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81852 阅读:3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属于热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包括炉体,炉体固定在下联接板上,炉体上设有炉门,内部装有发热体,顶部套装有压杆,压杆下端与压盘连接,压杆上端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固定在油缸座上;炉体的底部套装有支座,底板固定在支座上,底板上装有定位销,定位芯轴固定在托盘上,托盘通过定位销置于在底板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液压缸进行加压,提高了锯片基体的平面度;设置发热体,可以对锯片基体进行加热后再进行压制,避免了裂纹的产生;液压缸压力采用单独控制,解决了每批次片体变形程度或高度所需的压力不同的问题,有利于控制锯片基体质量;提高了锯片基体的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热处理装置领域,具体涉及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技术背景在金属材料生产中,特别是钢铁材料制品生产中,为了提高产品后续加工性能或最终 制品的使用性能,往往依据实际情况需对产品进行热处理,包括退火、淬火、回火等。在 金刚石锯片基体的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锯片基体的强度和塑韧性,通常对锯片基体进行 淬火和回火处理。在现有技术的金刚石锯片基体淬火后回火处理中,为保证回火后锯片基体的平面度, 采用的方式为上下两块压盘通过芯轴或边轴进行紧夹,紧夹方式釆用螺杆螺母紧固或穿 销紧固,锯片基体由于淬火后变形较大,大大加大了在紧夹过程中所需要的力,同时对一 些淬火后裂纹敏感性较大锯片基体,过大的紧夹力,会造成锯片基体开裂,导致报废。同 时,由于锯片基体与芯轴或边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使锯片基体在回火过程中很难得到较 好的平面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锯片成品率高,基体变形小,具有良好的平面度、生产效 率高和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包括炉体l,炉体l固定在下联接板16上,上联接板2和下联接板16刚性连接,下联接板16固定在地基14上, 炉体1上设有炉门15,炉体1的内部装有发热体6;炉体1的顶部套装有压杆7,压杆7 下端与压盘8连接,压杆7上端与液压缸4连接,液压缸4固定在油缸座3上;炉体1 的底部套装有支座13,底板12固定在支座13上,定位芯轴9固定在托盘上。底板12上 装有定位销19,托盘11通过定位销19置于在底板上。液压缸4为单个或多个,通过控 制柜18分别控制每个液压缸4的液压力。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由于采用液压缸进行加压,提高了锯片基体的 平面度;设置有发热体,可以对锯片基体进行加热后再进行压制,避免了裂纹的产生;液 压缸压力采用单独控制,解决了每批次片体变形程度或高度所需的压力不同,有利于控制 锯片基体质量;锯片基体压盘在炉体可重复利用,减少了热能损失,降低了能耗;提高了锯片基体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l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主要由炉体1,上联接板2、下联接板16,油缸座 3,液压缸4,油管5,发热体6,压杆7,压盘8,定位芯轴9,托盘11,底板12,支座 13,地基14,炉门15,液压站17,控制柜18和定位销19组成。在炉体1的内部装有发 热体6;炉体l的顶部套装有压杆7,压杆7可以沿炉体1在垂直方向上上下移动,压杆 7下端与压盘8连接,压杆7上端与液压缸4连接,液压缸4则固定在油缸座3上;炉体 l的底部套装有支座13,底板12固定在支座13上,底板12上装有定位销19,定位芯轴 固9定在托盘11上,托盘11通过定位销19放置在底板12上;炉体1与炉门15滑动配 合;整个炉体1固定在下联接板16上,上联接板2、下联接板16连接,下联接板16固 定在地基14上。本专利技术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在炉体1外将锯片基体10通过定位芯轴9套装在托盘11上,开启炉门15,利 用辅助工装将托盘ll移至炉体l内,通过定位销19进行定位固定,合上炉门15。其次通过控制柜18启动液压站17,通过油管5使液压缸4工作,液压缸4数量可以 为单个或多个,每个液压缸4可以单独工作,通过压杆7推动压盘8向下运动,穿过定位 芯轴9,压制在锯片基体10上。控制柜18根据锯片基体10大小、数量以及变形程度进 行设定液压缸4的液压力,每个液压缸的液压力可以一样或者不一样,保证锯片基体10 回火后的平面度。最后启动发热体6,对炉体l内部进行加热,通过控制柜18设置回火所需要的参数, 完成整个回火过程。发热体6可采用电阻丝等发热元件。针对淬火后裂纹敏感性大的锯片基体10,可以先启动发热体6,待温度升高至一定温 度或达到回火温度后,再进行第二步的操作,完成锯片基体10的压制,避免了冷压情况 下裂纹产生的机率。权利要求1、一种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炉体(1)固定在下联接板(16)上,上联接板(2)和下联接板(16)刚性连接,下联接板(16)固定在地基(14)上,炉体(1)上设有炉门(15),炉体(1)的内部装有发热体(6);炉体(1)的顶部套装有压杆(7),压杆(7)下端与压盘(8)连接,压杆(7)上端与液压缸(4)连接,液压缸(4)固定在油缸座(3)上;炉体(1)的底部套装有支座(13),底板(12)固定在支座(13)上,定位芯轴(9)固定在托盘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底板(12)上装有 定位销(19),托盘(11)通过定位销(19)置于在底板上。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液压缸(4)为 单个或多个,通过控制柜(18)分别控制每个液压缸(4)的液压力。全文摘要一种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属于热处理
其主要包括炉体,炉体固定在下联接板上,炉体上设有炉门,内部装有发热体,顶部套装有压杆,压杆下端与压盘连接,压杆上端与液压缸连接,液压缸固定在油缸座上;炉体的底部套装有支座,底板固定在支座上,底板上装有定位销,定位芯轴固定在托盘上,托盘通过定位销置于在底板上。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液压缸进行加压,提高了锯片基体的平面度;设置发热体,可以对锯片基体进行加热后再进行压制,避免了裂纹的产生;液压缸压力采用单独控制,解决了每批次片体变形程度或高度所需的压力不同的问题,有利于控制锯片基体质量;提高了锯片基体的加工效率。文档编号C21D9/24GK101148690SQ200710053750公开日2008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07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07年10月31日专利技术者辉 彭, 李汉高, 潘天浩, 黎维明 申请人:宜昌黑旋风锯业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锯片基体加压回火装置,包括炉体(1),其特征在于:炉体(1)固定在下联接板(16)上,上联接板(2)和下联接板(16)刚性连接,下联接板(16)固定在地基(14)上,炉体(1)上设有炉门(15),炉体(1)的内部装有发热体(6);炉体(1)的顶部套装有压杆(7),压杆(7)下端与压盘(8)连接,压杆(7)上端与液压缸(4)连接,液压缸(4)固定在油缸座(3)上;炉体(1)的底部套装有支座(13),底板(12)固定在支座(13)上,定位芯轴(9)固定在托盘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天浩李汉高黎维明彭辉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黑旋风锯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