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81607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包括框架柱、框架梁,以及框架柱上的加密区箍筋;所述框架柱的加密区箍筋的第一个箍筋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搭接焊封闭箍筋的搭接结构的长度,为该搭接焊封闭箍筋所用钢筋直径的4倍或者5倍或者8~10倍;该搭接焊封闭箍筋放置在距离框架梁端部50mm~58mm处。应用本搭接焊箍筋,可以使得框架柱端部受力最大处的第一个搭接焊箍筋不会发生脱钩现象,充分发挥了封闭箍筋对纵筋和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提高了框架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
本技术涉及建筑结构的框架柱,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
技术介绍
框架结构具有平面布置灵活和可提供大空间的特点,广泛地应用于商场、住宅、学校教学楼等建筑中。框架柱作为框架结构关键的受力构件,其抗震性能的优劣直接影响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端部受力复杂,同时受到较大的弯矩、剪力和轴力的共同作用。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端部布置加密封闭箍筋来承受剪力,并与受力纵筋形成钢筋骨架约束混凝土。为了保证箍筋的有效作用,现行规范要求封闭箍筋在连接处要设置弯钩,并且弯钩也要具有一定的长度。然而在实际工程和试验中发现,即使满足现行规范要求,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端部第一个箍筋也易于发生弯钩脱开而失去封闭箍筋的作用。此时,不仅框架柱的受剪承载力下降,而且由于失去了箍筋的有效约束作用,受力纵筋更容易被压屈成灯笼状,混凝土更容易被压碎,导致框架柱的承载力迅速下降。框架柱端部第一个封闭箍筋的约束失效,不仅导致框架柱的承载力下降而易于破坏,而且达不到预期的抗震设计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框架柱端部第一个箍筋由于弯钩脱开而约束失效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将框架柱端部的第一个箍筋替换为搭接焊箍筋,施工方式简单,但是却可以有效地解决框架柱端部第一个箍筋由于弯钩脱开而约束失效的问题,充分发挥封闭箍筋的作用,提高框架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包括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及框架柱1上的加密区箍筋6;所述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7;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结构8的长度,为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所用钢筋直径的4倍或者5倍或者8~10倍。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2端部50mm~58mm处。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端部56mm处。框架柱1的框架柱纵筋4的直径大于加密区箍筋6所用钢筋的直径。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结构8位置,在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受力小的一侧中部。该搭接结构8的焊点区域采用双面焊或者单面焊。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的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放置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时,将该第一个箍筋的头尾结合点采用搭接的焊接结构,即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7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并将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柱1端部43mm~50mm处;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焊点位置,处于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受力小的一侧的中部。所述搭接角度为10°~12°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仅需将框架柱端部的第一个箍筋替换为搭接焊箍筋,施工工艺简单方便。框架柱端部的第一个箍筋变成了搭接焊箍筋后,在荷载作用下,框架柱端部受力最大的第一个搭接焊箍筋不会像常规箍筋一样弯钩脱开,充分发挥了封闭箍筋对纵筋和混凝土的横向约束作用,提高了框架柱的延性和抗震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示意图。图3为搭接焊封闭箍筋及其搭接结构示意图。图中:框架柱1;框架梁2;楼板3;框架柱纵筋4;框架柱非加密区箍筋5;加密区箍筋6;搭接焊封闭箍筋7;搭接结构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具体详细描述。实施例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包括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及框架柱1上的加密区箍筋6;所述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7;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结构8的长度,为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所用钢筋直径的4倍或者5倍或者8~10倍。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2端部50mm~58mm处。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端部56mm处。框架柱1的框架柱纵筋4的直径大于加密区箍筋6所用钢筋的直径。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结构8位置,在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受力小的一侧中部。该搭接结构8的焊点区域采用双面焊或者单面焊。搭接焊接方式优先采用双面焊,钢筋牌号HPB300的搭接长度为所采用钢筋直径的4倍;其余钢筋牌号的搭接长度为所采用钢筋直径的5倍。当不能进行双面焊接时,可采用单面焊,钢筋牌号HPB300的搭接长度为所采用钢筋直径的8倍,其余钢筋牌号的搭接长度为所采用钢筋直径的10倍。本技术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的方法,可通过如下步骤:放置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时,将该第一个箍筋的头尾结合点采用搭接的焊接结构,即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7作为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并将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柱1端部43mm~50mm处;然后继续按照设计图纸要求绑扎钢筋。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焊点位置,处于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受力小的一侧的中部。所述搭接角度为10°~12°如上所述,便可较好地实现本技术。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例如框架柱的截面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多边形或者圆形等等。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包括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及框架柱(1)上的加密区箍筋(6);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7);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结构(8)的长度,为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所用钢筋直径的4倍或者5倍或者8~10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包括包括框架柱(1)、框架梁(2),以及框架柱(1)上的加密区箍筋(6);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1)的加密区箍筋(6)的第一个箍筋采用搭接焊封闭箍筋(7);搭接焊封闭箍筋(7)的搭接结构(8)的长度,为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所用钢筋直径的4倍或者5倍或者8~10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接焊箍筋,其特征在于:该搭接焊封闭箍筋(7)放置在距离框架梁(2)端部50mm~58mm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框架柱延性的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小雷黄狄昉程炜季静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