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811693 阅读: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4-28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把超前地质预报同地质钻勘结合起来,先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的前方岩堆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地质预报,再根据超前预报所采集的数据,对隧道前方围岩地质的情况进行预判,预判按里程段分为三段,即确切的岩堆段、中间模糊段、确定的基岩段,仅在中间模糊段按勘察需要布设必要的地质补勘钻孔,通过精细化地质勘探,最终确认岩堆与基岩的交接准确里程及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最少的地质补勘钻孔准确掌握巨型岩堆较详细的地质资料,为岩堆注浆加固方案设计提供准确的设计依据,解决了大孔隙率岩堆与基岩交接面里程无法快速、准确探测的难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空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界线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钓鱼台隧道进口岩堆的规模极大,岩堆范围包括了隧道进口从山脚到山顶的几乎整个山体,岩堆为上部薄下部厚的楔形依附在山体之上,自然坡度26°~38°,岩堆厚度为26.3~48.4米。岩堆主要由大小不一的块石组成,岩质为早震旦系钓鱼台组(Z1d)石英砂岩,块石直径多在0.5m~1.5m之间,大者2~3m,块径总体较为均一,呈松散架空结构,无粘接,无碎块石及细粒土充填,无分选,岩堆的空隙率达45%-50%。钓鱼台隧道进口从大空隙率巨型岩堆松散体中部穿过,隧道顶部岩堆最大厚度50米,隧道底部离岩堆底基岩深度达32米以上,隧道开挖因受岩堆结构松散等不良地质情况和渗水的影响,极易形成局部坍塌引起整个山体上的岩堆滑移,造成安全事故,对隧道施工和铁路运营安全也极为不利。为了解决大孔隙率岩堆松散体开挖极易局部坍塌、整体滑移、铁路运营易扰动的等问题,拟在隧道通过的岩堆稳定影响区域范围采用注浆加固措施。了解清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的前方岩堆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地质预报,再根据超前预报所采集的数据,对隧道前方围岩地质的情况进行预判,预判按里程段分为三段,即确切的岩堆段、中间模糊段、确定的基岩段,仅在中间模糊段按勘察需要布设必要的地质补勘钻孔,通过精细化地质勘探,最终确认岩堆与基岩的交接准确里程及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对隧道的前方岩堆的地质情况进行综合地质预报,再根据超前预报所采集的数据,对隧道前方围岩地质的情况进行预判,预判按里程段分为三段,即确切的岩堆段、中间模糊段、确定的基岩段,仅在中间模糊段按勘察需要布设必要的地质补勘钻孔,通过精细化地质勘探,最终确认岩堆与基岩的交接准确里程及位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大孔隙率巨型松散体岩堆与基岩交接面综合地质勘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依照下列步骤进行:(1)根据现场勘察和洞口的地质钻探所取得的地质资料,进行隧道和进洞方式设计;(2)根据隧道设计图组织隧道洞口注浆加固和进洞施工,隧道正式进洞后,在隧道掌子面进行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采用地震层析成像及全息成像技术,利用地震能量在不同介质中不同的衰减率和传播速度,经复杂介质折射、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勇张小成李廷金发良王禹周路舟杨敏孙喜峰董慧媛王文喜陈雨宋宏坤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铁道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