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连通域的光学扫描全息的自聚焦和重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光学扫描全息领域与图像重建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基于连通域的光学扫描全息的自聚焦和重建方法。
技术介绍
光学扫描全息技术,简称OSH,它利用逐点扫描的方法将三维物体以二维数字图像形式存储,相较于一般的数字全息技术,其通过逐点扫描,因此其分辨率不受数字设备的限制,同时,其获得的全息图没有干涉引起的斑点噪声。自该技术提出以来,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应用,比如:扫描全息显微镜、3D图像识别以及3D光学遥感等领域。全息图的重建一直是全息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到目前为止,已经做了很多相关工作。在全息重建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找到重建的距离,因此有了很多有关自聚焦的方法提出,比如:最小熵、结构张量、边缘检测数等技术;然后,就需要找到一个好的重建算法,能够在重建的时候具有较小的离焦噪声。文献“Extendedfocusedimaginganddepthmapreconstructioninopticalscanningholography”利用每个像素在邻域上的最小熵来构建深度图,从而实现对各个像素的自聚焦,但其中由于邻域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连通域的光学扫描全息的自聚焦和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频率为ω0的光束通过第一光瞳和第一凸透镜后形成平面波,频率为ω0+Ω的光束通过第二光瞳和第二凸透镜后形成球面波;然后,两束光波经过分束器,并干涉形成菲涅尔波带板,又经X‑Y扫描振镜反射后,对物体进行扫描;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获得全息图;步骤2.利用全息重建技术在各个重建距离下重建全息图,利用连通域的方法对重建全息图的不同区域实现标记,并计算各个区域的面积,面积最小的位置即为自聚焦的位置;步骤3.通过获取的自聚焦位置对全息图重建,并利用连通域的方法分割图像获取重建图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通域的光学扫描全息的自聚焦和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频率为ω0的光束通过第一光瞳和第一凸透镜后形成平面波,频率为ω0+Ω的光束通过第二光瞳和第二凸透镜后形成球面波;然后,两束光波经过分束器,并干涉形成菲涅尔波带板,又经X-Y扫描振镜反射后,对物体进行扫描;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并转换为电信号,从而获得全息图;步骤2.利用全息重建技术在各个重建距离下重建全息图,利用连通域的方法对重建全息图的不同区域实现标记,并计算各个区域的面积,面积最小的位置即为自聚焦的位置;步骤3.通过获取的自聚焦位置对全息图重建,并利用连通域的方法分割图像获取重建图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连通域的光学扫描全息的自聚焦和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获得全息图的具体过程如下:步骤1-1.两束频率为ω0和ω0+Ω的光束分别经过第一光瞳p1(x,y)、第一凸透镜L1和第二光瞳p2(x,y)、第二凸透镜L2,其中p1(x,y)=1,p2(x,y)=δ(x,y);步骤1-2.两束光波经过分束器BS,并干涉形成菲涅尔波带板,其光学传递函数可表示为:其中,x和y表示待扫描物体的位置,zi表示X-Y扫描振镜到待测物体第i层的距离,i=1,2,...,N,N为待测物体沿轴向离散的层数,表示波数,λ表示光波波长,kx和ky表示频域坐标;步骤1-3.菲涅尔波带板扫描物体,透过物体的光波被光电转换器PD接收并转换成电信号;得到全息图为:其中,F-1和F分别表示逆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变换,O(x,y;zi)表示物体第i层的振幅函数,表示卷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连通域的光学扫描全息的自聚焦和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连通域的方法实现自聚焦,其具体步骤如下:步骤2-1.利用全息重建技术沿着轴向距离zk重建,其中k=1,2,...N1,N1为重建层数,且N1>N,其重建过程可表示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海燕,吴勇,邵维,王秉中,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