杆(11)一端贯穿所述上腔(8)靠近所述支撑台(6)一端的侧面,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台(6)上的电机一(13)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环(14),且所述固定环(14)通过固定杆一(15)与所述上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腔(9)的顶部靠近所述支撑台(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二(16),且所述固定杆二(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二(16)上依次贯穿转动环(17)和带轮一(18),所述转动环(17)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叶片(19),且所述转动叶片(19)外侧分别设置有曲形板(20)和筛网(21),且所述曲形板(20)位于所述筛网(21)的上方,所述曲形板(20)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的侧壁上,所述曲形板(20)的另一端位于所述转动叶片(19)的下方,所述筛网(21)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隔板(7)中部和所述出渣口(5)的底端,且所述筛网(21)位于所述出料口(4)的上方,所述带轮一(18)通过传动带(22)与固定连接在电机二(23)上的带轮二(24)相连接,且所述电机二(23)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远离所述出渣口(5)的底面内壁上,所述电机二(23)与所述下腔(9)侧壁之间设置有风机(25),且所述风机(25)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底面内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式小麦脱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且所述机架(1)的底面设置有若干轮子(2),所述机架(1)的底面一侧设置有与出料斗(3)相适配的出料口(4),且所述出料斗(3)固定连接在所述出料口(4)上,所述机架(1)的侧面依次设置有出渣口(5)和支撑台(6),且所述支撑台(6)位于所述出渣口(5)的上方,所述机架(1)的内部设置有隔板(7),且所述隔板(7)靠近所述支撑台(6)的一端与所述机架(1)侧面不连接,所述隔板(7)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机架(1)侧面上,且所述隔板(7)与所述机架(1)的顶面和底面分别形成上腔(8)和下腔(9),所述上腔(8)远离所述支撑台(6)侧面设置有进料斗(10),所述上腔(8)的内部设置有螺旋杆(11),且所述螺旋杆(11)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螺旋叶片(12),所述螺旋杆(11)一端贯穿所述上腔(8)靠近所述支撑台(6)一端的侧面,并与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台(6)上的电机一(13)固定连接,所述螺旋杆(11)的另一端活动连接有固定环(14),且所述固定环(14)通过固定杆一(15)与所述上腔(8)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下腔(9)的顶部靠近所述支撑台(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杆二(16),且所述固定杆二(16)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所述下腔(9)的内壁上,所述固定杆二(16)上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国罗峰何燕斌
申请(专利权)人:王爱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